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年末影片《爱情神话》很上海,很文艺,很生活,所以很好看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11-22   浏览次数:146

老周

摘要:《爱情神话》于12月24日上映,这部全程上海话,讲述中年人感情的爱情片,很上海,很文艺,很生活,活色生香地反映了上海普通市民的生活和爱情,烟火气十足,豆瓣评分高达8.3分,所以很好看,更是在上海朋友圈里赢得了一片点赞。

《爱情神话》于12月24日上映,这部全程上海话,讲述中年人感情的爱情片,很上海,很文艺,很生活,活色生香地反映了上海普通市民的生活和爱情,烟火气十足,豆瓣评分高达8.3分,所以很好看,更是在上海朋友圈里赢得了一片点赞。

《爱情神话》的最大亮点就是全程上海话,多年以前也有过上海话的影视剧,像电影《股疯》、电视剧《孽债》都是上海话版,不过这两部影视剧都还另有普通话版。应该说表现上海的影视剧,尤其是普通上海小老百姓的题材,上海话是不可或缺的点睛之笔。如果剧中人都是一口普通话,那么作品的神韵就要大打折扣了。

方言不仅仅是一个地区所通行的语言,更是带着这个地区独特人文底蕴烙印的元素,是文化的载体,尤其像上海这样的魔都,百多年来的积淀,在上海话的俚语俗话里,都有很多海派文化的精髓体现。

说到上海话,老周真的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现在上海市区已经很难听到地道的上海话,甚至在很多场合说上海话还会受到歧视,没错,就是歧视。更有甚者就在前不久,在一次上海地方戏剧独角戏的演出现场,台下观众居然有人高喊“听不懂!讲普通话!”——真是岂有此理!这个情况不要说在全中国,就是在全世界,恐怕都是闻所未闻吧。您见过广州人在广州不能说粤语,长沙人在长沙不能说长沙话吗?上海就算再海纳百川,也不能这样反客为主,烧香赶跑和尚吧。如果连上海话都不想接受,那么还来上海干什么?既然来魔都了,无论是上学还是打工,都是自愿的吧,那就请对本土文化有一点点起码的尊重吧。

上海是个移民城市,现在很多上海人,包括老周上溯三代四代,大都是来自外乡,但百多年来这些先辈移民逐渐融入了这座城市,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明目张胆地排斥上海话。如今90后00后的上海小孩,大部分只会听不会说,即便说也是荒腔走调,完全不是那个味道了。上海话简直就要消亡了。

如果上海话真的就此消亡,无疑是海派文化的沉沦,上海这座城市的悲哀。而《爱情神话》能够全程上海话,对于表现上海普通人的生活和爱情,真是非常传神,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表现海派的韵味,光冲这一点,就该点赞。

除了上海话之外,片中的海派元素可谓俯仰皆是,外景就不用多说了,全部都是在上海取景。徐峥饰演的男主老白,家就在五原路上——能够像男主这样在五原路上拥有一幢小洋房,那身价绝对要过亿了,路边的咖啡馆、奶茶铺,还有小超市,修鞋摊,都是相当接地气的。影片虽然没有出现外滩、陆家嘴这样的中央商务区CBD,毕竟这样的环境距离普通市民的生活实在太远了,不过五原路的小洋房,也已经是相当高大上的,同样也不是普通小市民。在现实中,这样一幢小洋房,一般都会有七八户甚至更多户人家,一家完全拥有一幢,那绝对是非富即贵的大户人家了。其实,最能体现上海普通市民的烟火气,自然非弄堂莫属,很可惜,在这部影片里没有出现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弄堂场景,当然现在这样的弄堂也越来越少了。

剧中的主要演员,都是上海人,所以说起上海话还是比较自然,相互交流也很流畅,毫无生硬做作,尤其是三位女主相互之间的言辞交锋,更是将上海话的含蓄但又犀利的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另外,剧中也不时出现只有上海人才懂的梗,比如提到了蝴蝶酥,这可是海派西点的代表,虽然源自法国,但在上海经过了本土化改良,已经成为上海人最喜欢的海派西点,那份焦香酥脆,是上海人念念不忘的味道。剧中人在讨论到底是国际饭店西饼屋的蝴蝶酥好吃还是天钥桥路上的小店好吃。上海人都知道,国际饭店西饼屋的蝴蝶酥是排名数一数二的,每天店门口永远都排着长队。天钥桥路上的小店的蝴蝶酥老周没吃过,也就不敢王家评论了。

这样的细节很多,总之很上海,举手投足之间,都散发着浓浓的海派风韵。

《爱情神话》第二个特点是很文艺,剧中的男主老白就是个画家,尽管并不是什么知名大画家,也不混圈子办画展,就是自己开个班,教几个有钱又有闲的中老年人画画,完全是沉醉在自己的美术世界里。后来在朋友的竭力劝说下,才准备去办个画展。同时,还会打鼓,在阳台上,看着夕阳中的魔都,有着心意敲打出或疾或缓的鼓点,这样的场景,确实很文艺。所以在男主身上,就是满满的文艺范。

马伊利饰演的女一号李小姐,同样也有文艺范,喜欢看话剧;倪虹洁饰演的格洛瑞亚,则是美术班的学员,显然也是很喜欢绘画的,就连吴越饰演前妻蓓蓓,是探戈的铁杆粉丝,所以这三位女主,也都是充满着文艺细胞。

上海并不是一座只讲经济的城市,虽然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但同时上海也是一座文化都市,从开埠之时起,上海的文化气息一直都很浓厚,在上海的艺术家、画家、音乐家、作家层出不穷,不胜枚举,中国的电影事业也是从上海起步,因此,在上海的城市特性中,文艺范始终是一个鲜明的特色,《爱情神话》在这一点上的表现也是比较到位的。

《爱情神话》第三个特点是很生活。这部片名就是爱情,定位也很清晰,就是爱情片。不过,不是少男少女青涩的初恋,也不是年轻人炽热的爱恋,而是中年人的爱情,这也是很少有影视剧涉及的题材,中年人没有父母的阻力,也没有经济上的太多束缚,更多的就是出自内心的需求,甚至比年轻人都要更纯粹一点,这恐怕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对于已经经历过感情风雨,也见识过花开花谢,很多表面的东西都已经看淡了,看重的主要还是自己内心的向往。就如片中李小姐,看完话剧主动到老白家里喝一杯咖啡——这样的暗示简直就和明示没什么区别了,晚上到老白家拿鞋子,两个人也是心领神会,再到后来,李小姐带着女儿匆匆离去,甩下一句就这样吧,结束感情的意思也很明确。影片最后通过微信互动表现出来两人的感情又有了转机,这种感情表达,很接地气,同时也很含蓄,这样的艺术处理手法,老周觉得非常巧妙。

格洛瑞亚的表达更是直白,对老白的好感可以说溢于言表,对来访的李小姐,俨然以主妇的身份招待,占有和敌意太明显,但毕竟是在婚姻里,尽管老公失踪,但总还是在婚姻中,所以她半真半假地对老白说,不要爱上我噢。小女人的心思,非常传神。

前妻蓓蓓因为婚内出轨而离婚,但她对这段婚姻还是有几分留恋,只是面对不愿意真正原谅她的老白,也只能无奈接受。不过看到当年毫无作为的老白,如今反倒成了众多女人心仪的香饽饽,总难免有点不甘。

中年人的爱情,就是这样,没有了轰轰烈烈,但在看似平静的表象下,依然有着不比年轻人逊色的热烈。

应该说,这部爱情片是2021年度最生猛的爱情片,不过口碑评价却是毁誉参半,两极分化,要么一片叫好,要么一片批评。叫好的绝大多数都是上海人,因为这部影片本来就是说上海人的故事,也是给上海人看的,片中不少梗也只有上海人才能领会其中的精妙。而批评的也自然是因为全程上海话,觉得这就是在沪吹,也难怪批评者,听不明白上海话,当然看不明白剧中的意蕴,就像“侬好较好伐”,“侬开心就好”这样的话,如果不时上海话说出来,是肯定体会不出其中满满的揶揄之意——所以,批评自然也就就在所难免了。

作为一部反映上海人爱情的电影,能得到大多数上海人的认可,本身就是一种成功。一部影片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认可,红烧肉还有人不喜欢呢,带有鲜明地域性特点题材的作品,本身就有着局限性。

《爱情神话》能够得到上海人的交口赞许,就已经足够成功了。

对这样一部全沪语电影,最好的评价也应该是很上海的,哈灵哈赞哈则劲!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