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为什么如今最火的笑星没有南方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12-15   浏览次数:207

说起被北方人垄断的行业,喜剧绝对是一个。

德云社、赵家班、开心麻花、大碗娱乐(张小斐),东北小品和京味幽默几乎统治着整个喜剧市场;

北方笑星的统治权,在各种喜剧类节目上更是可见一斑。

当陈汉典在《欢乐喜剧人》上模仿“吉娃娃跳钢管舞”,这个他在康熙上百试百灵、甚至连尖酸的小S都会被逗得哈哈大笑的保留曲目,一定没想到自己会落得如此地步。

第一个在春晚演小品的,是上海人

虽然现在一提到小品,我们满脑子都是大碴子味的《念诗之王》。但你知道吗:第一个在春晚演小品的,却是上海人严顺开。

自那以后,这位上海滑稽戏的代言人多次出现在春晚小品舞台上,尤其擅长饰演以情动人的老人形象,真实得就像现实中的长辈。

第二年,江苏人游本昌也带着南方特色喜剧形式之一——哑剧《淋浴》登上了春晚。

那时的他虽然还没有出演济公,但凭借一出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哑剧,成功让全国观众捧腹大笑。

早年间,春晚还很注意推出地域代言人:东北的赵本山、河北的赵丽蓉、西北的郭达、江南的严顺开,都曾带着极具地方特色的喜剧形式登上舞台。

年轻一代更熟悉的,是神似野比大雄、一口塑料普通话的大兵。

他们让人捧腹的还只不是相声,还有双簧。奇志大兵的表演不像传统意义里的北方双簧说历史,而是加入了时代元素。

奇志在前面扎着冲天辫,大兵躲在后面极尽针砭时弊之事,嬉笑怒骂间就让观众笑的合不拢嘴。

再往南,粤语文化区的喜剧兴于香港电影。

如你所见,南方笑星的辉煌大多是以知名的个人出现。

就拿德云社为例,喜欢贱的有小岳岳,喜欢帅的张云雷,喜欢凶的有烧饼,喜欢骚的还有孟鹤堂……多种口味,任君挑选,什么样的粉丝都能拢获到。

郭德纲还动不动就叫一群明星徒弟上台,来个群口相声。大家一唱一和着,包袱就接二连三地甩了出来,极具舞台感染力。

冯小刚呼吁上海本地笑星多参加喜剧类节目

相比之下,最火的南方喜剧,都更依靠单打独斗。

再加上,南方笑星又频频在“个人问题”上出事儿,火上浇油。

在他看来一句仅仅是相声“错字梗”的调侃,惹怒了无数Beyond粉丝。

问题是,相声演员出身的王自健其实是北京人,舞蹈演员出身的金星更是浓重的沈阳口音,作为南方喜剧代表实在有点牵强。

一个巨星级别笑星的淡出,往往意味着一整个门派的暗淡。因为无人可继,更让观众不胜唏嘘。

“普通话说不好的,都是南派笑星”

当她和鞠婧祎、王迅等一众川渝艺人用纯正的西南官话,出现在面向全国人民的舞台上。本是一次创新,可观众却呈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

听得懂的,说它是全场最好笑的语言类作品;而听不懂的,却全程懵逼,仿佛回到了高考英语听力的考场。

按说西南官话已经是北方语系,是对北方地区的朋友们最友好的方言。

毕竟崇尚语言幽默的中国喜剧,和更奉行肢体幽默的西方喜剧有着天壤之别。看卓别林和金凯瑞的喜剧,只要观众能理解情节,笑点在不同文化区域间都可以互通;

但以对白为驱动的作品就不一样了:想笑,首先你得听得懂。

郭德纲的话虽然只是一句玩笑,却道出了南派笑星口音接受度低的事实

从小听着各种“咩”长大的广东人,头次听到“你瞅啥”都不知所云,更是不知道“浪催”,不认识“朝鲜冷面杀手”,也听不懂北京三环和五环的区别。

但北方方言最起码在口音和语调上,还非常接近普通话。

交换过来,让一个东北人去看广东栋笃笑或上海滑稽戏,可就不只是听不懂个别词的问题了。

上海滑稽戏代表人物蔡嘎亮,与郭德纲一起有“北郭南蔡”的称号

更别提南方方言众多,不同地域差别很大。正如大兵所说:“别说到北方,湖南的笑星去湖北表演,湖北的观众就听不懂了”,南方八大方言区之间都很难get笑点。

这导致越来越多的南方喜剧人,因为语言的限制失去了站上更大舞台的机会。

圈地自萌的南方喜剧

问题是,很多喜剧偏偏要在方言环境下才更挥洒自如。

就像四川人公认的男神李伯清先生,如果没有了自带萌感的四川话加持,不知要少了多少趣味——

狗撵(追)摩托,不懂科学。

大眼睛迷人,小眼睛又豁(勾引)死人。

一说起打丧火(成都人在守灵时打麻将)就想去捞两个!

往往是方言喜剧强行改成普通话之后,反而变成了“四不像”。

结果显然是能被“看懂了”,但却反被当地人嫌弃“春晚的南方人基本上都是北方人想象中的南方人”,闹得个里外不是人。

再比如,虽说周星驰喜剧很大程度上是靠石斑瑜的国语配音,才火遍大江南北的。

但在广东人看来,周星驰电影翻成国语版后,少了很多粤语谐音、双关的梗,也失去了很多乐趣。

《大话西游》里,斧头帮的娘娘腔沙僧前生叫做“盲炳”,在粤语里有“不打不成器”的意思。普通话名字直接写作“瞎子”,意思便少了好几层。

这些梗都是普通话版本完全传达不出来的,可为了照顾非粤语区观众能够看懂,不得不舍弃这些乐趣。

比语言上的难以统一更难解决的,是表达方式上的水土不服。

宁静曾经在《吐槽大会》上diss陈汉典时讲到,陈汉典在后台说想和自己重现《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戏份。

就在宁静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他撑起了一把雨伞,自顾自地模仿起了“下(夏)雨”。

这是陈汉典在《康熙来了》里最擅长的“谐音式冷笑话”,奈何这和内地观众熟悉的接地气型外放表演,有着天壤之别。然后被宁静亏道:“你讲这种烂梗,一辈子都红不了。”

好在,南方喜剧人早有了一套自己的生存哲学。

像黄子华一样,在自己的方言文化区拥有众多粉丝,可影响范围却跨不过长江的南方笑星还有很多。

他们也曾拥有光辉时代,可因为语言和地域的隔断,不得不沉寂下来、被更为通俗易懂的北方喜剧压了这么多年。

或许正如下面这位黄子华粉丝说的那样:“黄sir不必大火,圈地自萌就够了。”

在下一位现象级南方笑星横空出世之前,也不必急着给南北方喜剧争个高低。

毕竟京派的海侃,海派的毒舌,东北的豪爽,粤派的亲和,本就各有各的特点。笑点这种东西更是迎合不同观赏习惯的存在,又何须强求?

· END ·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