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第一炉香》全方位扑街,被马思纯演砸了,她真的配的上影后吗?-始料未及。
《第一炉香》全方位扑街了。
就算它有许鞍华执导,王安忆写剧本,杜可风摄影、坂本龙一配乐,也没救回来。
影片上映至今,豆瓣评分跌到5.6,成为导演职业生涯评分最低的作品。
然而,低评分还不是最狠的。
因为网友吐槽声量太大,微博甚至出现一条热搜,就叫#第一炉香问题出在哪里#。
那么,这片到底烂在哪里呢?
扒叔顺着好奇心,点开了热搜。
有说
编剧魔改
的。
还有说
导演不懂张爱玲
的。
不过,批评最严重的,是
选角失败
。
尤其是,马思纯饰演的葛薇龙,堪称全片最大败笔。
别误会,扒叔并不是指责她身材走样,而是单纯讨论表演。
影片中,因为她对角色的浅薄揣摩,以及对表情管控的溃败,给《第一炉香》带来了致命一击。
今天,扒叔就来聊聊马思纯的表演,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葛薇龙演成傻白甜
要想搞清楚马思纯的表演问题。
就必须先了解,《第一炉香》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943年,出身平凡的葛薇龙(马思纯 饰),因不想返回动乱的上海老家。于是前往姑妈家求助,希望在她的帮助下,留在香港念书、生活。
但姑妈(俞飞鸿 饰)可不是普通女人。
她是上层社会著名的交际花,最擅长玩弄感情游戏,在各种男人间游走,获得不菲收入。
后面的故事,可想而知。
葛薇龙求助姑妈就是羊入虎口,她最终从一个清纯学生堕落为权贵圈养的金丝雀。
她爱的人,不爱她。
她不爱的人,却任意支配她的人生。
她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女性。
扒叔能理解,马思纯为什么想演葛薇龙。
她身上有着
特殊时代造就的复杂性
。
具体来说,她同时兼具学生时代的幻想与对物欲横流的贪念,这是她身上最大的矛盾。
而后期,她对浪子乔琪乔那不切实际的幻象与卑微付出,更加剧了她的悲剧性。
小说里,张爱玲甚至都没给她自我救赎的机会,非常残酷。
但就是这么一个被命运玩弄、既身不由己又自甘堕落的人物。
却被
马思纯演成了只会傻笑的傻白甜
。
她在影片前半部分,是怎么表演葛薇龙的学生气呢?
做作的瞪眼、噘嘴、挑眉
,
用僵硬的肢体语言来靠拢无辜少女的形态
。
这是一套快速却又刻板的程式化表演模板。
影片后半段,她又怎么诠释葛薇龙堕落后的复杂内心呢?
首先,继续用
瞪眼
,表达对命运不甘的愤怒。
紧接着,用
面目狰狞的嘶吼和刺耳尖叫
,诠释遭遇背叛的心痛。
然后,又
仿佛被于正宫斗剧附体
,用贱兮兮的耸肩和轻佻的语气,嘲讽拜金的上流男女。
最终,她又莫名其妙地用海绵宝宝招牌笑,给葛薇龙的悲惨宿命,画上句号。
看完马思纯这一系列表演。
张爱玲读者傻了。
许鞍华影迷懵了。
普通观众更是不知所云。
在扒叔看来,马思纯这次表演失利的原因,在于她对人物理解的粗暴与浅显,她可能就没看懂葛薇龙前后转变的内在驱动力,因此把时代悲剧女性演成了傻白甜。
因为她的失败表演,整部电影也多了一丝青春疼痛片的质感。
知道的是在看马思纯演《第一炉香》。
不知道的,还以为在看郑爽演《青春斗》呢。
马思纯的老毛病
说实话,马思纯的起点很高。
可从她获封影后以来,却再也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
就她近几年担任主演的电影,没有一部豆瓣评分及格的。
其中,有两部甚至是评分只有4.2的烂片,短评区充斥着对马思纯演技的批评。
对演员来说,作品是最好的证明。
而这些烂片足以证明,《七月与安生》上映5年以来,马思纯的业务能力连原地踏步做没做到。
这是为啥呢?
当然,她患抑郁症确实造成了影响,但扒叔今天不说病症,只说演员的基本功。
扒叔把她这几年的电影和综艺全看了一遍,发现马思纯的表演问题,大致可以总结为这几个原因。
首先,
角色同质化严重
。
《七月与安生》以后,她接的大多数角色,都是
青春疼痛、倔强卑微、为爱痴狂的女性
。
其次,她对
复杂情绪的感知和呈现能力有限
,导致表演单一。
具体来说,在《大约在冬季》《荞麦疯长》《第一炉香》中,她演的都是时间跨度大、命运波折的女性。
这种角色,通常需要情绪张力很强的表演来支撑。
但马思纯在诠释复杂情绪时,脸上通常只有一种表情。
比如,在表演人物涉世未深的状态时,她的惯性表演就是
“嘟嘴、挑眉、瞪眼”三件套
。
《大约在冬季》
《第一炉香》
《荞麦疯长》
在诠释角色遭遇重创时,她的表演更加模式化。
通常是先嘴巴抽搐几下,然后扬起嘴角,故作坚强的微笑,紧接着眼角流下几滴无奈的泪水。
《第一炉香》
《最美表演》
《演员的诞生》
《幻乐之城》
如果接下来,还有情绪张力更强的戏。
她的招数,就是
大哭 怒吼
。
《大约在冬季》
《荞麦疯长》
说实话,上述套路化表演,确实很难让人信服,这是影后该有的业务水准。
当一个演员,长时间浸泡在程式化套路里,会消耗自己对角色的感知力,感受不到内心的波动,也就没有灵动的表演。
这也就是,为什么都说马思纯的表演,没有灵气的原因。
而马思纯反复使用这些技巧,也导致观众审美疲劳,加速了她的口碑崩塌。
扒叔看完她这几年的作品之后,又重看了一遍《七月与安生》。
忍不住感叹,当时马思纯表演还是走心的。
拿著名的浴室撕X戏来说,马思纯的哭由潜及深,让人心痛。
而且每一场哭戏的情绪,都有所不同。
可惜。
空降的抑郁症,加上过于同质化的选角,以及对本身对表演的有限理解,共同促成了她今天的困境。
这也是为什么,她看上去很努力,但表演却越来越钝的症结。
扒叔今天写这篇文,不是攻击马思纯,而是惋惜一个女演员的退步。
面对网友的差评,她崩溃过、怒怼过、抑郁过。
但她可能还不明白。
金马获奖后,她至今都没有交出一份像样的成绩单。
许鞍华的戏拍了,娄烨也合作了,热门IP也演过了,怎么还是没长进?真的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观众给她打差评,不是没有耐心。
恰恰相反。
想当年,张曼玉也是演过20几部烂片,才慢慢开窍,成为金马影后的。
她也喜欢用“哭中带笑”的演法,来诠释人物的悲情命运。
但你看看她在《甜蜜蜜》中是怎么演的?
拿最著名的那场认尸戏来说吧。
在得知豹哥意外死亡后,她先演出人被震惊后的自然反应。
然后,又诠释出接受死亡的无奈与难过。
其中,还夹杂着因为看到米奇纹身,而最后一次被逗笑的不甘。
最后,是叹息命运无常的落魄痛哭,每一句哭声都痛彻心扉。
一场哭戏,三个层次,慢慢递进,最终达到情绪共鸣。
这就是走心的好表演。
她有设计吗?肯定有!
抛开天赋不说,张曼玉是愿意下功夫、花时间嚼透人物的演员,这正是演员对表演的敬畏心。
只有做到这种程度,演员才能达到
灵肉合一
。
张曼玉是这样,周迅也是这样。
而马思纯在演员这条道路上,依然还有更多自身的表演困境要克服。
如果她意识不到这点,那么《第一炉香》的悲剧,还会继续上演。
©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