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NG镜头拍50次,潮汕电影这次没有辜负“胶己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11-24   浏览次数:186

最近上映的一部方言电影,在潮汕人的朋友圈存在感极高。

这部电影,就是《带你去见我妈》

电影开幕,就是高压锅煮粥的画面,排气阀嗞嗞地响着,镜头一转,饭桌上盛好了粥,碟子里装着“杂咸”。

只这一个镜头,“潮汕电影”便稳稳立住了。

近几年来潮汕电影并不少见,但能打的几乎没有。打开豆瓣,短短几条影评中就会出现一条:消费潮汕情怀

《带你去见我妈》却不然。

全片超过70%的台词是潮汕方言80%的取景来自广东潮汕本土,几乎所有演员班底都是潮汕本土素人

素人没有表演经验,有的镜头甚至拍了五十遍

凭借着对潮汕乡土的真实还原,赢得了一众好评。

这一次,潮汕电影终于没有辜负“胶己人”。

大时代,小人物

《带你去见我妈》,从电影名字,就能把剧情猜出个大概。

和很多年轻人一样,男主泽凯一年到尾被家里人念叨:什么时候带个对象回家。

他其实有一个已经交往了两年的、关系稳定的女朋友,只不过一直瞒着家里人。

原因,只有一个。

女朋友是外地的,而且离过婚。

外地人、离异。

这两个婚恋条件会遇到的阻力,可想而知有多大。

但问题始终无法躲避,男主带着女主回了潮汕老家。

第一次见家长,两个年轻人做足了准备。

饭桌上,女主顺利“听懂”男主妈妈的潮汕话,也能流利地用潮汕话介绍自己。

直到知道静姗是杭州人,妈妈的脸色一沉,整个屋子的氛围紧张起来。

潮汕家庭里传统与现代两种婚恋观的对峙情节正式铺展开来。

爸爸打着圆场:外地就外地,漂亮最重要。

奶奶赶紧附和:没事没事,能生娃就行。

弟弟醒目打破尴尬:嫂子,我妈说欢迎你来汕头。

一番劝解下来,妈妈没有丝毫动摇:还是找潮汕女孩好。

儿子领着女朋友去浴室洗澡,妈妈就坐在门口一边洗东西一边盯着。

女主吃不惯潮汕口味,她用女主听不懂的潮汕话吐槽:不喜欢就别吃。

小情侣第一次学做红桃粿没有成功,妈妈的笑容还没有邻居阿姨多。

但在这个过程中,妈妈也渐渐看到静姗的优点:

脾气好,有礼貌。学历高,又不高傲。

学起东西来很快,聪明能干。

嘴上虽然没有承认,但妈妈态度上发生了一些转变:

教他们上香,喊儿子拿来软垫给静姗跪着,自己和儿子都没有;

拜访姑姨舅妗,细心叮嘱儿子教她怎么称呼亲戚长辈;

知道她喜欢吃麻叶,连夜煮了一大锅给她带回杭州;

还翻出了存了几十年的存折,选着日子给两人摆喜宴。

生活的本质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

眼看着这事儿就要成了,未来儿媳离过婚的消息却被意外走漏了。(男主一直还没找到合适的时机告诉妈妈)

大姐嫁给广西人,妈妈心里已经不是很开心,这边大儿子又交了个杭州的女朋友,取个本地儿媳的愿望也只能落空。

这会儿,未来儿媳突然成了离过婚的。

这关乎家族的尊严,更是妈妈的“底线”。

妈妈大发雷霆,生气儿子不顾家庭的颜面娶一个这样的老婆,更气儿子一直瞒着她:

你是不是打算瞒我一辈子?

知道妈妈观念保守、本想好好谈谈的儿子,一开口,说的却是:

你管我娶谁,我喜欢就好。

母子大吵一架后,女主独自回了杭州,男主留在老家。

回了深圳以后,一切如往常,但是心却像隔了千万里。

是分开,还是坚持?潮汕男孩和外地女孩的爱情会怎样收场?

问题很现实,解决的方式却不套路。

一方面,妈妈信奉和坚守传统的家族观念;但另一方面,她也在学习接纳孩子们的新世界。

传统的观念与时代新思想发生碰撞,小人物都将在这场返乡旅程中实现自我救赎。

人情味,烟火味

《带你去见我妈》,导演蓝鸿春曾这样解释片名:

一层影片中男主角带女朋友回家见他妈妈,另一层则是男主角带观众见自己的妈妈,一语双关。

“妈”似乎才是这部电影的主角。

在外,她风风火火,骑着摩托东奔西走,几十年如一日打理卤鹅店,生意也很不错。

在内,照顾一家老小,包揽一切家务,一年到头各种节日初一十五,为拜神准备纸钱贡品,她都打理得井井有条。

做红桃粿、折纸钱、换煤气……一切日常的琐碎事情,几乎没有什么是她不会的。

精干、利落、事事妥帖。一个典型的潮汕妈妈形象,就还原出了整个潮汕的大半。

影片中,也呈现了潮汕地区最有温度的东西——人情味

谈生意,让小舅泡上一壶好茶稳住客户。

提着拜神的鸡鸭鹅去看望姑姨舅妗,反被塞了一堆的东西。

同一个小地方的人,再有矛盾也能和和气气:

欢喜冤家龅牙婶,平日不少互怼,遇上别人办喜事,还是欢欢喜喜地送上祝贺。

追尾了,恰巧碰上了潮汕人,一句“兄啊”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有时只是一句台词,一个简单的镜头,就能带给大家一种感觉:这可不就是我大潮汕吗。

在看电影的时候,朋友说这是她在电影院第一次如此放松地大声笑出来。

不仅是电影让她感觉到无比亲切,更因为坐在同一厅里的,同是思念家乡的胶己人,那些泪点和笑点,在此刻都是共通的。

以前向别人介绍潮汕,除了美食,再多说不了什么。

直到看了电影,才后知后觉,原来潮汕也有这么多具体的意象。

潮汕骑楼、广场轮渡、扑腾的狮头鹅、手机壳里的平安符,更像是把潮汕生活的每一幕放进了电影中。

每一个元素都不累赘、不突兀,恰到好处。

真实自然的潮汕家庭生活场景再现,让人感叹就像在看潮汕版《四个春天》。

《带你去见我妈》缓解了潮汕人的乡愁,镜头下的每一寸乡土都似在低语:跨越山海,勿忘回家。

回家来,走出去

影片后半段,儿子因为亲情回家了吗?没有。

正是没有,影片才打动了这么多人,才没有沦为一个千篇一律的大团圆故事。

相反,妈妈为爱走了出去。

在潮汕乡土相夫教子多年,让她习惯了活在一个思维框架之内,安于潮汕的小小一隅。

孝敬公婆、相夫、教子、拜老爷、做家务。一个“守”字便是潮汕妈妈的生活常态及生存哲学。

只有守住,才能家和万事兴。

年轻时候她也曾充满冲劲,敢于冒险,拿着几万块就跑去深圳做生意,失败后灰溜溜回了汕头。

为了儿子,她再一次鼓足勇气走了出去。

去那座自己年轻时也打拼过的大城市,看看孩子用尽全力生活的地方。

在第一次坐上飞机的时候,妈妈看着窗外的风景。

新奇,但也有点未知的担心。离开那个让她无所不能、大显神通的宇宙,让她一下子变得无助。

那句“你说,妈妈是不是很没用”让人瞬间泪目。

像千千万万个潮汕妈妈那样,她也曾给自己画了很多条条框框,把自己的一辈子限定在一个小地方,做了很多没有跟从内心的选择。

但只有这一刻是自由的,是可以无用的。

孩子不是只有听妈妈的话,妈妈不一定总是要为孩子的人生兜底。

相信影片英文译名“Back to Love”,而不是“Back to Home”,正是意在引起我们对个体自由的思考。

在当下这个强调自我价值的时代,为家庭无私奉献了一辈子的父母一辈人,都应当有各自属于他们的幸福和精神世界。

孩子回家来可以,父母走出去又何妨?

他们的人生除了“守”,本就该有更多精彩。

今日话题

#你还知道哪些潮汕文化?#

评论区留言分享吧~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