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越看越上火,离了奇葩乱炖,就拍不出好的婚姻剧了吗?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1-20   浏览次数:147

近两年影视剧尝到了跟进时事的甜头,题材选择非常擅长捕捉社会热点,这原本是很有意义的创作取向,但行业给出的成品又经常不爱干实事。

比如杨子姗、彭冠英的新剧《婚姻的两种猜想》。

主演路人缘非常不错,题材既契合提高结婚率、生育率的现实议题,又命中生活社会版爆点元素,无论从哪个角度来拍,都很有戏剧创作空间。

但打开《婚姻的两种猜想》后,你会发现再好的话题,再有深度的题材,都能被做成狗血乱炖,这部剧每一集几乎都有劝退观众的实力。

整个故事充满“奇葩”。

女主角是当下非常受宠的独立女性,聪明勤奋有事业,出场干练十足,但也有自己的烦恼,职场上受上司打压,生活中迟迟遇不到合适的相亲对象。

男主角是直男程序员,是典型的经济适用男,人生选择讲究公式化,因为情商问题在相亲市场上经常碰壁,但他追求的高效与女主却颇投缘。

两个不走寻常路的大龄青年一见如故,快速闪婚,接下来便是两人将面临各种婚姻难题,经历各种艰难、矛盾后又相互和解治愈探索婚姻百味的故事。

如果只看故事大纲,似乎这是一部很常规的影视剧,但剧情每一个阶段都是狗血与奇葩的交融共生,前期承担主要狗血大旗的是直男癌满分的男主角。

人物行为迷惑情商低,妻子因过劳流产,工作多年的老程序员选择维权的方式是到对方公司大骂特骂,然后未与妻子商量的情况下主动提出离职。

现实中的领导碰到这样的家属恐怕都要乐开花,毕竟直接帮公司省了一大笔辞退赔偿金,正如女主总结的那样,这位丈夫写程序已经把自己脑子写傻了。

男主父亲出轨离婚,给男主母亲造成很大的伤害,结果男主父亲意外去世后,他不仅坚持把骨灰带到自己家安葬,还不顾母亲感受把小三的坟墓也迁过来。

理由是他把继妹接回家一起生活了,不迁不合适……在哪生活父母坟就迁哪儿,谁懂原理?

而且剧中的继妹并不是需要监护人的未成年少女,而是社会青年,不顾母亲、妻子感受替父亲抚养已经可以踏入社会的继妹,也很微妙。

每一个举动,让人忍不住觉得男主脑壳有病。

如果说出轨小三、原生家庭、中年危机是生活剧三大流量密码,堆在一起狗血乱飞,那么《婚姻的两种猜想》又更进一步,以极致奇葩的方式呈现了出来。

当一部影视作品热衷堆砌爆点矛盾,以现实为名行狗血之实时,便已经悬浮于有温度的内容之外,如果再加上迷惑的行为观念导向,观感就更加糟糕。

在《婚姻的两种猜想》已播出的剧情里,前两集是最为“新颖”、“有趣”且狗血含量最小的内容,但奇葩导向已经有了苗头。

男主游说女主按高效率模式相互了解,制定一个很能博取女主信任的流程,一天便可以完成很多相亲男女需要长时间走完的道路。

包括,相处不到一天就试图上床“验货”。

可以理解编剧创作的是一对熟龄男女,但不能理解安排男主未经沟通直接上手,如果女主不是一个胆大干练勇于反抗的女性,婚姻故事秒变犯案现场。

姑娘们,现实生活中碰到这样的男生请直接远离好吗?千万不要真的期待制定了如此计划的人会真的如剧中男主一样是遭遇反抗便轻易放弃的“好男人”。

女二夫妻的故事开场也很让人忍不住露出问号脸,一个是拿了大女人剧本的富家公主,一个是普通家庭出身的健身教练,两人因私教课结缘。

女强男弱的搭配并不违和,但男二追求女二的方式却是学习同事传授的PUA课程,被有过多段恋爱经历的女二发现之后,她的反应居然是觉得更可爱了。

???祸害社会多时的PUA大法,就这么被娱乐化了……

无论主观故意还是客观选择,采取打压、控制等方式追求对方的人,不是蠢就是坏,如果现实生活中遇到,不管你是小姐姐还是小哥哥,都赶紧快跑吧。

因为两对情侣确认关系之前的画风总有类似擦边球的存在,七话一度选择弃剧,但仍抱有一种幻想,或许编剧本身就是选择用反讽的方式解读现实?

这种期待让七话继续看了部分剧情,客观来说,的确有一定的反讽成分存在,故事中的女主与女主婆婆,明显就是大男子主义封建式婚姻的受害者。

两人形成了“女德班”对照组,面对直男癌丈夫的压迫都选择奋起反抗。

男主的糟糕人设也是集现实中许多常见男性缺陷之大成,并没有尝试让观众喜欢或认可他的行为,连主演彭冠英也直接点出只有神经病才会喜欢直男癌。

这种用极致狗血剧情、人设去反讽现实的创作思路是值得点赞的,反讽的戏剧故事想要达到优秀效果,可以如《顶楼》般抓马到极致,也可以犀利打脸到极致。

却不能一边试图反讽,一边又追求传统大和解,这两者本身就是相悖的。

以女主与女主婆婆为例,反讽效果在大和解立意的搅合之下,只会让人觉得这两个原本独立优秀的女性“活该受苦”。

男主把已经是社会青年且任性懒惰的继妹带回小家庭照顾,满足自己大男子主义长兄的责任,妻子反抗着反抗着就接受了,并且努力帮丈夫化解婆婆的反抗。

婆婆反抗着反抗着接受了,不断被对方挑战底线又不断原谅,最后还上演一出原配与小三之女的母女深情,单独拎出来,还以为这是现代版《娘道》。

还是打着独立女性旗帜的伪《娘道》,很难分辨讽刺的是直男癌还是独立女性,弹幕前脚为直男癌压迫下的女性鸣不平,后脚大呼直男癌与圣母癌天生绝配。

婚姻没有那么美好,现实生活也处处都是鸡毛蒜皮,所有的狗血与奇葩都源于生活,这一点每个观众都懂得,甚至很多观众都在经历着狗血生活。

但狗血只是生活矛盾极致的成品,如果影视艺术对生活的探讨一味追求以狗血拱火,用奇葩博取流量,探讨出来的作品又有多少社会价值呢?

唯一的价值,恐怕就是告诉观众婚姻是生活的坟墓,连爱情都算不上。

老影视剧也曾探讨过婚姻的两种模式,一种是《金婚》,由相爱到疏离由失望到生恨,少年夫妻老来伴的结局,已经分不清是爱美好结局,还是生活的复杂纠缠。

这是属于老一辈婚姻的特色,因为那个时代,已经难以调和矛盾的夫妻不具备离婚的温床,人们为失败婚姻买单的成本,也是毁灭性的。

他们面临的矛盾与当代婚姻大同小异,但故事呈现出的效果却没有狗血乱炖之感,有的只是撕破完美婚姻背后残酷现实的思考。

另一种模式是《父母爱情》,很多人觉得这是想象中的金婚,但除了男女主的爱情没有被现实矛盾击溃外,其他的东西仍旧是能妥当落地。

它是很多人想象中的完美,却也有人们能够接得住的完美,两种模式,相同的结果,不同的过程与感触,共同把婚姻的美好与残酷推给观众。

而如今,在探讨新的两种模式时,总是习惯性走上狗血之路。

很多婚姻题材乃至生活题材的作品都陷入了一个怪圈,热点乱炖,噱头扎堆,所有狗血奇葩的元素全部都塞进去,但又没有很好的去思考这些问题。

达到的效果不是隔靴搔痒就是拱火糟心,狗血乱炖,真的可以休矣。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