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喜剧厂牌,影视难做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1-21   浏览次数:137

©剧焦一线原创

继去年德云社的《德云斗笑社》之后,今年喜剧厂牌们在团综上全面开花,赵家班的《象牙山爱逗团》正在热播,开心麻花的《麻花特开心》也箭在弦上,喜剧厂牌们早已超越了原来各自的细分领域,泛喜剧化的商业版图呼之欲出。

《北纬路甲一号》是今年德云社继《德云瓦舍》之后推出的第二个影视项目。这虽然不是德云社第一次试水影视领域,但今年在网剧领域上的发力,以及影视公司的成立预示着德云社新的商业版图正式开启。

除了德云社,其他各大喜剧厂牌早已将目光投向影视阵地,且声量不小。

正如内容IP的尽头是影视,喜剧也不例外。但喜剧厂牌的影视化发展,尤其是在喜剧的垂直品类上的开拓看似是“近水楼台”,实则困境颇多。

喜剧厂牌涌入影视赛道

虽说都是喜剧品类的厂牌,但是各自的侧重点和发展路径都有所不同,而口碑好的作品却数量寥寥。

本山传媒的拿手题材是东北乡村系列喜剧,在赵本山的国民度的辐射之下,以其为主演的“刘老根”系列,“马大帅”系列,“乡村爱情”系列均是受众极广,老少咸宜,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开心麻花和大碗娱乐是相对来说较晚入局的喜剧厂牌,且都是以小品、舞台剧作品为主,目前在影视领域也是主攻电影方向。

相比其他喜剧厂牌,开心麻花和大碗娱乐都是以头部爆款电影作品打开市场,但无法持续性地产出优秀作品成为了一大困境。

开心麻花在凭借《夏洛特烦恼》和《驴得水》在影视领域拿下一席之地以后,后续一边是开心麻花的“嫡系”商业喜剧《羞羞的铁拳》《西虹市首富》《李茶的姑妈》等作品,在口碑上均没能再达到《夏洛特烦恼》的高度;另一边是与《驴得水》同一制作班底的《半个喜剧》,现实批判向的喜剧题材,但影片的质量和口碑也没能媲美《驴得水》,观众对于“开心麻花,必出精品”的期待也逐渐落空。

大碗娱乐今年以一部《你好,李焕英》高调进军影视,但这部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爆款作品与其说是大碗娱乐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更源自于与贾玲个人IP的深度捆绑。目前大碗娱乐在还没有达到开心麻花相对成熟的运作体系之前,后续是否能够延续“李焕英神话”还很难说。

2

喜剧影视化难点多

其中,最大的难点莫过于喜剧影视化在载体转换上的水土不服。虽说都是喜剧门类,但不同喜剧载体的特点大不相同,在跨界转化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适应影视剧自身的媒介特性。

小品在影视化过程中需要注意小品性和电影性的平衡,比如《你好,李焕英》就被不少观众看作是“小品电影”,因其小品特性被质疑专业性不足;《夏洛特烦恼》《驴得水》等口碑不错的作品也免不了受到“话剧味儿太重”的批评,归根结底是在影像艺术上未能达到电影的标准。

除了载体上的转化,喜剧影视化还要注意影视剧的放大作用——比如相声里的部分段子诸如一些“伦理哏”、“荤段子”在搬上大银幕时都有一定风险,需要一定的调整与中和。因为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喜剧,只要影视化,就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更加庞大的受众群体、更加严格的大众检验,这都无疑抬高了喜剧影视化的门槛。

3

观众需要怎样的喜剧影视

喜剧影视化最先解决的问题是提高作品的故事性和完整度。同是从语言类喜剧品类跨足影视领域的北野武,观其作品,既在台词、对白方面展现了其语言设计的优势,也兼顾了作品整体的叙事性和完整性,没有落入剧情破碎、叙事乏力的窠臼。

在新一季《刘老根》当中,“药丸子”的形象将东北人的地域刻板印象展现得淋漓尽致。直播喊麦、满口“老铁666”、气质土味、品行恶劣……看到跳梁小丑般单薄的人物塑造,观众根本笑不出来。在地域歧视逐渐成为社会问题的当下,这样的内容作为“喜剧元素”出现在影视剧里更是令人担忧。

《寄生虫》的导演奉俊昊则希望自己的电影作品能够达到不管观众在影院笑得多开心,在出影院的那一刻能够有一种“一脚踹在心窝里”的感觉。优秀的喜剧作品绝不是笑过即忘,而是能够将作品的余韵带到影片结束之后的现实生活中去,甚至达到社会性的持续发酵。

喜剧厂牌入局影视,或能够给影视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但喜剧影视化依旧长路漫漫。

━━ 已入驻平台 ━━

━━ 视频号 已入驻平台 ━━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