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朱元璋乞丐出身,又当过和尚,凭什么能领导众多文臣武将?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1-20   浏览次数:200

两年前,一部名为《庆余年》的古装电视剧,播出后大受好评。这部剧是以同名网络小说改编而来,陈道明、张若昀、田雨等实力派影星的加盟,更是引来无数观众朋友的热捧。

该剧中,老戏骨陈道明所扮演的庆帝手段毒辣,特别擅长驭人之道。他早就盘算好主角范闲的所有筹划,一步一步利用各种阴谋诡计,保证自己的皇位稳固。

当然,《庆余年》只是一部供大家消遣的影视作品,而在真实的历史中,也有一位帝王的性格与手段,与陈道明扮演的庆帝有相似之处,此人就是明朝扽开国皇帝朱元璋。

众所周知,朱元璋出身赤贫,父亲与哥哥很早就撒手人寰。为了吃饱饭,朱元璋曾当过乞丐,做过和尚,一个人在乱世中艰难地生存。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朱元璋接受好友汤和的邀请,投靠郭子兴。朱元璋最终在乱世中站稳脚跟,后来更是逐渐击败其他军阀,建立大明王朝。

可有一个问题始终让大家不解,乞丐出身的朱元璋,为何能领导众多出身豪门的文臣武将?

在未发迹成为皇帝之前,他有何特殊手段或驭人之道,能让这么多的人才为己所用?

25岁之前的朱元璋,其人生履历颇为坎坷,在这期间,朱元璋经历人间疾苦,尝遍人生百态。但也正是因为这一段的艰苦岁月,对朱元璋的今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352年,安徽定远人郭子兴联合同乡好友孙德崖在濠州起兵,这二人在当地小有声望,振臂一呼,立马吸引了数万百姓加盟。

1352年2月底,作为朱元璋儿时伙伴的汤和,秘密邀请他参加郭子兴的义军。这一年朱元璋25岁,他此前已经在皇觉寺当了近五年的和尚。

眼看民不聊生,各地饿殍遍野,即使是寺庙也并非清净之地,朱元璋没有多想,就接受了汤和的邀请。

很快,朱元璋就得到郭子兴的重用,迎娶了郭子兴的养女马氏(大脚马皇后)。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朱元璋击败生平最强劲敌陈友谅,距离开国立业的伟大目标只差一步。

1368年,朱元璋正式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当上皇帝之后的朱元璋没亏待好兄弟们,明初淮西二十四将个个升官发财。

虽说晚年时期的朱元璋性格多疑,大开杀戒,但至少从朱元璋的前半生来看,真是印证了那句话“开局一个碗,凡事全靠拼”。

之所以朱元璋能笼络如此多的能人异士,击溃各路豪强,其核心根本还是在于他过硬的心理素质与巧妙的驭人手段,还有对人性的把控。

比如,朱元璋起初投奔郭子兴时,因其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很快就当上千总一职。朱元璋没有骄傲,依旧低调做事,拉拢一切对自己有帮助的人。

每逢两军作战,朱元璋总是身先士卒,将战利品分给身边众将士,自己决不贪财,更不会冒功领赏,这就是朱元璋成功的第一步。

因为这是朱元璋的起步阶段,他身边都是一些“穷哥们”。朱元璋投其所好,将战利品与各种好处分给身边人,久而久之就会得到大家的拥护与信任。

刘润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我不是不在乎钱,只是不在乎这么点钱。”因此,朱元璋大方直爽,从不斤斤计较的人格魅力,让自己的身边聚集了一批可信任的班底。

渐渐地,朱元璋认为郭子兴鼠目寸光,只懂得享受,不思进取,他果断自立门户。又经过几年鏖战,朱元璋独当一方。凭借之前积攒下的良好声望,老上司郭子兴的几万部下投奔于他。至此,朱元璋完成了创业初始的资本积累。

这之后,朱元璋不断吸纳刘基、陶安等谋士。对待这些“文化人”,朱元璋采取“外行不干预内行”的方法,提供舞台,让这些谋士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给足了他们信心与面子。

加上此时的朱元璋羽翼渐丰,他不需要像从前那样费劲巴力讨好身边人,只需按照规章办事,便能将这些文臣武将笼络在自己的身边。

依靠这个班底与超乎常人的眼光加上对人性的把控,朱元璋最终能够夺取天下,建立大明王朝,也就不足为奇了。

还有一点,朱元璋太懂得每个人的弱点,还有自己应该做什么。

著名作家当年明月的经典力作《明朝那些事》第九章,就围绕朱元璋这一特点进行了大段分析。其中摘取一小节

“朱元璋对他的谋士们说,你们的看法是有道理的,但你们没有看到问题的关键,张士诚的特点是器小,陈友谅的特点是志骄,器小无远见,志骄好生事。如果我进攻陈友谅,张士诚必然不会救他,而进攻张士诚,陈友谅就一定会动员全国兵力来救,我就要两线作战,到时就很难说了。”

当年明月点评:精彩!真精彩!如此之见识,此人不取天下,何人可取!

从以上这段文字中能看出,朱元璋清楚地认识到张士诚、陈友谅二人的脾气秉性,所以交战的时候他知道该如何反败为胜。

陈友谅兵多将广,且擅长水战,朱元璋需扬长避短,不与陈友谅正面交锋,静待良机,一举击溃敌人。

最后一点,朱元璋是穷苦出身,他太清楚底层人民需要的是什么,所以他才能上得民心,下得将心。

其实他和汉代开国皇帝刘邦有一些相似之处,当然他的出身可能比刘邦还要低微一些,但是在驭人之道方面,两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心得。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