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错失影后的郝蕾,拍了一部惊艳的伦理片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10-12   浏览次数:157

说起郝蕾,人们的第一反应便是“禁片女王”。

似乎这张标签已经根深蒂固,无法撕去。

可是郝蕾却根本就不在乎,用她自己的话来说:

不是我瞧不起谁,他们不知道我在说什么,我也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有人说我特别自我,自我并不等于不配合,我可以配合,但是我绝不迎合。

其实,作为一个被低估的内地女演员,郝蕾的演绎天赋和表演实力都可以用“技惊四座”来形容。

就在去年,郝蕾就拍了一部惊艳的伦理电影。

她和老戏骨金燕玲为大家展现了一个中国式家庭普遍存在的矛盾,爱与恨的纠缠——

《春潮》

上海电影节放映刚结束,郝蕾“最佳女主”的呼声四起。

遗憾的是,她最终并未如愿以偿,但这丝毫不影响她在片中的大放异彩。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原生家庭的故事。

一个幸福的原生家庭,治愈一生;不幸的则一生在治愈。

郝蕾饰演的

郭建波,就生长在一个不幸的原生家庭里。

它就像是一条有毒的母带,把毒素代代相传。

郭建波是一名新闻记者,因为职业原因,她早已看透了人世间的悲情与复杂。

片中的她,大部分时间都是一脸冷漠,由此可以感受到她背后的压抑与内心的挣扎。

面对猥亵儿童的犯罪嫌疑人,郭建波简单粗暴地扇了他一个大嘴巴。

其性格刚烈的一面也体现地淋漓尽致。

显然,她的压抑与职场无关,而是原生家庭给她埋下的病根。

疲惫的郭建波回到家,母亲

纪明岚正在为一群老年人排练大合唱。

豆腐块大的地方,塞满了十几个人。

郭建波抽着烟穿过人群,走进了厨房。

母亲过来质问,那么多人你抽什么烟?

然后骂了一句“有毛病”便转身离去。

郭建波没有理会母亲的斥责,她一脸鄙视地扭过头,把烟碾灭在母亲擀好的饺子皮上。

无声的反击或许比大声回怼更加有效。

而这种隐忍和克制,更加深了母女之间的矛盾。

她太了解母亲的为人了。

作为一名退休教师,她对外人热情的像个菩萨,对家人则拥有着强大的控制欲。

对于郭建波未婚先孕的事,母亲耿耿于怀。

眼见郭建波带着女儿

郭婉婷住在自己家,她挖空心思给郭建波张罗对象,想把她嫁出去。

在母亲眼中,郭建波的存在似乎就是生活对她最大的恶意。

听着这群老头老太扯着五音不全的嗓门,郭建波无可奈何。

她不得已拔掉了刚修好的水管,等水流到客厅,母亲的排练才被迫终止。

这就是郭建波家庭的相处方式:冷漠、无情,压抑,甚至还爆粗口。

饭后,郭建波买了几个馒头,来到一个男人家里。

她脱掉外套,躺在床上,端起男人递来的酒杯。

郭建波与这个男人一直保持着情侣的关系,但两人始终没有谈婚论嫁。

郭建波也毫不在意,她来这里为的就是逃避世俗的压抑,释放酣畅淋漓的激情。

她走进浴室冲了个澡,满足的表情下看到了她前所未有的舒缓和愉悦。

为了回避母亲给自己带来的崩溃,郭建波常常用高强度的工作来麻痹自己。

这也使她忽略了女儿郭婉婷的成长。

可郭婉婷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她早就发现了家庭的周遭与不堪。

久而久之,她变成了一个敏感、早熟的孩子。

这天,郭建波和母亲在拌嘴。

正当母亲要发作的时候,郭婉婷从房里走了出来。

她说:“好像听到你们在叫我起床”。

事实上,郭婉婷从来都没睡过一个好觉,她时刻听着外面的动静,随时准备来调节家庭的矛盾。

小小年纪的她,本该无忧无虑,却被迫成了家中的调和剂。

在不该“懂事”的年纪懂的过多,这本来就是一种不幸。

更何况,在这样的家庭里,她还提前学会了大量的生存法则。

郭婉婷去同学家做客,看见同学的爸爸抱着女儿跳舞。

可在郭婉婷脸上根本看不出一丝羡慕。

她反而对这样的互动场景感到陌生。

因为她从未感受过父爱,甚至被家庭灌输了“男人都是肮脏的”错误思想。

早上,母亲送郭婉婷去上学。

随着母亲多次催促,郭婉婷一拳捶扁了桌上的小面包。

这个看似温柔懂事的女孩,其实早就对这个家庭的悲剧心生怨恨。

但是,除了捶面包,她又能怎么办呢?

送完郭婉婷,母亲来到了老周家里。

老周是母亲的长期追求者。

今天,他精心布置好了一切,拿出早已备好的定情信物,向母亲求婚。

两人喝完交杯酒,老周拉上帘子,说要与母亲洞房。

母亲一听急了,你这糟老头子来真的?

她的脸色由晴转阴,除了尴尬和不悦,似乎还有什么难言之隐。

她终于说出了实情。

原来,当年母亲选择离婚是因为前夫有当众耍流氓的毛病。

种种原因,导致母亲对夫妻生活的厌倦。

郭建波没有丈夫,郭婉婷没有父亲,纪明岚也有自己的苦。

三个女人构成的失衡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缺失男性。

这样的情况下,母亲要求郭建波按照自己的愿景去生活。

可郭建波偏不,她出入娱乐场所,借酒买醉,流连于不同男人的床笫之间,以至于未婚先孕。

她的这种生活作风,表面上是对母亲的报复,实则却潜移默化地认同了母亲的观点。

把自己活得糟糕透顶,这或许就是子女报复原生家庭最恶毒的方式吧!

母亲醉酒回家,本来心情不错的她,遭到了郭建波的冷眼相对。

她借着酒劲,对郭建波从头到尾数落殆尽。

而郭建波一声不吭,她用力捏下床头的仙人掌,发泄着心中的怒火。

手上鲜血直流,可这痛跟心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

每次家庭的“暴风骤雨”都以郭建波的沉默结束,而这种冷暴力的处理方式,让家庭关系到了崩塌的地步。

因为母亲弄坏了钢琴,郭婉婷与其发生了争吵。

为了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郭建波带着女儿去了动物园。

晚上,她们去了郭建波的宿舍。

郭建波努力回忆着与女儿的温馨时刻,她想让女儿得到更多的母爱。

可不曾想,郭婉婷正在承受着原生家庭不幸的“隔代遗传”。

最终,郭建波还是去找了那个男人。

等她回到宿舍时,女儿已经醒了。

她大声指责郭建波为何把她一个人留下,并且吵着要回姥姥家。

本想增进母女感情,结果却弄巧成拙。

因宿舍被占用,郭建波把宿舍里的物品搬回家。

母亲却发现郭建波一直留有儿时父亲给她做的玩具以及她和父亲的合影。

看着这些东西,母亲怒火中烧,她一把火把这些全都烧为灰烬。

母亲把对前夫的恨转嫁到了郭建波身上,连她怀念父亲的一点念头都要抹杀。

这一行为也使母女间的矛盾彻底激化。

郭建波在楼道口堵住母亲,质问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次,母亲一句话也没说。

对母亲而言,丈夫是个人渣。

可在郭建波心里,父亲是温暖的,是爱她的。

半夜,母亲旧病复发,强撑着身体起来找药。

看到母亲服下药,郭建波悄悄回到房间关上了房门。

她不想让母亲看出来自己对她的关心。

最终,母亲还是病倒了,母女关系也因此得以缓和。

望着病床上昏迷的母亲,郭建波百感交集。

她来到窗前,看着窗外霓虹灯下安静的城市,道出了多年来的积怨。

这个看似自言自语的独白,却是影片的高光时刻。

郝蕾用近乎完美的表演,展现出一种孤芳自赏的犀利。

这也是她与母亲长久对峙后,一次彻底的宣泄。

在她看来,母亲摧毁的不仅仅是这个家庭,而是她在自己心中的形象。

影片的最后,到处都水流不止,从街边流到病房,从城市流到山谷。

这水与影片开头下水管中的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因为净水孕育生命,污水培育罪恶。

此处的水象征着新生,也代表着一种“和解”。

或许,在这滚滚潮水之后,郭建波将做出新的选择。

让曾经受伤的痕迹,在水流的滋润下慢慢治愈。

虽然这是一部小众电影,我却看到了很多家庭的缩影。

在很多人看来,他们的人生充满了悲情。

他们不断放大自己的不幸,把悲伤愤怒传递给家人。

他们总喜欢对最亲近的人,用恨来表达爱,这恰恰是一种不懂爱的表现!

如何让自己和家庭变得更幸福,希望这部电影能给你带来些许启发和思考。

电影分享堂

点个

“在看”

让我知道你喜欢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