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单佐龙 X Minute国际短片节 | 没有包袱,自由自在,充满想象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10-18   浏览次数:136

“每天从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我大概会看十几二十部电影短片,一会儿回家还要接着看,这半年我的生活几乎被短片填满了。”在采访临近尾声时,单佐龙这样说道。

作为在国际上备受赞誉的影片《路边野餐》(Kaili Blues)与《地球最后的夜晚》(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的制片人,单佐龙对于短片和整个电影市场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也是开眼CMO兼Minute国际短片节策展人张博实(Bryce)邀请单佐龙担任Minute国际短片节选片顾问,并加入Min艺术委员会的原因之一。

从今年5月接受委托至今,单佐龙在展映影片的选择上耗费了巨大的时间与心力,但这个“甜蜜的负担”他却也甘之如饴。“难得有机会集中观看这么多短片,还意外挖掘到不少有趣的作品。”

在Minute国际短片节筹办之际,影视产业观察专访了单佐龙,与他就选片标准、对短片节的看法,以及短片当下与未来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一次深入对话。

短片没有好坏标准,但需要“电影意识”的存在

在这次Minute国际短片节中,单佐龙主要参与了展映和竞赛两大版块,二者之间完全不同的工作机制令他觉得十分有趣。

竞赛版块除了Min艺术委员会成员的看片评审外,还依托客观性更强的线上评审系统,这其实是在运用一套独特的“大数据算法”。

而单佐龙投入精力更多的展映版块,则完全依靠“人工算法”,由他和好友孙宗瀚(han)根据影展给出的概念以及二人对国际电影市场的想法,一步步斟酌遴选,尽可能展现更为多样化的优质影片。

不过无论是选片还是评审,在单佐龙这里都没有绝对的标准和规则,从几个特定角度对一部作品进行打分和评判在他看来是单调而刻板的。“真正的短片没有一个完备的标准,最重要的还是看它是否足够吸引人。”

《蜥蜴》(LIZARD)

虽然没有好坏的固定评价标准,但单佐龙表示,这些短片最终被选中的主要原因,是其所展现出的“电影意识”,以及对任意一种被选用的电影意识的有效贯彻,这也正是他们想传递给Minute国际短片节的观众与创作者们的东西。

作为一种相对‘严肃’的内容创作,在正常评判一部短片时,对“电影意识”的评价尤其重要。这里所说的“电影意识”,一方面可以简单概括为独属于电影的创作规律和方法。好似一个故事或者概念,它能够通过小说、剧集、电影、动漫等各种表现形式得以呈现,但最后所展现出的作品内核、韵味、情感价值却各不相同,有时某些内容只有电影的形式和规律才适合表达。

Minute希望大家可以观摩这种“电影意识”,因此将展映整体取名为观摩单元,然后再细分不同的单元。例如:「The Wall in the Brick墙在砖中」集中展示具有短片元素、结构和表达的经典长片。「Shorts Panorama 世界短片全景」专注邀请世界最顶尖短片节、电影节短片单元得奖优秀短片作品。「Shorts by Master Directors短片大师气象」单元集中观摩被人熟识的大师们在短片领域的早期尝试。

动画短片《梅尔贝克车站》(Maalbeek)

另一方面,内容的剧作性和叙事的有效性也是短片“电影意识”的体现。《蜥蜴》(LIZARD)无论人物描写还是情节叙事都极为鲜明和典型,力图在有限的篇幅内塑造一个狭长广阔的故事;动画短片《梅尔贝克车站》(Maalbeek)再现了2016年布鲁塞尔那场惨烈的恐怖袭击事件;法国短片《骇人直播》(Swatted)在21分钟时间里讲述了穿梭于网络与现实间的惊险事件。

“电影意识一定是符合剧作逻辑和人的情感动机的,比如一些国外短片,它们能够在简短的5分钟时间内讲清楚许多事情,而不是仅仅是单纯的情绪渲染,这其实也是短片与当下流行的短视频之间的本质区别。”单佐龙在采访中说道。

没有包袱,自由自在,充满想象

坦白来讲,在目前国内影视行业中,短片不管是关注度还是流行度都与长片存在较大差距。人们可以通过电影院、视频网站快速观看到最新最热的电影长片,但能够了解和欣赏优质短片的途径却屈指可数,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没有打造出真正好的短片电影节。

“像法国克莱蒙费朗国际短片电影节、德国奥伯豪森国际短片电影节等,都是世界知名且已经有近五六十年历史的短片节,而欧洲那边的观众也有这样的文化传统,他们愿意去电影院看短片”单佐龙表示,“这正是我们的电影文化中所缺少的一个分支。”

所以,Minute国际短片节便应运而生,它渴望为大众创造更多与短片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进一步扩大短片的社会影响力,凸显它们的价值与意义,推动它们的传播和“出圈”。

《24帧》(24 Frames)

同时,在这个充满“缝隙”和无限可能的时代,Minute国际短片节也为更多创作者提供了展现实力、实现梦想的平台,使他们的作品不仅能被人们看到,还有可能获得品牌的青睐与资金的支持,进而拥有更多创作机会。单佐龙认为,虽然短片不应该被商业设计和逻辑所利用和影响,但不得不承认,在互联网时代和商业化语境中,它确实给年轻人带来了巨大帮助。

当被问到心目中理想的短片节是什么模样时,单佐龙的回答是:没有包袱,自由自在,充满想象力。“短片电影节没有资本的束缚,也不需要过多考虑市场、考虑观众,它应该是一个充满新鲜思维和创作自由,能够给人们带来惊喜的平台。”

此次Minute国际短片节也正是在朝着这个方向迈进。在形式方面,除了常规的竞赛、展映和颁奖版块,还特别设置了限时限地、激发创作者潜能的短片创作训练营——灵感市集;通过Showroom、屏幕、开放麦三种介质,创造多维度沟通和场景的灵感市集;由业内知名大咖参与的大师班&分享课;以及立体、互动式的城市艺术装置等系列活动,真正建立起一个丰富多元、创新交互的短片电影节。

而在作品内容方面,Minute国际短片节也呈现出“万花筒”般的自由和多彩。本次展映将展出大师阿巴斯遗作《24帧》(24 Frames),其运用数位影像工具,以3D动画、摆拍的方式重新想像24幅画面的前世今生。

而诞生于1962年的短片《堤》(La jetée)和1995年的短片动画合集《回忆三部曲》(Memories),则带领观众重温几十年前广阔无垠、具备无限想象力的科幻作品。荷兰短片《凝视圣保罗》(Green Screen Gringo)拾起了合成影像的绿幕,拼贴出形形色色的人与风景,展现出无尽的想象与自由。

短片《堤》(La jetée)

这些形色各异的短片作品,在电影的意识形态中蕴含着天马行空般的“活泼”基因,其不受约束、不落俗套的内容和风格必将成为Minute国际短片节中一道绚烂的彩虹。

具备“短片精神”的长片

若是追溯单佐龙加入Minute国际短片节的初衷,大约是从“具备短片精神的长片”这个概念开始的。

要知道,在以往的短片节中,都是以短片作为影展的重点,很少会在其中看到长片的身影,就算有也只是以补充的形式出现。而本次Minute国际短片节却特别设立了一个分量较重“长片”单元,主要包含的是那些“具备短片精神的长片”。

最初听到这个概念的时候,单佐龙是惊讶和犹疑的,所以他决定先从“形式”和“外观”上去寻找与之相符的作品。这种由数部短片组成的长片可以清晰的定义为多段式电影,又称选集电影。它常常以单一主题、目的或一连串简短的事件(常常是一个转折点)而互有牵连,也可能各短片间互不关联,有时甚至会由不同导演执导各段短片。

“我们先尝试着去找这种类型的长片,慢慢地发现越找越多,甚至在戛纳电影节等知名影展中也不乏这种形式的作品,所以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个概念的可行性。”

在7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拿下评审团大奖,由滨口龙介执导的《偶然与想象》(Wheel Of Fortune And Fantasy)是最先进入单佐龙和同伴视野的。影片以“偶然”与“想象”为主题,由《魔法:或并不让人确信的》《门户大开》《再一次》三部分组合而成,看起来像是一部精彩的“短篇小说集”。

《偶然与想象》(Wheel of Fortune and Fantasy)

由此进行延展,他们又发现了与之相似的“戛纳首映”单元影片《进化》(Evolution)和戛纳“导演双周”单元的纪录电影《未来》(Future)。《进化》(Evolution)叠加利用了三个短片和多个连续的长镜头,使整部电影看起来连贯、干净又真实。《未来》(Future)则由三位意大利导演“集体创作”而成,它以不那么明确的分段和难得的轻盈浪漫,展现出年轻人对于未来的虚无与迷茫。

再向前“走”,还有以“章回形式”展开讲述的《世界上最糟糕的人》(The Worst Person in the World);使用“戏中戏”铺陈叙事的《伯格曼岛》(Bergman Island)等,这些作品都为“短片式长片”的叙事结构提供了更加可靠的观察和开阔的想象。

《伯格曼岛》(Bergman Island)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影片并不是人们印象中纯粹拼接而成的“拼盘电影”,即便是不同导演、独立故事的串联,也会产生奇妙的融合感与协调感。真正具有短片精神的长片是有内容逻辑和概念设计的,甚至每个片段的出场顺序都有特定的含义,它能通过有限内容的组合去讲述更加广阔的故事。

对于单佐龙来说,影展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体验感的不同而已。这段沉浸式的旅程固然会留有遗憾,但若能从中看到‘严肃’的电影意识和‘活泼’的创意与想象,也不失为一次精彩的冒险。

— THE END —

作者 | 王雪宁

主编 | 彭侃

排版 | 夕颜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