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45小时突破3亿大关,《误杀2》的终极大招,究竟是什么?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1-06   浏览次数:153

正式上映1天21小时41分后,《误杀2》成功突破3亿大关。

成功带动冷清的12月大盘回温。

有此成绩、殊为不易。

为了演好角色,任达华暴晒两个多月。

硬生生把自己晒出一副“黑了好多个色号”的模样。

另一边,他也积极运动瘦身。

从影三十多年,任达华出演过很多警察角色,但这次的张正义一上线质感就很不同。

这种不同,一方面是基于影片的悬疑质感。

因为频繁反转,几乎所有角色都有一层“真假莫测”的假面既视感、云山雾罩直到最后方才真正尘埃落定;

另一方面则是任达华的敬业和入戏营造出的独特质感。

舒适的寻常着装,外松内紧的状态,一上线就让人觉得状态对了。

火爆脾气、良善内心,既是笑点担当也是泪点承载,种种呈现都叫人印象深刻。

任达华和尹子维在戏里的“关系反转”(上下级vs师徒),同样很有信息量。

这种“到底听谁的”关系的反转,从表层看是笑点;

再往内里探究,又是对角色性格的昭示:为何“徒弟”如今级别更高?

看完故事中的对峙,你会对张正义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的个性和他的“仕途道路不够位高权重”有更多理解。

饰演女主角阿玲的文咏珊,以往最鲜明的标签似乎就是“美”。

精致好看,但《误杀2》里她全素颜出镜。

疲态尽显、素面朝天。

确实不够“女明星”,但这才是角色最需要的:时刻面对着孩子命悬一线的悲剧,这位母亲无暇装扮自己。

越“素”,越“疲惫”,就越贴近应有的角色状态。

但谁说这样的素颜不好看呢?

有温度的疲惫感,远远好过千篇一律的所谓精致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肖央,学美术出身、歌手出道,当起演员来却如此到位。

《误杀》第一部里,肖央就已经成功证明了自己出众的表演能力。

这固然是好事,但同时也是巨大的压力。

这在无形中将观众对他的期待值,拉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关口上。

意味着第二部中肖央的表演,很可能让人觉得“啊不过如此”“并无进步”或者是“如出一辙很重复没意思”。

然而,事实上,肖央的呈现依旧可圈可点。

亲情是最普世的情感之一,拨对这根弦,情绪共振力量会非常惊人。

一,“悬念丛生 情感冲击力”组合牌。

《误杀2》中解锁亲情的方式,是用复杂的本格推理和多层反转来包裹一颗至爱之心。

这依旧是一部很有悬疑色彩的影片,故事中埋了很多叙事的引线,也设置了非常多反转。

某些角色的反转、设定相对浅层、比较常规、好猜;

而电影中最为重要的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反转,也是当头一击,正中心脏,设置很“浓郁”。

用“浓郁”来形容,是因为这个反转,不仅仅存在于故事走向上的叙事层面,同时还带着很强的情绪冲击力。

影片中肖央饰演的林日朗是一位编剧,收入不稳定,妻子是补课教师,薪水微薄。

虽然物质上并不富裕,但一家三口的画风很幸福。

一家人在林中宿营,或是爸爸妈妈在场边为踢球的儿子呐喊加油,寻常细节都有温馨质感。

叫人唏嘘的是,前者以“为什么萤火虫在灯下就不亮了呢”的隐喻告终,后者在儿子因病倒下的绝望里戛然而止。

儿子病重之后,林日朗一家逐步走向绝望。

巨大的经济压力,囊中羞涩四处借钱的艰难,绝望时刻孤注一掷借高利贷的逼不得已,以及好不容易凑够救命钱之后却突然发现“(移植)心脏没了”的愤怒,情绪都很有代入感。

值得注意的是,《误杀2》中讲述上述内容的方式,是“悬念丛生 情感冲击力”的组合牌。

影片一开局,就是肖央饰演的林日朗封锁医院、挟持人质。

埋下了诸多悬念: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又是从哪里学来的“挟持绑架”技能?

此后影片在不停的反转和回溯中,一一解开谜团,同时建立新的反转节点。

比如“如何习得绑架技能”,林日朗是编剧,刚刚写完一个类似剧本,他的“习得”自然是通过大量观影(这也呼应了《误杀》第一部里角色的迷影身份)。

至于林日朗的“枪”,也是很重要的反转细节(不剧透具体如何反转了)。

从类型片悬念感的角度来说,故事有可看性;

从情感冲击力的角度来讲,父子亲情也很浓郁、动人。

二,人潮汹涌的宏大背景。

《误杀2》和《误杀1》的顺延关系,很有意思。

从角色人物、故事脉络的角度来看,这两部戏似乎无甚关联,《误杀2》完全是一个新故事。

而这两部电影的一致性,并不仅仅存在于“人员表”层面上(监制陈思诚、主演肖央等),更为核心的一致性是两部影片的内在主线:都在贫富贵贱对立群像语境下讲亲情。

《误杀》第一部中汹涌的人群,叫人印象深刻。

《误杀2》中的围观路人们,依旧是非常重要的“背景板”式角色。

某些时刻,他们是观众情绪的同步传感仪;比如得知林日朗之所以丧心病狂劫持人质是因为苦苦凑钱为儿子凑够治疗费用、心脏却不翼而飞,众人同情他甚至支持他:是可忍孰不可忍?

某些时刻,他们又是盲目压力的投射器;比如林日朗利用视觉错位营造了某种假象,瞬间让不明真相的路人对他观感大变。这种真相之外的巨大情绪变动,像极了网络上分分钟站队又反站队的愤怒情绪。

更多时候,这些“背景板式围观路人们”,构成了故事从“你/我/他”到“你们/我们/他们”的桥梁,从个体到群体性事件的蔓延。

林日朗绝望:我们辛辛苦苦工作、本本分分生活,孩子生了病卖了房子四处借钱,好不容易凑够了钱、(移植用的)心脏居然能被抢了?

而围观路人们汹涌的情绪,则是放大这种情绪的有力投射。

如果说故事中的反派群体,是一系列衣冠楚楚的斯文败类,那么“正面主角团”,除却演员表中有姓名的诸位之外,其实还应该包括这山呼海啸的“围观路人团”。

贯穿着朴素的亲情和正义感。

故事或许悲剧,而内核依旧闪耀着亲情和正义的高光,值得被看见。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