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误杀2》的优点大于缺点-
《误杀2》依旧是在“情”上最大程度与普通人相共振。
文/庞宏波
拍给普通人的《误杀2》。
相比前作,《误杀2》在主题上更加直白,主创拼尽全力同“普通人”产生情感上的共振。一方面是小人物对抗强权的故事在观点上更直接,另一方面依旧紧紧围绕着“父爱”来做情感基础。
在当下的华语电影市场,《误杀2》算得上是一部合格的作品。而且因为有前作高口碑的加持,《误杀2》的票房预期也一路看涨。只是相比前作,《误杀2》在口碑上产生了一些分化。
其中最大的矛盾点在于,虽然共享“误杀”,但和传统意义上的系列片不同,是一个全新的主人公和故事。《误杀2》改编自美国电影《迫在眉梢》,但《误杀》则翻拍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尽管主创班底最大程度保留,但是故事、人物都截然不同。
其次,作为续集电影,很多观众对于《误杀2》的期待都是延续第一部做深化。但是《误杀2》同样选择了翻拍,这也是不少观众对影片不满的地方所在。
基于这两点,让电影在上映前就迎来了第一波“黑粉”。而上映后在逻辑方面的缺憾,让电影的口碑有一些两极。
但在这些层面上的缺点并不能掩盖电影本色的优点,尤其是将故事发生地“迁移”到东南亚进一步打开了华语电影的表达空间。未来,《误杀》系列如何延伸依旧是一个看点。
1
—华语电影寻找到的“话筒”—
故事地点的“迁移”,打开了华语电影的表达空间。
和《唐人街探案》相似的地方在于故事地点的“迁移”,尽管《误杀》翻拍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但是将故事发生地迁移到了泰国。同样,《误杀2》虽然改编自美国电影《迫在眉梢》,但依旧将故事发生地放在了东南亚。
其实两部电影的原作在主题表达上都是犀利的,都是小人物对抗强权的故事。在当下的内地电影机制里,将故事的发生地“迁移”无疑是一个明智的决定。而且“唐人街”既拓宽了主创的表达空间,与此同时也保留了华人的特点。
在《误杀2》里,警察张正义在同家人打电话时还是表达了“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这样的观点。这其实也能体现出主创的野心,相比借古讽今,将故事搬在“唐人街”无疑是更容易和当下观众产生共鸣的。
相比《误杀》,《误杀2》在主题表达上更加更直接也更犀利。故事的核心就围绕着“找心脏”展开,市长儿子出了车祸急需心脏救命,而小人物林日朗的儿子同样需要心脏活命。因此,林日朗劫持医院来求得真相。真相就是挖出了服务于权贵的黑暗链条,从医院到卫生局再到警察、政府。
但《误杀2》显然不仅仅只是希望通过一个“政府腐败黑暗”的故事就此止步,电影真正的目的在于表达小人物反抗强权压制,这种在情绪上的共振是电影真正打通观众的法宝。因为“强权”不仅仅是一个具象,它可以是普通人在社会机制下所面临的种种“不公”。
从产业的角度来说,现实主义一直都是观众最迫切渴求的一个方向,因为现实共鸣才能激发电影和普通人之间的情感连接。但是想要相对自由的表达一些社会议题,但受制于一些原因就需要找到相对自由的“途径”。
将故事的发生地放在东南亚的“唐人街”,既可以保留华人的精神传统,又可以完成主创的表达自由,这的确拓展了华语电影的话语空间。
2
—情感依旧是类型片的根基—
类型片的尽头终归是要回归到“情”上。
虽然很多人认为类型片的“类型”是更为重要的,但是类型片最终延展空间的还是“情感”本身。《误杀》前后两部作品,如果要寻找连结点,就在于同样都是父亲不得已通过“犯罪”来展现父亲对于子女的爱。
只不过相比《误杀》,《误杀2》在设定上冲突性更强,简单概括就是”求死救子”。尤其是肖央饰演的林日朗歇斯底里的喊着““为什么赢的总是你们?我们一辈子认认真真工作,本本份份做人,孩子病了,却被你们像皮球一样踢来踢去。”既表达了小人物对于强权的无奈,又表达了一个父亲对于希望儿子活命的无奈。
《误杀2》里几乎每一段关系的设定都是“父爱”,这其实是略显尴尬的地方所在,因为这让电影的情感变得过于单一。比如张正义在一开场就展现了自己和女儿的矛盾、市长劫走心脏为了救儿子、林日朗释放的人质也是孕妇和她的丈夫,包括同阿虫同病房的小珊离世,也给足了父亲在门外痛哭的镜头。
一连串的“父爱”虽然紧紧围绕着电影的轴心,但是在情感上并不立体。相比《误杀》里拉韫这个人性和兽性在做挣扎的“母亲警察”的形象,《误杀2》里其实缺乏这样一个反派。即便最后市长在故事中“登场”,但整部电影依旧是林日朗的“父爱独角戏”。
但从整体来说,电影反复去刻画了一个为了儿子活命,可以去劫持甚至可以通过“死”来换得儿子活命的父亲形象,在情感上无疑能够击穿观众的内心防线。
今年从年初的《你好,李焕英》到春节档的《我的姐姐》,再到国庆档的《我和我的父辈》以及贺岁档的《误杀2》,都能看到亲情向电影在电影市场的红利。这不可否认观众在疫情后对于亲情的重视,但本质上,对于商业电影市场来说,情感共鸣是一个刚需项,亲情电影必然有广大的市场。
只是相比传统意义上的“煽情”,通过一个直接围绕亲情展开的情节,今年的亲情电影在情节上更加精巧,在类型融合上也更加合理。因为单纯的类型片本身都有自己的天花板,所以想要突破天花板的关键就在于让情感形成受众破圈。
3
—《误杀》做系列的下一步—
《误杀》系列,需要的是“告知观众”。
对于一些观众来说,对于《误杀2》的负面声音主要来自于“系列化”的问题。这个问题有两个,一个是作为续集,主人公和故事完全割裂,没有任何联系。这让很多观众质疑为何要借靠“误杀”这个IP。另外一个是,《误杀》本身是翻拍片,而《误杀2》却依然没能实现“原创”,翻拍了一个美国电影,却依然是作为一个翻拍自原作是印度电影的续集。
尽管主创团队对于这一选择进行了解释,但很显然依旧有不少观众并不买账。尤其是因为这样的负面评价,已经影响到了对于电影内容本身的评价。《误杀》的系列开发的确和传统意义上的系列化所不同,但并不代表这种选择是行不通的。
如果《误杀》依旧会延续做系列,依旧选择再翻拍一部外语片,那么在“告知观众”上就要做出一些努力。比如《误杀》整个系列的基础设定如果明确是会不断翻拍一些高分外语片,但是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编。以唐人街华人为故事核心,以小人物反抗不公为主线,以亲情为情感。在告知观众的基础上,观众基于这样的影片认知就不会在一开始就出现如此两极的评价分化。
虽然原创是电影的基础,但是翻拍并不意味着就是原罪。即便是翻拍,即便将故事放在了东南亚的唐人街,《误杀》系列依旧要进行大量的改编来适应当下内地电影的体制以及观众的审美。比如《误杀2》仅仅使用了《迫在眉梢》的一个基础设定,在整个故事的展开上进行了非常多的改编。
但如果在告知观众上选择“暧昧”,既希望共享《误杀》这一IP基础,又希望不断延伸和开拓故事空间。那么必然会引发不少观众的不满。因为当一部电影足够下沉之后,系列电影对观众的购票驱动力就必然会收到前作的影响,《误杀2》的确是借靠了《误杀》的口碑红利,但如果有《误杀3》,是否会因为《误杀2》的“不告知”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呢?
此外,《误杀》里李维杰的人物关键词是“影迷”,整个犯罪动机实际上是基于大量犯罪片知识,通过蒙太奇的手法展开。这种设定是可信的,也让一个小人物父亲显得更加立体。但是《误杀2》里林日朗的人物关键词是“编剧”,整个犯罪过程实际上在逻辑上是存在漏洞的,这让整个剧情在一些细节层面是存在不足的。
“误杀”的巧妙就在于“误”,但如果《误杀》依然会延续系列,那么主人公在逻辑上就需要更慎密。
但总体来说,通过迁移故事发生地拓宽华语电影的话语空间,以及强化情感共鸣来让类型片进一步破圈,都是这部电影的优点所在,也是值得鼓励的。而在一些缺点上,电影依旧有弥补的空间,而非设定上严重的错误。
©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