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没想到,这部电影这么好看!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1-16   浏览次数:136

昨天去看了《爱情神话》,很喜欢,可以说是国产电影中很少见的一款。

首先,它是城市的。其次,它是喜剧的。再次,它是中年的。最后,才是爱情的。

这几组关键词,组合起来没有那么容易。但这部电影完成得很不错,轻盈、自如,颇有一些欧洲电影的风采。

先来聊聊城市。

城市有好多面向,可以容纳各式各样的故事,比如最近刚看了《倒数时刻》,那是一个发生在纽约的故事,关于拼搏,坚持,自我实现。城市(特别是纽约)是这个故事的一个重要背景,别的地方,承接不了这样的故事。

但,除了这种高度浓缩化的城市生活,还有日常生活。把日常故事讲好,是另外一种路数,它需要更多细节和滋味。候麦的电影是一种,《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是另一种。

《爱情神话》好像结合了这两者,古怪又融洽。首先,城市生活是疏离的,在候麦的故事里,人物发生关系,很多时候就是陌生人偶遇。《爱情神话》既有这种现代都市的一面,同时又有市井邻里的那一面。我蛮喜欢开头一段:老白做完早饭,出门买裤衩、买菜,去儿子的咖啡店聊两句……一番走动,非常顺畅地交待了老白的生活环境和氛围——一种悠闲舒适的城市生活。

但其实,这并不符合我们大多数人的经验。我们和邻里不熟,我们从没有在一条街上生活得足够久。我们也很难再有这样的居住方式了,新式小区和这种街面住宅所形成的生活节奏,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这部电影呈现出来的城市空间,和外滩所代表的城市空间是完全不同的,它是更复古的,更有人情味的,同时也是更缓慢的。

于是,好像也只有在上海的中心区,这种有钱有闲又文艺的老街上,才能发生这样的故事。

可以说,这种慢调的,不慌不忙的城市生活,本身也是一种神话了。能拍出这种可能性,蛮好的。

再来聊聊喜剧。

引人发笑是件很难的事,我不知道导演做对了什么,观影过程中,我几乎笑个不停。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这种暗戳戳的反讽,以及豆瓣风的生活方式很戳我,另一方面语言似乎也有加成。对了,这是一部讲上海话的电影。上次看到这么多上海话,好像还是《罗曼蒂克消亡史》(我也很喜欢)。

上海话确实有一种自己的腔调,这是和他们的生活搭配的,说起来比普通话要鲜活多了。其中有一句台词,是老乌说老白的画展干脆就叫“白辛苦不辛苦”,这样看一点也不好笑,但在那个情境里,把我笑坏了(当然,也可能是我笑点低)。

再来聊聊中年。

对中年生活的处理,是这部电影最有意思的地方。中年,在中文互联网上,是一个超级负面的词汇,它和油腻,和悲惨联系在一起。关于中年的电视剧,无一不是苦哈哈的,婆媳矛盾,亲子矛盾,婚外恋,工作压力,意义感丧失,几乎是惨中之王。当然,这也是真的,中年大体是涩的,但没必要完全是哭丧的。

《爱情神话》里的中年人,终于解脱了。当然,这个解脱的现实基础,是因为他们都是上海本地上,有房有钱。我不知道,这一点会不会被有些人揪住发难。但这是没办法的,这样的生活,就是需要这样的经济基础来支持。

但,即使是这样的物质基础,还是会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有些人,即使生活无虞,还是会有更大的欲望,但在这个故事里,人物所呈现的面貌是小资的,但不是中产的。他们不谈房产,不谈投资,不谈创业,反而画画、看话剧、看电影、喝咖啡……没有那么慌忙和不安。

即使是死亡,在电影中处理得也很轻盈。总之,这部电影给出了一种很少见的中年叙事。

最后聊聊爱情。

朱天心有一本书叫《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讲得是中年人的爱情永远不可能像年轻人那样充满希望、光彩夺目,相反它往往是晦暗的、不堪的。但《爱情神话》显然不是这样,它平衡得很好,一方面,中年人之间都是直球,第一晚该睡就睡了,但是,情感递进又是非常纯情的。

虽说电影名叫《爱情神话》,但爱情并不是电影最核心的东西,电影讲到最后,爱情也还没真的展开。它只是截取了一段老白、老乌及三个女性这一段时间的生活。

看起来算生活流,但叙事线索又很清晰,一条是老白的画展,一条是老白和李小姐的爱情萌芽,节奏很好,轻松自如。

另外,这部电影让人耳目一新的原因,可能也在于导演的女性视角,这里面的男女人设,其实和很多典型的爱情电影是很不一样的。不存在男强女弱的形式,电影的那个核心故事,老乌所讲述的一个年轻男学生和一个成功女演员之间的故事,也很妙。

你简直不敢相信,一群中年人,还相信爱情。但,这难道不好吗?太好了。

Ps.你看了吗?

- 感谢关注 -

魏小河

(读书、电影、生活)

微博 | @魏小河

B站 | 魏小河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