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衣柜里的冒险王》两位理想家的叙事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1-11   浏览次数:170

引子:一次理想冒险中的民族元素拼贴。

冒险题材的影片早在电影诞生之初就是一类颇受观众喜爱的影片类型。不论是最早的科幻冒险《月球旅行记》,还是重在民族纪实的《北方的纳努克》,其中的冒险因素带来的猎奇和未知探索的心理是早期吸引力电影获得青睐的重要原因,也是今天作为一大影片类型长盛不衰的心理动因。《衣柜里的冒险王》全片以冒险为主线,讲述主人公阿贾在印度孟买和法国巴黎间充满戏剧性机缘巧合的经历,其中糅合的印法两国各类元素让影片产生明显的民族文化碰撞,油然而生一种电影的“全球化”倾向。而影片近乎完美的“治愈系”走向也让电影充满了理想化的色彩。

一、内聚焦视角,理想化的经历

影片的铺陈基本由主人公阿贾一个人完成。少管所中,阿贾面对三个问题少年就像在面对曾经的自己。为了让少年迷途知返,阿贾借自己的经历为之灌输人生鸡汤:丰富自己,找到人生的方向。在阿贾的叙述中,一切都充满了他所说的机遇和巧合:来到巴黎遇到一见钟情的美国女孩,随即搭讪成功获得女孩芳心;约会前夜却在睡梦中被送往英国,在英国被当成偷渡者进入救济站;救济站平时关闭的大门在阿贾多行善事后奇迹般打开,恰好藏在当红女演员的行李箱中来到罗马;自己写的故事被女演员看中得到10万欧元,顺便帮女星和前夫复合;顺利从海盗手里抢回10万并发给难民;回到巴黎宜家取回母亲骨灰碰到美国女孩和未婚夫;回到印度教书办学也最终吸引美国女孩的追随抱得美人归。

过于完美的经历和恰到好处的转场却让人不得不注意到其讲述背后逻辑上的漏洞,主人公每一次在面对困境时都会出现贵人或转机帮助其完成这理想化的旅程:宜家的工作人员在第一次没有发现有人藏在家具里后,在搬动家具时依旧没有发现重量上的差异;托运重量没有发现异常不说,飞机行李仓内狭小的空间也没有让阿贾有生命危险;女星对一个擅自闯入的难民竟然如此宽容,和他一起坐在沙发上谈艺术;在身边有电话能通话的情况下第一反应不是求救而是给女孩打电话道歉;再次回到宜家竟然还能碰到女孩和她的未婚夫……这些情节传奇而惊险,但已然不能用巧合来解释。

因为影片辗转多国场景,每一次主人公的离开都需要动因。而影片的冒险基调让支撑阿贾行动的内因颇少,除了决定去巴黎和决定回孟买以外,阿贾行动线的控制权均不掌握在自己手中,也因此外部推动力成为情节行进的主导,必然需要事件刺激情节的推动。如此后果就是过分依赖所谓的巧合和机遇,安排一切奇异的、理想的事件,只为了制造偶遇和单纯扁平的冲突与人物,开头为了带母亲还愿的动机也在巧合中被忽略了。而同为冒险类影片《阿黛拉的非凡冒险》在内容上就显得更加丰富合理,阿黛拉的行动内因随着环境和情节的推进发生改变,最后实现一以贯之的目标——给妹妹治病。

二、零聚焦视角,理想化的民族碰撞

影片导演是《衣柜里的冒险王》的第二位讲述者。作为架构影片的全知视角,导演基于法国和印度的故事架构,把印法两国的标志性元素植入其中,在视觉空间上呈现出对两国地理空间的突出和区分。在景观设置方面,对于阿贾身为底层人物所在的印度地理空间的呈现,影片选择了孟买贫民区作为背景。标志性的拥挤街道、混乱的贸易市场和劳动人民居住的低矮简陋的房屋,房屋内杂乱的陈设,都在暗示阿贾卑微的出身和身份。而到了巴黎,埃菲尔铁塔是必不可少的巴黎标识。

不论是鸟瞰镜头、环绕镜头,对浪漫爱情的理想化展示,还是人们谈话涉及的话语,巴黎被展示为浪漫、爱情邂逅的代名词。在民族元素的使用上,印度传统文化中的守护神——牛的形象屡屡出现。阿贾代表着印度文化去到欧洲,在冒险的途中也有牛的出现,并且和他产生了对话,达成了一种文化交流的效果。再者影片的配乐也多是印度风情,带有印度特色打击乐、西塔琴等乐器音色的出现即使在秩序化文明化的欧洲也时刻彰显着热带文化的热烈。片中阿贾身着亚麻西服,头戴草编礼帽,很典型的热带服饰,与欧洲国家的衣着风格也不尽相同,提醒着观者其外来者的身份。在电影风格的呈现上,影片保留了印度宝莱坞式的歌舞元素和些许传统的“马萨拉”电影风格,并把它移植到欧洲文化中。

在英国边境管理办公室里,一个典型的欧洲白人男性审问阿贾,一言不合就开始了唱歌跳舞,进而带动了办公室里其他的工作人员,阿贾反而没有几句台词和镜头。在罗马和女明星相遇后,在装潢后现代的、灯光前卫的、上流社会人物出入的酒吧里,音乐却是非常民族化的印式舞曲,歌词也使用了印度语。阿贾跳的舞蹈也是印度舞步,甚至法国女星也在最后加入进来在酒吧一起共舞了这支印度舞蹈。虽然民族文化的交流是导演想要呈现的一个特色,但是把元素直接放到电影中进行拼贴却一点都没有达到理想中交流的目的,反而充满了违和感和刻意而为的怪异。导演的理想化组合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影片《衣柜里的冒险王》套用了冒险题材的类型化情节模式,充满了惊险和未知元素,同时考虑到国别特色,使用了不同民族文化的元素做了拼贴。只是二者似乎都没能做到很好的融合,在影片所宣传的“轻松一刻”效果过后未能留下更多的影响。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