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典籍里的中国》:李时珍弃文从医,生前未看到《本草纲目》出版-《典籍里的中国》自上线以来热度就一直居高不下。不同于其他综艺节目周播的播放模式,虽然有观众不停地在“催更”,但节目组仍在以“月播”的模式精雕细琢,势必要一出手就惊艳全场。
采取“月播”的模式来精心打造一档节目,这一方面是由节目的定位决定的,另一方面也与典籍的特殊性有关。
从节目定位来说,《典籍里的中国》主打文化牌,是央视对标《国家宝藏》、《朗读者》等打造出的精品节目。
节目须得雅俗共赏,同时也要尽可能地吸引到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的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以此来实现以一档节目来传播中华文化、民族精神的目的。
而从典籍本身来说,中国浩如烟海的典籍既给节目组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但也加大了节目制作的难度。
从前期的选典到之后对典籍的学习再到最后的节目编排,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因此,每一期节目播出的背后都是制作人员们不断地调整和完善。
《典籍里的中国》第四期聚焦《本草纲目》,以一部医书抒发作者李时珍格物求真的精神,以著书立说之艰难重刻一代大家的风骨与品性。跨越百年,我们用科技为李时珍圆梦。
1、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节目开头,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借蒋兆和先生为李时珍作画引出了李时珍其人。
建国后,应莫斯科大学之邀,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特请现代人物画领域的大家蒋兆和先生为李时珍与祖冲之作画。
莫斯科大学校舍建成在即,学校想要在走廊里悬挂一些世界著名科学家的画像,在中国科学家中选中了李时珍和祖冲之两人。
蒋兆和结合《本草纲目》一书以及李时珍的人生经历,画出了极具人物特点的李时珍画像。
这幅画像和牛顿、哥白尼、居里夫人等科学巨匠的画像一起悬挂在了校舍中,成为了中国科学家的代表。
而在中国,这幅画像也一直流传下来,最终成为了人们对李时珍的初印象。
虽然百年后,随着西医的传入,传统的中医乃至中药渐渐式微,李时珍和《本草纲目》也逐渐成为了历史课本中的一个简单的知识点。
但在医学界,《本草纲目》依然是东方药学巨典,其中记载的药物和药方对我们当今的生活仍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典籍里的中国》介绍《本草纲目》,我们今天重读《本草纲目》,恰恰是民族自信心最直接的体现。
恰逢新冠疫情肆虐之际,在西方民主自由的思潮入侵我们思想之时,《本草纲目》所代表的中医学、中药学的崛起,与中国的崛起同步,佐证了中华文明的悠久与厚重,也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强大生命力。
李时珍出生于明朝正德年间,其祖父、父亲都是当时的名医,父亲李言闻曾任太医院吏目,医术极高。
出生于医药世家的李时珍自幼就对中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父亲李言闻深知学医的辛苦,再加上当时医者地位低下,因此父亲并不赞成李时珍学医。
大抵名留青史的人物总要经历一番波折才能抵达成功的顶峰。李时珍科举屡试不第后,终于求得了父亲的同意,开始一心一意地专研医学。
从此,中国历史上少了一个籍籍无名的孔乙己式秀才,多了一个世界级的科学巨匠。
在父亲的支持下,李时珍通读古籍并深入民间进行实地采药考察,“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足迹遍布了大半个中国。
最终,李时珍以宋代唐慎微的《证类本草》为蓝本,用纲目体系为药物分类,写下了这部医药并重、特色鲜明的理论巨著。
《本草纲目》全书共五十二卷,采用了“目随纲举”的编写体例,集明以前本草学之大成,开创了历代本草药学的先河。
书中共记载了一千八百九十二种药物,并附药方一万一千零九十六首,药图一千一百零九幅,以详实的记录为后代医者行医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对于我国药物学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得益于李时珍的博采众长,在此书中,李时珍突破了传统的药物分类方法,按照不同药物的特点,逻辑清晰,由大及小地对药物进行了分类,确立了本草学新的分类范式。
也由此启发了西方生物学的分类,到了近代,甚至被西方生物学家达尔文奉为圭臬。
“踏万水千山,穿风霜雨雪,历寒来暑往,守一盏孤灯”,李时珍视医学为信仰,所以能化苦难为动力,以坚韧不拔的意志著书以泽被后世,护佑苍生。
2、身如逆流船
在本期节目中,节目组采用了“时空双向互穿”的呈现方式,以李时珍的一生为主线,以“行医难”、“著书难”、“出书难”为三大主题,深刻地再现了李时珍逆水行舟、锲而不舍的一生。
与之前几期节目不同的是,在本期,撒贝宁并不是与李时珍直接对话,以李时珍的视角来描述《本草纲目》的成书过程。
而是与李时珍次子李建元一起,以旁观者的身份来重读《本草纲目》、重读李时珍。
在这一过程中,李时珍作为一个医学家的形象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观众带入李建元的视角,则更能体会到父子之间于无声处的感情表达,这种大爱与小爱交织的表达方式,也让不少观众不禁潸然泪下。
在“行医难”的故事单元,少年李时珍尝尽了患病的艰辛,于是立志要成为一个医者治病救人。
但父亲无情地拒绝了他的梦想。然而,这并非当下父母对孩子的苛求,而是出于一个父亲对自己孩子的珍视和爱护。
李言闻狠心斩断李时珍的梦想背后,体现了如山般的父爱,也从侧面展现了学医的艰辛。
救死扶伤容易,难的是一辈子救死扶伤。
李时珍于童年、少年、青年时期三次恳求父亲,最终立誓这才换来了行医的机会。
在戏剧表演过程中,演员眼含热泪讲出:“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时,我们看到了那个一片赤诚的青年,又仿佛透过他的乌发看到了他的垂垂老矣,看到了他饱经风霜的眼。
而在“著书难”部分,通过李时珍随父亲在蓟州出诊时屡有抓错药的事件,引出了李时珍著《本草纲目》的始末。
在这个部分中,行医之难以另一种方式展现了出来。难的是社会现实对于医者的怠慢,难的是医药学理论需要不断的发展。
李时珍以大医之心在征服一座高不可攀的山峰,他是先行者,因此注定孤独。
等到书籍编撰完成,李时珍已经满头白发,这部耗时三十年的鸿篇巨著并非一问世就备受瞩目,而是面临着刊印困难的尴尬局面。
“晬然貌也,癯然身也”,一生从未求人的李时珍为了多年心血能刊印出版,真正的造福百姓,不得不苦守在别人府门外,千里求序。
在这时,“行医之难”的难有了更深刻的意味,这意味着李时珍放弃了功名利禄、意味着李时珍不得不走遍山野饱受风霜雨雪之苦,更意味着李时珍要放弃他的一身傲骨,向现实屈服。
而在这一刻,我们似乎才能感受到其父李言闻看着那个踌躇满志的青年时眼中展现出的欣慰与矛盾。
历经世事的李言闻为有这样赤诚的儿子而骄傲,同时也为儿子日后坎坷的人生而担忧。
3、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本草纲目》能一代代流传下来在于该书科学性与文学性并重,而李时珍之所以备受尊崇则在于他既有勇攀高峰的决心,又有大医精诚的大爱。
他兼具科学家的冷静睿智与医者的多思多虑,一路走来,虽历经千难万险,但其志不改。
深受程朱理学影响的李时珍将儒学“格物致知”的精髓贯穿到了他行医的始终,也充分体现在了《本草纲目》的编纂过程中。
“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李时珍利用儒家格物致知之法,通晓了万事万物之理的真正内涵,并将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一代代的传承了下去。
也正是在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精神的影响下,李时珍将责任与使命担在肩头,以儒者的执着与坚定在行医的道路上叩开了科学世界的大门。
“格物明理著本草,济世寿民佑苍生”,自神农氏尝百草开始,中国医者的形象就定格成了拯救万民、敢于担当的勇者形象。
李时珍放弃科举转而求医,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入世。后有鲁迅弃医从文,以此来挽救国民,而在李时珍的时代里,“弃文从医”或许能给百姓带来更多的希望。
“寿国以寿万民,寿万民以寿国”,李时珍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何谓“苍生之大医”,这种医术与医德并重的传统也是我们一代代传承的医者精神。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从来不是一句空谈,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对生命充满尊重,同时也始终有人前仆后继、历经艰辛,在践行着自己的誓言。
百年前的李时珍为《本草纲目》献出了自己的一生,但最终却没能看到《本草纲目》刊印出版。
如今,我们带李时珍穿越时空,让《本草纲目》呈现在李时珍眼前。
节目的最后,李时珍的扮演者王劲松老师跟随撒贝宁看到了自己的作品。
当他颤颤巍巍地捧起这本书,说出:“能把《本草纲目》捧在手里,这一刻,我等了一辈子”时,李时珍穿过百年渐渐与王劲松融为一体。
逆流而上的艰辛都变成了此刻的欢愉,对于品行高洁的李时珍来说,生前的富贵不重要、死后的声名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本书是否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重要的是这本书是否能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而《典籍里的中国》要做的就是将这些鲜活的历史、这些厚重的典籍、这种震撼人心的力量送到每个人面前,根植进每个人的心里。
百年风云变幻,虽然脚下大地已经换了时空,但我们何其有幸能与先贤一起仰望同一片星空,一起观赏同一轮明月,一起传承同一种精神。
©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