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异性之间有纯友谊吗?高圆圆“男闺蜜”:有,我和赵又廷也是朋友-你能接受恋人有异性知己吗?
据报告显示,74%的男性与77%的女性拥有异性知己。
从这份数据中不难看出,大多数人,还是比较介意异性知己的存在。
主持人大左讲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曾有人问过他,做高圆圆的“男闺蜜”,赵又廷不会因此吃醋吗?
大左回答到:
“最好的办法就是,跟男方也成为最好的朋友,成为朋友的话,可以减少很多的麻烦。”
不得不说,大左的办法,极少数人可以办到。
毕竟你想“买一送一”,也得看看对方是否需要你这样的朋友,因为你无法保证,人人都是“赵又廷”。
“没有异性知己怎么可能,但如果男朋友介意异性知己,就必须让异性知己靠边站,身边的位置要留给合适的人。”
“异性知己是比朋友更好的友谊,但是发展不到爱情。”
乃万和阳离子的发言,其实就是大多数人对异性知己最直接的描述:友达以上,恋人未满。
但是,说是恋人未满,谁知道哪一天,“恋人值”在不经意间就满了呢,而到了那时候,两人之间又该以什么样的身份相处?
想到知乎上,有网友提出“如何看待恋人的异性知己”这个问题。
一位网友的回答,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在他看来,所谓友达以上,恋人未满,暧昧不明,藕断丝连,其实就是某种意义上的“精神出轨”:
“没打扫屋子就请客,这种人,就别留着过年了。”
同理,别用“知己”的身份,霸占着本该属于恋人的一切。
朋友就是朋友,恋人就是恋人。
从来就不存在中间地带。
经常上网的人,应该都有刷到过这种句式:有一种友谊叫XX和XX。
最常说的,便是李大仁和程又青。
但事实是,李大仁和程又青在故事的最终,还是从朋友,变成了恋人。
类似这样的故事,不在少数:
《老友记》中的瑞秋和罗斯;
《生活大爆炸》里的佩妮和莱纳德;
《大江大河》里的宋运辉和梁思申;
上大学时,乔丽娅有一个“男闺蜜”,和李大仁很像。
两人之间的关系,好到乔丽娅只是看了对方一眼,对方就能够接受到乔丽娅眼神中所释放出来的讯号。
然而,这样心领神会的友谊,并没有持续多久。
遗憾的是,乔丽娅对他并无朋友之外的情感,以至于在听到表白的那一瞬间,她不知如何作答,却也不想找借口逃避。
于是,乔丽娅失去了一个朋友。
从那以后,乔丽娅不再相信所谓男女之间的友谊。
因为在她看来,这种看似单纯的关系,实则特别危险:
也许在你自己都还没有意识的时候,你已经不受控制爱上了对方。
深以为然。
异性之间,我们或许可以控制朋友的界限,却无法控制彼此之间的火花。
而这样的火花,一旦产生,就会一发不可收拾。
最终等待它的,不是成为恋人,便是成为陌路人。
诗人顾城在《避免》里写到:
“你不愿意种花,你说,我不愿看见它一点点凋落,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的开始。”
像不像那些,为了避免朋友变成恋人,为了防止友谊变质,从而杜绝伴侣与异性来往,禁止言语上有过多交谈的人?
要知道,大多数人之所以会排斥异性知己,根本原因不在于“异性”。
“我觉得,可以有男闺蜜的存在,但是我就是会分清界限,特别是有了男朋友之后,我会让我的男朋友有安全感,会让他知道,男闺蜜只是我的朋友,我不会因为他抛弃你。”
归根究底,不愿接受异性知己,其实是不愿接受异性之间,拥有逾越边界,丢失分寸感的关系。
说一个我读者的故事。
前些日子,小秋和男友分手了,理由也是因为异性知己。
两人刚在一起一个月时,男友就曾和小秋坦白到,自己有一个超过十年的异性朋友。
当下,小秋还未说什么,男友便对小秋说到:“你别问我你们两个之间选谁,我肯定会选她,毕竟我们认识这么多年了。”
一般人听到这样的话,心里难免都会有点膈应。但是小秋不一样,在她看来,男友是个有情有义的人,而且只是朋友,没什么好担心的,自己应该相信对方。
他们之间有着一种无形的默契,谁都无法介入其中,包括小秋。
甚至于,当小秋和男友约会时,男友也会叫上对方。
记得有一次,三个人一起吃饭,结束时,男友去了厕所,对方自然地拿起男友的钱包去买单。那一刻,小秋感觉自己是个局外人,是这段关系里的“第三者”。
于是,她没有和男友说一声再见,赶在情绪失控之前,落荒而逃。
在信的末尾,小秋这样写到:
“分手一个月后,他才告诉我,其实对方是他多年爱而不得的人,虽然两人没有在一起,但想着能够以朋友相处,离她近一点,也是好的。”
现实生活中,类似这样的故事太多了。
明明有着爱人,却打着“朋友”的幌子,偷偷爱着别人。
自以为深情,其实是自私。
节目采访时,乃万再次谈到异性知己:
“我对我的男闺蜜有分寸感,我的男闺蜜对我也有分寸感,那我们之间,绝对不会有什么越界的事情,这样子的话,是合理的。”
能否接受异性知己,关键在于,双方之间是否存在必要的“分寸感”。
而这“分寸感”,也是你给予伴侣的绝对“安全感”。
有了这样的“安全感”,又有谁会去计较异性知己呢?
所以请记住,
任何人,任何关系,
一旦丢了分寸,便不再美丽。
©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