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解读经典电影《无间道》,3个关键词:矛盾、选择和代价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1-20   浏览次数:168

哪部香港电影对70、80后影响最大?我猜应该有铜锣湾扛把子星爷的喜剧,林正英的僵尸片,这都是我们童年的经典。但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如果要跟一个刚爱上港片的朋友推荐香港电影,你大概率会提起的是02年的无间道。

好多人对它的评价是很容易看懂,可回头一想,好像又没懂,反正一个词形容就是耐看。什么叫耐看呢?无间道的场面并不大,要说它讲枪战,全篇枪战不到一分钟,要说他讲警匪,可警匪的场面戏也没几场。小编不才分享三个关键词:矛盾、选择和代价。这三个词层层递进,先说第一点矛盾,观众喜欢看矛盾冲突,但矛盾不代表黑白绝对分明,胜负完全对立,烂片生怕观众无法区分,谁是好人,谁是坏蛋,高级的矛盾冲突是细腻有戏,话中有话,因为观众不傻,都知道人性有复杂面,无间道没有回避这个问题,每一个角色,每场戏,甚至每一句台词,都充满了极具张力的矛盾。

一开场,三合会老大韩琛辩说:算命的说我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我认为出来混的是生是死要由自己决定,路怎么走,让你们自己挑啊。一句路怎么走,你们自己挑。刘建明用了一颗子弹回应了这句话。

在说那场警匪双方发现互有卧底的高潮戏,剧情在构建矛盾,表演在托举冲突,键剪辑在加剧张力,剧组用尽了一切能够给观众营造紧张观影心理的细节,制造了一场酣畅淋漓的高级冲突。

如果制造矛盾,算第一部无间道已经领先了同级别电影一大步,它的第二部更为关键。面对矛盾,我们必须做一个选择,在戏剧目的上选择被称为角色的戏剧动机,你可以简单理解为角色遇到困难时,他该怎么做下一个动作,观众最喜欢看电影中的角色做选择,但高级的选择并不是简单的拍拍脑袋二选一。

好比片尾卧底林家栋枪杀了陈永仁这场戏,刘建明遇到了这一幕,接下来他该怎么办?按理说,陈永仁没了,刘建明最大的威胁被彻底解除了,他本可以高枕无忧,但就在电梯关门的一刻,他露出了全片中最为凶狠而复杂的一个眼神,这就是他的选择。

接下来,昏暗中的电梯井内几声枪响,刘毫不犹豫地枪杀了刚救他的一名卧底同伴,观众懵了,但立马好像又看到好像接受了他的选择。这个选择随着急速下落的电梯和枪响让刘建明堕入了他一直都想逃离却又主动沦陷的无间地狱。

电影开篇写道,八大地狱之最称为无间地狱,为无间段遭受大苦之意。有人说刘选择开枪射想灭口,好让自己的升职之路再无障碍。但我想问灭口何必这么快?何必选在电梯?何必在警察的重重包围之下?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更愿意相信这一枪是他为陈永仁开的,他俩虽是相杀的对手,但更是相爱的同道中人,只不过这种爱藏得太深吧。当然,每一位观众都有自己耐人寻味的解读,这正是这部电影的经典所在。

更经典的是下一个关键词选择之后的代价,就是观众最不易察觉却在潜意识中最能够感同身受的部分。记得电影开场的桥段,导演通过对比剪辑,让年轻的陈永仁蓦然回首,而刘建明此刻的眼神也值得玩味,开场戏不难看懂,技巧上也算不上有多传神。

可全片结尾经历了十年炼狱般煎熬的刘建明说出了一句:我想和他换。观众似乎才体会到当初的选择,原来有这么大的代价。电影对代价的传递为什么能让我们印象深刻?

回到开场问题,如果别人问无间道的故事,你看懂了吗?我们虽然被他的故事夹在难懂和易懂之间,但我们并不排斥,更不讨厌。注意这里说的,我们更多指的是70、80后的影迷,因为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正是我们这帮人初中、高中或者大学毕业,在或者刚刚在社会上站稳脚跟的人生关键期。

这个时期有个特点,我们都忽视了选择的代价,或者说压根儿没有想过,原来选择是有代价的,从某个角度来说,也算我们的至暗时刻,我们面对的恰好正是对人生定位的难和易,对未来选择。虽然不能把话说死,但无间道的问世,正好在这个方面填充和代替了我们对以上问题的反思和追问,所以年轻时不敢做选择,但又有几个人在选择之前就能掂量选择之后所要承受的代价?

我个人认为,无间道并非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警匪枪战片,他是一个披着商业外壳却讲述着人生哲理的文艺片,这也是他雅俗共赏的原因。无间道当年在市场方面以5500万票房碾压同时期的200万香港平均票房,在行业内它几乎横扫了当年金马、金像所有大九瓣儿上,有上百万人给出了9.2的高分。电影被好莱坞买走翻拍权,美版的无间行者拿下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四项奥斯卡大奖。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