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聚光灯之下,贾樟柯飘了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1-11   浏览次数:197

马峰开场就歌功颂德,贾平凹对自己的女儿贾浅浅展开了教书育人,余华止不住的说自己文化馆往事,梁鸿在教自己的儿子学说河南方言。这会儿再来个莫言说一说自己与饺子的故事,这部纪录片差不多就齐活了。然而莫言好像并没有出现,至少在成片中没有出现。如果我说这是一部著名导演的纪录片作品,你会想到谁,你不会想到谁。如果我说这个导演一直以来致力于将普通人的生活传送到荧幕面前,你会想到谁?我现在说这是贾樟柯导演作品,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张开你的嘴?

别着急闭嘴,这就是《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这部纪录片带给作为观众的我的第一印象,同时也是这部贾樟柯创作的纪录片给我的一种非贾樟柯的印象。对于这部纪录片我并非想用排斥的语气来谈论,我只想表达一下观后感,而这样的观后感,显然并不正面。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是一部讲述乡村文学的电影,然而却用一种名人背书的方式来作为内核主旨,这是让观众没法接受的。观众眼中贾樟柯的本片并不是几个成功的文人能够书写得了得。用一种最为贾樟柯的方式来书写乡村文学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农村的那些心怀文学梦却在文学之路上受尽坎坷也难获成功的人来证明。这才是真正的贾樟柯电影。

或许他们并没有像片中的这些时代的骄子那样成功,但是他们的心中依旧是有着这片乡土情,依旧是怀着一种文学梦。他们是广大农村普普通通的农民,他们没有光环加身,没有俯视的地位,更别说是具有着全国的影响力等等。他们看到的乡村或许才真正叫做文学。

然而贾樟柯并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在了自己所熟悉的人身上,而是用名人背书的方式,试图引导观众来接受这种自己所厌恶的价值观。余华,马峰,贾平凹,梁鸿真的能代表乡村文学吗?这个答案没法肯定,但很是值得商榷。在这个问题的背后,我们需要怎样来看待乡村文学,这是首要问题,但是本片中却没法通过这几个名人给出准确的答案。

贾樟柯了解的乡村是什么?这个问题很多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他之前的作品来找到答案,《站台》中的乡村是一种期待与祝愿,《小武》中的乡村是一种隔阂与破败。而在《三峡好人》中,乡村代表着一种无处安放的情感,更是一种顷刻间就会消亡的回忆瞬间。而在本片中,乡村代表着什么?对于马峰来说,代表着自己创作的源泉,同样的代表意味更是贾平凹,梁鸿等人的观点。余华的海盐县其实并不属于农村地区,而他的故事不过是讲述了自己的青年时代的一种经历,大体上与文学能沾边,但乡村可能相距甚远。

然而贾樟柯用这样的方式来让这几位文学巨擘来讲述属于自己青年时代的故事,但他们的故事却没法得到更多人的认同了。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自然不能对那个充满机会的时代表示一种认同,这是客观存在的,然而通过一些成功者,我们可以窥探出那个时代对于机警的人来说代表着什么,然而对贾樟柯来说,那个时代的自己需要记录的并不仅仅是这些机警的,可以抓住时代机遇的人。更多的是那些没有被时代记录着的,没有机会甚至没有前途希望却依旧坚持着自己的人。这些人我们可能不知道他们的姓名,但我们需要他们的故事来照亮当代的自己。照亮那些需要在乡土中寻找文学土壤的人。但是很遗憾,贾樟柯并没有在本片中展现“路人”。

成功者在讲述自己的过往的时候,总是能找出一些高光时刻来作为回忆的调味剂的,但是失败者甚至没有机会站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一个又一个成功者占据在镜头前表现着某种风轻云淡的姿态来教导芸芸众生做一个怎样的人的时候,作为观众,我更愿意听一听那些没有被时代大家记录的那些人,他们平凡的故事。他们才是乡村的基石,更是一些像很多普通观众这样简单的人。

我们不需要从贾平凹那里找到做人的标准,更不要从余华那里寻找一些陈旧的段子来作为消遣。梁鸿的儿子会不会说方言与梁鸿的家乡河南并没有特殊的关联,而马峰所工作过的贾家庄更不是中国乡村文学的根源。我们需要什么?我们需要时代记录那些被忽视的人群,这本应该是贾樟柯最擅长的一面,然而在这部纪录片中,我们看到的是贾樟柯用最不“贾樟柯”的方式为观众展现了一幅华美的画卷,这是不是一部让贾樟柯感觉到满意的作品,观众们会用自己的打分去判断。

没村庄,少文学,他们的成长经历并不代表全中国的乡村文学,更没法代表新中国的时代变迁。生活从来都是大众构成的,而少数的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除了讲述成功学之外,并不能让人感觉到亲切。

……

你好,再见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