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拿下一个冠军,不意外,它的路没走完,走好5步,系列票房超100亿-
但它的路还没有走完。
在不久前,这部电影的续作——《长津湖之水门桥》也正式官宣了。
《长津湖》虽然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战争片,但它总归是不完美的。
看到《水门桥》官宣,皮哥多了些期待,毕竟在前作基础上,续作有很大的改进和处理空间。
01、为什么是水门桥?
《长津湖》讲清楚了之前很多抗美援朝题材影片没有讲清楚的战争动机问题。
从个人小处着眼,“这场仗我们不打,我们的下一代就要打。”
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两句话。
在这点上,皮哥觉得《长津湖》做到了目前最好。
但到了《水门桥》,整部电影的核心问题就不再是“为什么抗美援朝”的问题,而是“为什么要打水门桥”的问题。
家国情怀的宏大叙事,在《水门桥》中应该要有所收敛,故事的聚焦之处,应该完全围绕“水门桥”这座桥进行。
讲清楚了这个原因,《水门桥》的故事才会有底气,观众也才能看得更加信服。
水门桥位于长津湖古土里以南的6公里处,同时,这座桥也是第九兵团阻击美军的最后一个绝佳地点。
水门桥桥下是悬崖峭壁万丈深渊,美军想要撤退至兴南港,这座桥是必经之路,也是唯一的道路。
加之美军有大量机械化部队,众多的汽车和坦克想要撤出长津湖地区,也必须要经过这座桥。
一边是追击,一边是撤退。
对美军来说,这是唯一的逃生通道,而对志愿军来说,这是最后歼灭陆战一师的机会。
一旦美军通过水门桥到达平原地区,饥寒交迫的志愿军双腿,就再也赶不上美军的机械化部队了。
所以,《水门桥》这部影片,讲清楚美军守水门桥和志愿军炸水门桥的重要性,很有必要。
这需要一定的篇幅和文戏去说明,一旦上来就是一通狂轰滥炸的战争戏,那《水门桥》是拍不好的。
02、三次炸桥,看似过程简单,拍好难度很大
志愿军之所以能击败世界第一的美军,除了靠钢铁般的战斗意志,更重要的,是靠智慧。
《长津湖》中对我志愿军的作战智慧其实有充分的展示。穿插,分散,三三制,昼伏夜出,化整为零,化零为整,协同作战,分工作战,都有体现。
拿《长津湖》中炸塔的小规模战斗来说,将志愿军连级的战斗协同、分工和展示呈现的很好,场面调度更是做到了极致。
《水门桥》中,需要更好地突出这样的智慧,因为《水门桥》展示的不是一场大规模的兵团级战役,而是一次经典的炸桥战斗。
在《水门桥》的战斗中,有两个最重要的点一定要把握住。
第一,是三次炸桥战斗的主次问题。
水门桥一共被志愿军战士炸了三次。在美军还没意识到的时候,我军就对水门桥发起过一次突然袭击,之后成功炸毁了水门桥。
但因为破坏程度不够,水门桥很快被美军用一座木桥修复了。
第二次,我军再次突袭炸毁了美军架好的桥梁,但美军又在原来残留的桥体根部架设了钢制桥梁,桥再次被修复。
到了第三次,我志愿军再派出2个排的敢死小分队,这次他们不仅炸毁了桥梁,连桥墩都给炸了。
这三次战斗是有主次的,显然第三次战斗是主要战斗,第一次和第二次是次要战斗。
而且我军的战斗智慧,多在第三次战斗中展现出来。真实历史中,敢死小分队的队长是27军80师240团3营7连连长姜庆云,面对美军强大的火力,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指挥才能。
战术上,有利用地形的交替掩护突进,有对火力和射击死角的观察,有调虎离山,有围追堵截。
细节上,他让战士将棉衣反穿,露出白色的里子跟雪融为一体作为掩护等。
只要能将三场战斗的主次分清,分别着墨,把握好文戏和战争戏的节奏,《水门桥》指定好看。
第二,是场面调度问题。
小规模的战斗戏,对场面调度的要求极高,虽然是四五十人的夺桥战斗,只要场面调度合理,看起来也十分过瘾。
导演团队中有曾拍过出色战争调度戏的林超贤导演,那部《红海行动》的战斗戏至今历历在目。
第三次炸桥战斗,只要能有《长津湖》第一场遭遇战那样的水准,皮哥觉得就够看了。
03、一出反常的“猫鼠游戏”
《水门桥》的故事,其实是一场实力天差地别的猫鼠游戏。
我志愿军饥寒交迫,缺衣少食,却是“猫”的角色,美军陆战一师装备精良,后勤保障充分,却是“鼠”的角色。
我们的目的,是在水门桥上,将陆战一师包了饺子,让他们有来无回。
而美军的目的,是迅速通过水门桥到达兴南港,进行军事大撤退。
看到没,整个《水门桥》的故事中,应该有这样一种戏剧性的反差:看上去弱的一方实际是猎人,而看上去强的一方却是猎物。
可囿于装备的差距,我们追击只能用双脚,美军用的却是机械化的汽车和坦克。
我们炸桥只能用血肉之躯,美军修桥却有各种先进工兵设备和后勤。
在一次次的炸桥和修桥之间,导演应该花一些笔墨和篇幅,来营造双方共同的紧迫感,甚至是压迫感。
这是中美双方以生命来抢时间的一场战斗,围绕着“水门桥”这个核心地,这部《水门桥》在氛围渲染和营造上,应该是张弛有度的。
拿《长津湖》来说,皮哥认为战斗戏稍微有些太满,观众的神经时刻紧绷,整部电影都节奏紧迫,反而容易造成观影疲劳。
在《水门桥》中,如果导演和幕后主创,能做到该紧的地方紧,该松的地方松,将“猫鼠争夺”的战斗戏拍得箭在弦上,对背景渲染和人物对白等文戏稳扎稳打,则更有利于观众对电影的耐受度。
除了紧迫感,中美战争工业水平的差距,应该是《水门桥》不可回避,也必须讲清楚的问题。
而造成这个结果的部分原因,就是我军对美军工业水准认知的缺乏。
第三次炸完桥墩后,志愿军认为,美军这次插翅难逃了。
在一个连桥墩都没有的悬崖上,美军竟然架设起了一座载重50吨、可以通过所有型号的坦克和车辆的钢制桥梁。
这种事,当时对于志愿军来说,等同神迹,是完全没有认知的,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战机的贻误。
这种装备代差无法弥补,这在当时是中美之间的客观差距,皮哥认为,《水门桥》尽可以将这种差距和遗憾拍出来,而不是一味地渲染胜利。
先说夺桥战斗,因为没有重型武器,志愿军炸桥基本就是靠人扛炸药包进行爆破的最原始方式。
一般只要接到了这样的爆破任务,没有人可以活着回来。每一次炸桥,都是志愿军战士用血肉之躯完成的。
除了主要的夺桥战斗,水门桥前后还发生过大大小小的各种阻击战和追击战。长津湖之战中最著名的“冰雕连”,其实出自水门桥之战。
在水门桥之战的六天时间里,长津湖地区的温度一直在零下38度左右,给志愿军造成了大量的冻伤减员。
在美军第三次架桥期间,在高地负责伏击的志愿军20军58师172团的一个营几乎全部被冻僵了,阵地被美军轻而易举地夺走。
因为地面力量的消耗,美军飞机发现并攻击了志愿军前线指挥所,58师参谋长胡乾秀和174团政委郝亮在内的所有指挥人员全部牺牲。
而胡乾秀是志愿军在长津湖战役中牺牲的最高级别指挥员。
05、如何处理“冰雕连”?
秉承着人民史观,在长津湖战役中牺牲的每位志愿军战士都是英雄。
不过他们大多数都没有留下姓名。在第一部《长津湖》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位英雄人物,那就是在小高岭战斗中牺牲的特级英雄杨根思。
可惜的是,《长津湖》中对杨根思的展示,是碎片化的,基本跟剧情没有任何关联,只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
水门桥战斗中,最著名的英雄团体,是在水门桥边的高地上阻击美军的58师两个连,他们呈战斗队形散开,卧倒在雪地里,人人都是手执武器的姿态注视着前方,全部冻死在阵地上。
美军通过水门桥时,害怕有伏击,所以派人上去侦查,看到被冻成晶莹冰雕的志愿军战士,美军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他们一辈子都没有见过有如此战斗意志的军人。
很多美军不由自主地站直了身子,向这些战士敬礼。
冰雕连中,最有名的英雄,是上海的战士宋阿毛。
在他的上衣兜里找到了一张写着一段话的纸片: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在《长津湖》中,曾经对冰雕连有过“展示”,但也仅仅是无关痛痒的展示而已,没有让这些英雄们真正参与到战斗中来。
因为在影片中无名无姓,甚至没有过出镜,所以冰雕连的英雄们在此刻成为了展示的意象,观众看到会大受震撼,但很难说出他们与电影有密切的联系。
但在《水门桥》中,冰雕连实实在在参与了战斗,宋阿毛也真实存在。
导演如果要将冰雕连的事迹拍出来,可以让这个连队或者战士,在剧中承担一定的戏份,至少要有足够的镜头留给观众印象。
参与到故事中来,最后英勇牺牲,这本就是历史事实,也是我们对英雄的尊重。
对影片的完成度,对观众的教育意义,也将提升数个档次。
《水门桥》或许还有很久才会跟我们见面,但有《长津湖》在前,希望三位导演可以取《长津湖》的精华,让《水门桥》成为一部更加成熟,更加让人震撼,同时也更具教育意义的影片。
以上五点,是皮哥目前能想到的。大家认为《水门桥》里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欢迎留言讨论哦!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蜉蝣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