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贞观就应该有贞观的样子,被遗忘的神剧《贞观之治》带来的震撼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11-24   浏览次数:170

码字不易,请尊重原创。

我是喜欢看电影的血奴鹦鹉。

谢谢各位!

由张建亚执导,马跃、金士杰、马少骅、马精武、苗圃、孙宁主演的电视剧《贞观之治》(2007年上星播出),在豆瓣的评分高达9.2分。

这个分数,足以吊打一片历史剧。

排名在其之前的非小说改编的古装历史剧仅仅只有《大明王朝1566》(9.7分)、《走向共和》(9.6分)、《东周列国·春秋篇》(9.3分)三部,以及与之评分相同的《汉武大帝》。

《贞观之治》评分如此之高却鲜有人提及,以豆瓣为例,上映14年,评分人数仅有13007人,这部足以写进教科书的神剧快被观众遗忘了。

《贞观之治》是根据《唐书》改编,其中讲述的事件都可以在《贞观政要》及《资治通鉴》当中找到出处。电视剧从公元620年,唐武德三年七李世民奉命东征洛阳开始,自公元649年,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唐太宗李世民去世而终,讲述的是这位千古一帝波澜壮阔的一生。无论是剧情、布景、服化道、甚至是吃喝行走都基本还原初唐风韵,不明亮、不奢华,简单而质朴,50集的电视剧就像一部打开的史书,平实无奇的记录着一部贞观编年史。

贞观就应该有贞观的样子

唐朝。

长安。

一座无数次出现在梦中的繁华帝都。

我不知道初唐时的长安是什么样子的,也不知道应该怎么样才能把一座历史中的都城搬上荧幕。

我只能去想象。

那是一个刚刚从战乱纷争中走出的,大乱之后,天下初创,一个新王朝的都城虽有前朝历年来的积累,却不应该是奢华繁荣的,木构建筑,麻布衣服,这种粗糙得有点寒酸的画面更像那个百废待兴的时代应用的样子。

《贞观之治》从剧情、台词到建筑、布景、道具、服装,甚至是吃喝行住等基本还原了初唐风韵,导演张建亚希望《贞观之治》无论是剧情还是,都要绝对遵从史实,不杜撰,权当拍一部以画面呈现的贞观时期编年史。就这一点而言,张导是成功的。从人物简单的头饰、

紫绯绿皂的朝服

,甚至李世民

胡须微卷

的样子都可以看出主创团队是如何用心去做到“以史为准”。

曲尽其妙,出神入化的演技

套用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词叫“演技炸裂”,这个词用在《贞观之治》这部电视剧里是不合适的,因为很少有那部电视剧能从头到尾地演技炸裂50集。

马跃 饰 李世民

相较之其它影视作品中富态和蔼的李世民,马跃显得过于清瘦了一点,却也是这分清瘦着实令人眼前一亮,坚毅中带着凌厉,俊冷中带着睿智,秦王时期的英姿飒爽,太宗时期的不怒自威,暮年时期的淡然处之,李世民的一生被演绎得精彩纷呈。

金士杰 饰 魏徵

贞观年代,有一绕不过去的重臣,他就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

谏臣——魏徵。

金士杰的表演浑然天成,不仅演出了

魏徵的直与正,还显得有那么一点点酸,一点点“痞”,而正是这酸和痞气让一个少年时孤苦贫寒,穷困潦倒,早年有大志但不得施展,终于得遇明主之后的那种掏心掏肺的魏徵立体了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在《贞观之治》里, 魏徵的名字是按史书典籍的写法而不是按现代人的习惯写成“魏征”,特别特别用心。”(徵和征是通假字)

马精武 饰 李渊

可惜的是《贞观之治》并没有拍李渊起兵称帝的一段戏,在剧中看到的是一个老迈,无奈的李渊。

马少骅 饰 长孙无忌

剧中的长孙无忌似乎是个小人加

庸人

,这也应了

曾国藩那句“有才无德为小人,有德无才为庸人”,也许有人会问:这位国舅爷真的是这样的人吗?也不多说,《资治通鉴》里对其的评价是:“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陷良善,宗社有灵,当族灭不久!”。

苗圃 饰 长孙皇后

苗圃

饰演的长孙皇后有才有德,十足十的

一代贤后的风范。

《贞观之治》对于细节的把握也是历史剧中少见的认真,举几个例子:

细节,细节,还是细节,安阳出土的隋代白釉黑彩侍立俑和李元吉比比?是不是一模一样?

细节,细节,还是细节,张弓搭箭一个简单的动作,有几部历史剧、古装剧是做对了的?

细节,细节,还是细节,

左:剧中晋王在褚遂良面前临摹字帖 右:唐高宗李治手书《大唐故司空上柱国赠太尉英贞武公碑》拓片,这真的是很用心了。

细节,细节,还是细节,

初唐使用的兵符——鱼形符,不是虎符。这个神还原应该是空前绝后了,在其它的影视作品里好像真的没有见到过。

细节,细节,还是细节,执卷。这种初唐时的书写方式在其它的影视作品里也没见到过,除了书写方式的还原,仔细看看,这幅字写得十分规整,并不是那种印刷品。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

《旧唐书·魏征传》

《贞观之治》是一部干干净净的历史剧,没有那么多拉帮结派尔诈我虞,更没有后宫里那些争风吃醋勾心斗角。有很多观众会觉得这样的电视剧很无聊,从头到尾就没有几个像样的大场面不说,半文半白的台词和话剧一般的表演让大多数时候就像是在看一部

人形史书

无聊,真的很无聊。

在这个嘈杂的年代,看5分钟的视频都要三倍速的年代,又有多少人能够放下浮躁,静下心来去看一部并不是那么好看的电视剧呢?

与同样讲述帝王一生的几部历史剧大戏相比,《贞观之治》还是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对比一下其它的历史剧,《汉武大帝》是从八王之乱开始讲述故事的,《雍正王朝》自康熙四十六年黄河水患讲起,前几集说成是康熙王朝也不为过。《贞观之治》呢?

秦王李世民奉父之命东征洛阳,

如果能用五集(甚至更少)的戏份在讲李渊如何起兵、如何称帝,把片头字幕里的故事都拍出来,同时再讲讲李世民少年时的故事会不会让整个故事更饱满一点呢?

会出现这样的原因,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贞观之治》导演拍摄了大概80集的素材,但最后播出只有50集。由于种种原因一下子剪了近一半,这一做法也让这部电视剧里有一部分情节是不连贯的,呼拉拉一下就跳过去了。

不得不说这真的很可惜。

有不足,但瑕不掩瑜,静下心来去看看《贞观之治》吧。这样一部的优秀历史剧不应该被遗忘的。

写在最后:我喜欢那首唱出唐王心声的《理想国》

“如果,生命的主角并不是我,这一生也许匆匆走过,也不必想太多。如果,我没有想过为谁而活,岁月只会消磨,梦,总不会结果。如果,逆耳的忠言是为了我,那怕你说的是我的错,我也不要你沉默。如果,混乱跟争纷会演成祸,除非不能解脱,我,最爱是平和。但,我到底是我,坚守我的承诺,历史没有如果,只有看我将怎么做。看,这锦绣山河,给我已经很多,让我全心全意,把这土地建成理想国”

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离不开好听主题的音乐,古装历史剧的主题曲往往都是大气磅礴,以歌咏志。《贞观之治》的片头曲《理想国》是由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作曲,潘源泉填词,张学友演唱。这首歌曲学院气息浓厚,张力十足,虽然少了几分再活五百年的豪气冲天,但是多了一种娓娓道来的从容淡定,那种经历了大风大浪之后的平和安静正如唐王心境,全心全意地去经营,去建设那个心中完美的理想世界,无论结果如何,尽到所有,也就无憾了。

有时也在想,如果这首歌换一位歌手去演唱会不会也是另一种帝王之音呢?

片尾曲《天机》(张学友、白鹭演唱)空灵优美,也是非常好听的一首歌呢。

回想到那个因为莫名奇妙的原因而无聊到极点的夜晚,某频道正在放一部关于贞观的电视剧,自己却实在提不起兴趣看下去,很快就在完全处在一种神游的状态下靠在沙发上拿着遥控器一路加号的按下去,突然间,像是触电一般耳朵被叫醒了,朗朗上口的乐曲、极富诗意的歌词再加上歌神极富辨识度的嗓音让我不禁抬眼一看,电视里的画面一下子又吸引住了我的眼球,那些人物、画面令人觉得似曾相识,那是一种特别奇怪的熟悉感,一种直觉般的熟悉,好像自己曾经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画面一样。在大脑还没有从待机状态恢复工作时,“第一集”三个字已经出现在眼前。

谢天谢地,如果不是因为这首《理想国》鹦鹉就真的错过这样一部优秀的历史电视剧了。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