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岁月神偷》:偷回港片失去的味道,也偷走了每一位观众柔软的心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10-26   浏览次数:182

《岁月神偷》其实描绘的是一种怀旧情调。

一如《幸福三丁目》《扶桑花女孩》《光阴的故事》《我家的历史》等等。

怀旧、励志、伤感的《岁月神偷》,或许略嫌煽情,然而这部片子仍相当值得一看。

“岁月也许偷走了我们很多东西,如爱情、亲情、友情,还有我们的爸爸妈妈,但岁月也留给我们一些东西,他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回忆里。”导演兼编剧的罗启锐这样说。

过往艰困的年代,成了人们回不去的乡愁。

小巷弄内,街坊邻居彼此照应;大树下的夜饭,是邻里的社交时刻,帮忙读着豆芽密般的英文信件、或意外得到美味佳肴;巷内唯一的一个电话亭牵动着爱情、失落与死亡。

一派昏黄色调,细诉影片中主角罗姓一家人的点滴故事。

功课顶尖,运动优越的大儿子、崇拜哥哥又爱偷东西的小弟、沉默寡言却贴心的鞋匠父亲、为人爽快又贪小便宜的母亲。这一家人的故事很平凡,却意外动人。

全片以弟弟进二为第一视角,口述他的童年故事。

这一切从一个鱼缸出发,从一个小男孩的童言开始

。透过进二的童稚双眼,让香港观众得以重温逝去的年代。

1969年,阿姆斯壮登陆月球;同年,梦想当太空人的进二,戴着他偷来的鱼缸看世界,望出去的风景,有点梦幻、有点模糊、有点扭曲变形。

(本片早前的片名是《1969太空漫游》)

鱼缸望出去的景象,正是进二的心境呈现。

年幼的他,对发生在周遭的大事,仿佛明白、却也懵懂。

一如父母亲因为生活而忙地焦头烂额,他却仍天真地只想要吃上一盒莲蓉蛋黄月饼;

一如面对兄长的病痛,他感到不解、却也焦虑。处在变化万千、持续前进的时空中,进二开始“偷”东西,天真地以为世上没有收集不到的物品。

只是,有形物品偷的走、藏的住;无形的物品(生命和时间),偷不走、亦摸不到。

当每个收集来的物件被进二抛入鱼缸的一刻起,也宣告小男孩开始用更成熟、理性的眼光看待他生活的世界。也为 后面进一之死做了铺垫。

小人物的奋斗辛酸史,在香港这个前期复杂的社会,总是这类题材所贯彻的。他们越是被环境压地喘不过气、越是努力往上爬、期待突破现状、期待明天会更好。

可是人生啊,「一步难,一步佳」。

《岁月神偷》其实算是个悲剧,但剧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却不让人感到他们是悲伤到难以复加,反而是透露出一种对生命与生活的乐观。如吴君如扮演的罗太太,在面对大儿子生病时,罗太太总是说,“人,总是要信。”

正是显现了他们一家人的乐观,无论遭遇什么困难或悲伤,都是乐观的向前走。

看似萌芽的爱情,挡不住阶级的差异。就连影片色调都刻意做出区隔,划开贫富两界。看似前程似锦,却戛然而止。看似走不出的悲痛,或会随时间过去,慢慢弥平。

人常说:“鱼只有三秒钟记忆,可有些事情,却能记一辈子。”

或许每个人都是一条鱼,冤枉路走了又走,却依然甘之如饴。一如父母对孩子犯错不断包容、一如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对爱情的追求。

记不住的是苦,记在心底的是永远的思念。

“幻变生命里,岁月,是最大的小偷。”

这是《岁月神偷》的开场,发生在60年代的老香港,一个物质缺乏却心灵富足的年代。

影片肯定感动很多年长些的观众:冯宝宝童星时期的粤语片、怀旧童玩、复古发型与建筑、鼻贴黑板的惩罚,还有喜感十足的谷德昭用他的温吞语气饰演了从上海来的老师傅,也可以看到一向严谨的许鞍华扮演严苛的小学老师。

那些召唤你我回忆的画面,正一幕幕重演。

据说影片还带有导演罗启锐的自传色彩,让人忍不住猜想哪些片段是杜撰、哪些是导演童年的回忆重现呢?

总觉得电影要彻头彻尾地感动一个人很难,即便如此,早在多年以前的《流氓大亨》里头船头尺与李琪那样含蓄却不敢吐露的真爱,李琪那样的一个无意的转身就让船头尺的面容上存着无法熄灭的感慨,也将那种生活在他乡的小市民心情,表达无遗。

但我真正钟爱罗启锐的原因是在于电影里面细腻刻划着许多小细节,让情节的细腻度拉抬至更高,也让我对罗启锐的编导功力有了更高的肯定。

罗启锐极擅长铺叙,即便是最平常的片段 ,仍有触动人心的片刻。

就像罗家奶奶说的那段苦海典故

,我还是好不争气的被电影里面那个杂揉记忆与海水的魔幻时刻给弄哭了,我们也都曾想要丢弃所有,却都知道什么都有可能无法赎回。

从某方面来说,《岁月神偷》是一部极通俗的作品。换句话说,任何人看了都会有感触。

有才华的穷小子进一,一定是个贴心、上进又善良的孩子,可惜,他爱上富家千金,门当户不对,爱情无疾而终。即使努力振作,却发现自己得了绝症。心疼孩子的父母,为拯救儿子性命,四处奔走、倾家荡产、还因经济状况不佳、遭来医护人员不少白眼...这样的情节,确实很催人泪下。

病逝儿子告别式上,同学排排而座、父亲听不懂外国牧师的祷词,经过提点才知轮到自己发言的段落,有点像《鲁冰花》和《恋恋茉莉香》再现。

这类赚人热泪又稍嫌过火的煽情安排,意外地,反而给观众带来了正能量。

这其中的原因之一,源自罗启锐导演对人物情感的铺陈,自有其独到之处。

不管是5个大人带8个小孩看电影的趣味、父母努力保护屋顶的惊险、罗爸爸帮罗妈妈做了双鞋子,却在鞋上挖了两个洞,好让母亲脚上的鸡眼透气的贴心;或是罗爸爸奋力拔树,帮孩子的墓碑遮阴,他说:“做人最重要的是要有顶。”

即便孩子过世了,还是不忘为他遮风避雨,这就是父亲的爱吧。甚至是进二倒着背的英文单字,都是有力的慨叹。

文字可以倒着背、人生却没法重来啊。

罗启锐用丰富的人文细节,大大厚实观众对剧中角色的情感倾注。

一个平常寡言不多话的父亲,为了自己儿子的病,瞬间苍老。

一个平常都笑口常开的母亲,为了自己儿子的病,日夜忙碌。

因此,当我看到罗爸爸为拯救孩子性命,卖掉婚戒缴交医药费,罗太太见丈夫手指上空了的指环印,不发一语,只是紧紧地握住他的手,用她手心的温度填补丈夫指印的空隙。每次看到这段,真的是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

“我已经偷了所有东西给你了,你到底想要什么?”罗进二对哥哥说。

这是罗进二自己唯一能做到的,他希望哥哥开心,但却不知道哥哥要的是他这一辈子也偷不到的。

我总记得哥哥进一离世那几幕戏——弟弟还在天台小学黑板前罚站,邻居跑来,神色凝重跟老师说了两句,弟弟条件反应般跑回「罗记皮鞋」。罗爸罗妈拿着及第粥回到医院,气氛突然凝住了,走廊各人报以奇异目光,或伤感或逃避或无言。

床边白布一扬,年轻生命就此终结。弟弟看着关了门的「罗记皮鞋」,哭叫着向前狂奔。

弟弟哭叫着狂奔的那幕,我至今仍历历在目。

虽然灾难不断地发生,却没有击溃罗家四口的信念,虽然物质贫乏,他们身上却显现出了永不放弃的精神。

家庭的和乐、街坊的互相协助,人与人之间毫无界限,只有温暖无比的贴心与感动;另外还有生离死别的故事,作为在努力一番之后依旧无力可挽回的结果,虽然有稍嫌煽情之感,却能营造出令人笑中带泪的剧情内容。

老实说,这真的是我很久不曾见过的港片味道。

《岁月神偷》除了讲述着街坊俚语的口传艺术,还有那个时代的人文流行、生活模式,几乎是现今社会即将消失的珍贵文化。

就像罗爸与罗妈所说的「鞋字半边难」,却也有「鞋字半边佳」的寓意

,这些俯拾即是的生活艺术,说的是日子虽然不好过,却能用一小点的快乐弥补一大片的痛苦。

整部戏来说,其实没有强烈的主轴,架构也不算完整,但是却能达到你内心的共鸣点。在看的时候并不觉得像在看电影,觉得仿佛就是身边随时会发生的事。里头的每一个角色好像随时都可以代入自己周遭的人一样。

这是我看完《岁月神偷》最大的感受。

同样,电影也在诉说着半世纪之前的往日风情,却

让人看见生命的价值,现代生活进步而繁荣,但是人却更加彷徨而不知所措

,我们在科技发展里反而失去了人与人互相之间的亲密情感,好像靠得很近其实却很遥远,那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情感疏离。

《岁月神偷》提醒我们,应该要回归生命的本质,去检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因为岁月并不因人而停留,它会依照自己的脚步带走不属于你的东西。

回忆起《流氓大亨》那样无法圆满的结局,我回味着在《岁月神偷》的最后,什么都记不得的段落,也一定要记住最重要的事物。一如那道看似消失的彩虹,以为是谎言的,但却都是真实发生的。

在变幻的生命里,岁月,原是最大的小偷。我湿润了,你们也要说说自己的故事。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