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最懂宁静彪悍的人,始终只有姜文一人而已!-自信、敢说,给宁静带来了很大的魅力,也让她始终伴随着各种争议。廖珂导演曾评价她“嘴比脑子快”,而姜文更是说宁静是“影坛一颗随时会爆炸的定时炸弹。”
宁静的确是有本事可以“作”,翻开她的履历,可以说是开挂的人生。
宁静的长相有一种野性的美,她的母亲是纳西族人。高中毕业后,宁静先是考入贵州美专学动画,后来进入上海戏剧学院模特进修班。从做动画师客串电影,到博得许多大导的青睐,一路顺风顺水。
21岁到27岁那些年里,宁静拿遍了电影界重磅奖项的最佳女主角:金鸡奖、百花奖,还提名了金马奖……
最懂宁静彪悍的人,始终只有姜文一人而已!
1994年,姜文的导演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讲述了一个成长于上世纪70年代的北京的男孩的故事。
故事情节是围绕着青春期的情感基石:刻意表现自己、悸动、追求女孩、庆祝自由,以及随意穿插的一系列轶事。
当然,这不并是一部关于年轻人肆意妄为的电影,更不是一部讲述国家兴衰的电影。
当时姜文向他讲述了《阳光灿烂的日子》这个故事,也表达了自己对当导演的担忧。
马丁·斯科塞斯当时就毫不犹豫地鼓励他“Just Do It”,并且在姜文回国后,将自己导演的电影《出租车司机》的分场大纲和许多片场手记寄给了他,《阳光灿烂的日子》正是在这样的鼓励与支持中开拍的。
如果说生命是一场没有往返的火车,那么在这趟车上可能最荒唐的一段旅程就是我们的青春,而我看过的这部《阳光灿烂的日子》,恰恰讲述了这样一段看似热血张狂,又有细腻内心的少年心事。
我在看电影前,是读过王朔的原著《动物凶猛》的,这本书贯穿着王朔本人所带有的文学痞气,从书名到内容,展现了那个时代青少年成长路上,不成人待成人的过往,就像个动物一般,内心渴望争强斗狠,是那个社会大背景下青少年的通病。
电影原汁原味的来演绎了书中大部分的情节,不过做为表演,京话的融入让观影者,比观书者有些更强的带入感。
正是姜文的这些经验与记忆的断裂和错接,直接影响了姜文电影里的历史叙事。使其影片在魔幻色彩的外表下,真实地表现了充满人性的主观世界,对传统历史进行另一种“真实”的重述。
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与其他无数常规的沉重的特殊历史时期题材电影不同,它是一部讲述青春和成长的乌托邦式的特殊岁月。
“压抑”与“释放”的交战回顾了暗流汹涌、要求变化的呼声。家属院的广场上放着经典电影《列宁在一九一八》,银幕下的孩子们对影片里的台词背得滚瓜烂熟。
“释放”在挥洒青春的过程中总是与朦胧的爱情难舍难分。
当马小军从一张彩色照片里认识了米兰,他就开始了一段在城市里的寻找之旅。懵懂的马小军并不知道,自己对米兰的寻找可以称之为“爱情”,却也可以称之为与“过剩的精力”有关的其它别的什么。
一个圆滑的女子,一开始就以认弟弟的方式与马小军保持了距离。
宁静长得很美,笑容很可爱。对我们那个青春萌动的马小军来说,有着难以名状的吸引力。这是一种对异性身体的渴求,对恋爱的期待。
他对米兰的爱,充满青春期的骚动和歇斯底里的渴望,其中不乏粗鲁的强暴,但别担心,它跟道德无关。他的爱是如此的天崩地裂却又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一如我们看到米兰,就想到自己16岁时暗恋的那个姐姐,一看到毛小军就看到青春期躁动的自己。他们处在了最不好的时代,却拥有最美好的青春记忆。而这一切都和这个长的很壮实的米兰有关。
影片中真真假假相互串联,这在姜文的旁白中可以看出。
我的记忆好像出了毛病事实和幻觉又搅到了一块儿可能她根本就没当过我的面睡过觉可能她根本就没有那样凝视过我
与米兰的相处只不过是马小军的想象,是青春期对爱情欲望的幻想。
姜文通过这种想象的伟大来衬托现实的懦弱。每个人的青春期都曾是马小军,臆想着自己除恶扬善,做着伟大的梦,但在现实中却是怂蛋。
宁静很美,美得特别,饰演的米兰有一种野性的美,说白了,就是浑身上下,无时不刻,不在沟你。她走路扭胯的姿态;
都说宁静多么刺头。
但其实,她是够爽快。
打破规则做自己爽快,迁就规则也爽快。爱得爽快,不爱也爽快。
换言之,她为自己的一切选择负责,不会在这上面纠结。
“你看到我是怎样的人,就是怎样的,我不需要包装。”
电影中打电话时一手绕着话线,一只脚沟着另一只脚的样子;从泳池里爬上来,扯着包不住丰腴身子的泳衣;洗完澡用手巾擦着头发;
还记得姜文导演的另一部电影《太阳照常升起》吗?
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孩子们在混沌中长大,经历着成长该有的爱与懵懂,幼稚与辛酸。
人们通过电影回忆起自己的青春,就如同影片画面一般朦胧梦幻,一片金黄。
©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