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水门桥》未映先爆火,提前半个月点燃全国人民五种情绪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1-19   浏览次数:231

《长津湖之水门桥》发布了80秒终极预告片。

虽然只是预告,不过最新的这预告片依旧呈现出了浓浓的大片质感,吴京、易烊千玺、段奕宏、朱亚文、李晨、韩东君和新加入的耿乐、杜淳等演员悉数登场,血肉横飞的战斗场面让人血脉贲张,伍家兄弟的故事更加揪心,而近乎焦灼的战况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压迫感。

这部定档春节档的战争大片,也未映先火,在正式上映前,就一口气拿下三个第一:正式官宣定档消息后,单日新增在看数达到13.5万,达到新增想看人数第一;猫淘累计想看人数突破百万,春节档第一;新片网络平台热度,第一。

从人民网到中国军网等官媒纷纷发声力挺,春节档“一超多强”的格局已经形成。

而最令我感同身受的,还是观众评论中透露出的种种情绪。

有观众说,终于等到,太震撼了。

有人说,看预告片就破防。

有人说,看预告无比悲壮,细节上看就比上一部更加惨烈。

似乎很少有一部电影,还没上映,观众却好像有很多话要说,好像不说,就憋在心里难受。

更少有一部战争片,带给观众如此丰富的提前观影感受。过去说起战争片,大多能想到的是“爽”,但看完《水门桥》预告片,我却发现观众情绪里,至少集中爆发出五种感受。

每种感受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悲壮的历史,令人既感动落泪,又血脉喷张。

接下来,就让我们从观众的“五味杂陈”中,提前进入电影中的故事现场,体会一下影片中钢七连那场慷慨悲壮的史诗之战——“三炸水门桥”。

情绪1、至冷又至暖:伍万里戴的防风镜,是雷公的

在电影发布会上,徐克谈到这部续作时,用到了4个“更”:更寒冷,更热血,更残酷,更火爆!

第一个“更加”,就是冷。

主演吴京也透露,《水门桥》经历长达四个月的雪景拍摄,导演与演员在严寒天气中拍摄,不仅被冻到“半边脸麻木”,甚至一度冻到在雪地上睡着。

而预告片引发许多观众的第一反应,也是冷。

预告片一开场,就是一个志愿军身着单衣,在风雪里行军的大全景,鹅毛大雪中,蜿蜒前进的志愿军队伍,几乎被淹没于大雪里。

都知道水门桥之战打得异常艰苦。敌军之外另一个残酷的敌人,是天气。

时在冬季,那年当地遭遇极寒天气,气温降到了罕见的零下40度。

此时的美军陆战1师残部,正通过各种运输工具,紧急撤往咸兴,试图走海路撤离!而在这条必经之路上,一个非常关键的地方就是——水门桥。我军则要风雪中急行军,赶在敌人前面炸桥。

整个长津湖战役期间,拥有完整防寒装备的美军冻伤7000多人,冻死几百人,可想而知,我们的战士面临的是什么?

所以当美军陆战一师的师长史密斯第一次听闻水门桥被炸的时候,无比震惊:志愿军靠两条腿跑步,还能跑到我们前面去炸桥?

但,呼啸寒风中,与冷相对的,还有暖。

就像与影片之大对应的,还有电影里一闪即逝的“小”。

比如,那个戴在伍万里头上的护目镜。

预告中,一下就有观众认出来了——它之前的主人,正是在第一部结尾,一腔孤勇地开着车把“标识弹”送回,最后在沂蒙山小调中留下一句“疼死我了,别把我一个人留在这儿”的雷爹

对于新兵伍万里来说,雷爹既像老师,又像兄长,总是护犊子,而令人心生暖意的是,即使这位伍千里记录本上七连活得最久的老兵牺牲了,他留下的护目镜,依然护着自己最放不下心的孩子——伍万里,而此时的伍万里,已经成长为战场上的雄鹰。

更加极寒的气候、更加悬殊的敌我力量,更加残酷的战场,一场意志与钢铁较量的战役,就要打响了。

情绪2、悲壮又心酸:“志愿军与美军火力,天差地别啊”

而预告片令观众集体情绪奔涌的另一个点,就是——敌人的装备,好狠啊!

预告中有一个镜头,一下扫过美军在水门桥布置的各种重型武器。

105毫米榴弹炮,60毫米迫击炮,还有无数的坦克。

而志愿军所有人匍匐在冰天雪地之中瑟瑟发抖,甚至连子弹和手榴弹都要数着用。

中美装备的差距之大,让观众都能感受到巨大的压迫感。

正如美军泰勒军长曾对中美装备差距的评价:“(中国志愿军)长于数量和勇气,在战术方面受过配合地形的良好训练,但他们的装备极其原始化,大部分是我们早已送进军事博物馆的古董。”

如果说,美军遍布桥头的重武器,还能靠迎难而上去克服,那么预告中的另一组镜头,则显示出双方武器差距真正的“天壤之别”——当谈子为抬起头,敌机带着燃烧弹轰隆隆飞来。

有了制空权,敌人可以肆意在全战场进行轰炸,这一仗,更难打了。

但就是在零下四十度的暴风雪天气中,手持粗劣武器装备的七连战士们,身穿薄衣,依然要伺机炸毁水门桥,完成摧毁敌军撤退咽喉之地的艰巨任务。

谈子为预告片中有句话:越难打的仗,就更要打。

情绪3、又泪又燃:看到梅生的伤落泪,听伍千里的叮嘱落泪,“新中国万岁”让人集体破防

很多观众,光看预告,就憋不住了。就我自己,至少哭了三次。

第一次,是因为梅生。在打北极熊团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梅生的眼晴受伤了。

而这次的预告中,梅生有一只眼睛已经睁不开了。但即使左眼红肿,脸上伤痕累累,这个主动归队的硬汉,脸上依然钢气十足。我们的战士,太硬了!

第二次,是看到伍千里对弟弟伍万里说:今天,你想怎么跑,你自己定。

此时的伍千里嘴唇冻裂,皮肤被冻成了青紫色,但眼神里依旧透着坚毅。

我们的战士,太刚了。

第三次,也是预告中让人集体动容的场景,就是那个七连一起向着祖国敬礼的镜头。

朝阳里,除了雷公外的七连全体战士——伍千里、伍万里、三营营长谈子为、指导员梅生、排长余从戎,每个人脸上都是冻疮和伤疤,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坚定,他们在寒风暴雪中眺望祖国边境的方向,敬礼,全体喊出那句——“新中国万岁”,妈耶,太好哭了。

我们的战士,就这么视死如归。

而这个镜头,又仿佛与第一部里,那个火车行进过程中,随着伍万里拉开的车门,七连战士一起看到阳光下的万里关山一幕,形成了某种呼应。

无论是看万里关山,还是遥望边境,这群战士们舍生忘死、心心念念的方向都一致——祖国!祖国!祖国!

情绪4、一燃再燃三燃:三炸水门桥,好燃啊

预告那场戏,应该是战士们决战前最后的宁静,接下来,就是打,狠狠地打!

很多观众都说,大场面好燃啊!

而这种燃,其实又分三个层面。

第一个燃,是经费在“燃”烧。

当七连在敌我力量更加悬殊的水门桥殊死决战,与倾泻的燃烧弹较量,在敌人狂轰滥炸的火力压制中寻找战机,拼死完成任务,无论是枪林弹雨的真实感,还是铺天盖地的轰炸场景,涌出的热浪加上四溅的血夹杂着白雪和泥土向屏幕冲出,几乎每分钟都能看见经费在燃烧。

第二个燃,是大场面燃。

大场面,是细节的艺术。

那场七连与炮营等兄弟部队攻打下碣隅里的战斗,

除了大场面比起第一部只多不少,各种细节也让人看得过瘾,比如神枪手平河,这次手里端着的,变成了大家伙。

大场面,还是节奏的艺术。

镜头扫到水门桥的时候,炮火漫天,桥头上守军的炮弹像雨点一样落在下面的每一寸土地上。

历史上,美军派出40辆坦克和大量士兵守水门桥,而志愿军却是操着远不如敌人的武器从下而上攻,因为只有小部队,才比较容易越过美军,靠近水门桥。

这仗,怎么打?

这几十个人,是如何突破数十辆坦克和美军机枪手的阻击,并完成炸桥任务的?

预告片,当然不足以完整展现,但,已经拍出了那种几乎不可能的战场格局。不仅视觉感官有冲击力,心理层面更有代入感。

第三个燃,简直在我心里烧出一个窟窿——预告中的一个战士,全身都被战火点燃。

镜头中,爆炸时火光冲天,一个我们的战士浑身着火,踉跄地向前方的敌人冲去,背后呼喊的,正是伍万里,那磅礴又悲壮的画面太过撼动人心,看得我的心,也像被火烧过一样。

真正的大场面,再大,也大不过战场上的——人。

电影的燃,其实就是为了照亮这些战士们,是如何成为被记载的英雄,如何成为雕刻在纪念碑上的名字的故事。

每一寸火光,都映照得纪念碑上的名字更加鲜活,更壮怀激烈,也更有血有肉。

情绪5、最真最痛:“钢七连的历史是以上百次战役中战死沙场的英雄所书写的”

但燃过之后,终究是痛。

上一部中雷公牺牲的情节,还历历在目,而这一次,观众要担心的,是整个七连的命运。

而这场战役的结局,某种意义上,编剧兰晓龙,已经在《士兵突击》剧透过——

“钢七连的历史是以上百次战役中战死沙场的英雄所书写的。”

预告虽然看不出到底谁牺牲了,但不乏暗示的镜头。

比如,那个伍千里终于咧开嘴角对弟弟露出笑容的镜头,一瞬间,让观众看出了变化,从开始时望向弟弟的暗自着急,到此时眼神里布满了骄傲,扬起的嘴角,又让人感到无尽悲伤,虽然没有一句台词,但千言万语,都融入那个骄傲的表情。

那种情绪沉默的爆发,太有感染力。但老战争片观众又懂得,这种眼神,很可能意味着什么。

假如伍千里真的牺牲,那个记录名字的小本本,谁来为他画上红框呢?想起这点,我心里就更痛了。

但这种观众的痛,大概也是《水门桥》精彩的原因。因为这些电影中的人,在那个距离我们已经遥远的战争年代,切切实实活过 。

而人类感受里,最刻骨铭心的,就是痛。痛,才记得更深。

冰血长津湖,异乡埋忠骨。

那片冰天雪地里,曾有多少七连这样的战士,舍生忘死,拼命炸桥。

又有多少战士,在漫天风雪中,成建制地被冻死在冰天雪地里。直至冻死,还手握武器,目光向前,保持战斗姿态!

如今的我们,知道那场战争的结局,但那场仗,怎么打的呢?那群一颗黑土豆都能当宝贝的战士们,到底怎么在艰苦条件下,打败全副武装的美军的?

答案,都在预告片吴京的对白里:“哪一场仗不难打,越难打就更要打”。

战场越是残酷,生命越是脆弱,在绝境中爆发的能量就越显得伟大。

电影立项之初,出品人于冬说过这么一句话:“这部电影要能留下来,它不仅要拍给今天的年轻人看,还要拍给五十年后的年轻人看。”

是的,当朝阳升起,终有一天万物复苏、冰雪会融化,可志愿军的精神永远屹立在那里。

通过电影,我们不仅想要试着理解当年英雄的牺牲,更想要理解,他们为何而牺牲。

好的战争片,是要让观众感受到各种情绪,更是让人们冷静下来以后,更加理解是什么让如今的我们得以享有现在的一切。

没有一个寒冬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但春天能到来,是因为曾有这么一群最可爱的人,为我们逾越了那个最冷的寒冬。

在我看来,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看看《水门桥》,都该跟着镜头,进入那段热血而又悲壮的历史。因为只有切身感受过历史中长津湖的冷,水门桥的险,敌人的狠,战斗的燃,烈士的泪,和生者的痛,当多年后有人问起:谁还记得长津湖,谁还记得水门桥?

你才能铿锵有力地回答:我记得!

我记得那朝阳中的“新中国万岁“,我记得,那群最可爱的人!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