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国产翻拍片的天花板,为什么仍然不如美国原版?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1-19   浏览次数:185

律政片在内地并不常见,有的大部分还是披着律政片外衣的爱情片,这无疑让我这个律政片发烧友失望无比。

《十二公民》无疑是可以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但是作为《十二怒汉》的子集,这部电影又显得有点无可奈何与疲软,也许是为了讨好国内的观众和通过审查又或是想要尽力表现出与原片的不同,但是不管怎样,(原版)《十二怒汉》确实是更胜一筹。

本片导演徐昂,相比起其他如雷贯耳的国内大导,确实有点名不经传,但是这并不代表这部电影的监制是粗制滥造的,我个人认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本片都可以称得上是优秀作品,演员的选取也可以称得上是尽善尽美,演技上没有任何问题,只能说《十二怒汉》太过优秀才让本片并不尽如人意。

值得注意的是本片场景选择,在美版的影片中他们进行讨论的地方是在法院的专用讨论室,场景相对压抑。

而在俄版当中是在一个体育馆内,是相对开放的空间,本片选择仓库算是致敬两版,仓库的场景算是致敬了俄版,而各种杂物堆积在一起则形成了一个相对狭窄空间算是对于美版的还原。

相比起美国的原版,中版取消了在洗手间讨论的画面,使本片的节奏更加紧张,但是过度紧凑也使观众相对美版思考和反应的时间更少,虽然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但是在此点我更加中意美版。

导演徐昂作为话剧导演出身也使得本片的话剧感更加浓烈,镜头相较单一,但是不得不说人在自己熟悉的镜头下发挥会更加游刃有余,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这种话剧式的安排也使得演员的表演风更浓,比如剧中担任九号陪审员的老者就有一种典型的话剧表演风味,并且戏份相比原版也要更少,而剧中强行插入的文革剧情也让我感到略有些尴尬。

而影片中的三号则显得更加丰满,典型的传统儒家三纲五常的思维下是一位父亲和丈夫的默默柔情,对于孩子和妻子的爱因为自己要保持家庭中“统治者”的地位而无法表达,而一口京腔也让其角色更加的立体和让人印象深刻,可以称得上是片中的分量担当。

但是比起相较完美的三号,八号警察的身份就显得格外的多余和让人感到不适,个人的理解原片《十二怒汉》的精髓并非是影片中体现的社会阶层的对立与分化,而是想要表达公民法律素养的重要性,公民应该体现出对于人的性命和法律义务的应有尊重,但是当八号的身份是一名象征着国家暴力与公权力的警察时,那么就又回到了“开封有个包青天”这种“青天大老爷”式的思路,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虽然本片虽然优秀,但是相比起原片显得无力的原因。

中国人似乎总是在希望有一个铁面无私的人来决断那些自己无法决断的事情,不管是包拯还是海瑞再或者是狄仁杰都是这种意向的具体表现,而我希望在影片中看到的是十二个有着自己法律权利意识的公民试图通过自己的讨论改变一些什么,而不是希望诉诸于国家的暴力机关来代行自己的权利。

本片我认为的另外一点缺陷是当脱离了法律的审判和人的生命取决于他们的裁判之时,那么八号的坚持就从对于人生命和合理的怀疑变成了一种纯粹的个人信仰的体现,这显得人物形象有些诡异,而后期热火朝天的讨论也莫名有些黑色幽默感,因为我想如果是我的话,在此种情形下我会选择保持沉默来尽快结束讨论,从而确保孩子的考试通过,并以此为第一目的。

因为动机的不充分导致了影片整体的表演性过于强烈,话剧感过强,影片的本质是主人公的意志和现实产生了剧烈的冲突,比如《指环王》中护戒使者与魔多的冲突,《哈利·波特》中的波特与伏地魔的冲突,而这种冲突往往具有其深层的含义,例如《哈利·波特》中波特与伏地魔的冲突背后是善恶之争,原片当中是男主认为的无罪和整个社会认为有罪的争执,而表面冲突的背后是程序正义和结果正义的冲突。

但是在中版当中冲突理由就没有那么让人信服,因为男主和其他人一样都是为了让孩子们通过考试,从而没有冲突的价值与必要,而讨论结果对于司法判断没有直接关系,所以也不能说是程序正义和结果正义的冲突,因为无论是什么结果都没有法律效力,那么何来正义一说,只能牵强附会的说是男主对于法律的信仰让他无法坐视这些人做出一个他认为轻率的判断。

动机不足导致影片的逻辑架构显得苍白无力,也使得人们在观看影片时甚至都不理解男主到底在争论什么,这也是我认为本片最大的败笔。

本片的优秀之处也很多,比如说人物群像塑造完善,每个人都可以代表中国的一个社会阶层,而每个人的给出结论的理由都符合他们的社会位置与社会架构。

整体而言本片可以说的上是可圈可点,如果忽略本身的动机问题也可以获得很好的观影体验,算是一次有趣而新颖的尝试。

文/鹤形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