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这部日本电影爆了,下一站,奥斯卡?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1-14   浏览次数:221

刚刚结束的金球奖颁奖典礼上,《驾驶我的车》拿下了最佳外语片奖,加上之前已经获得的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最佳影片,该片俨然已经成为今年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奖(原最佳外语片)的最大热门。

本片继承了日本电影细腻、温润的特点,同时又结合欧洲文艺电影的大胆实验性,在视听语言上打破传统电影以情节推进故事发展的创作思路,带来别具一格的观影体验。

故事主人公家福,是一位小有名气的话剧导演兼主演,她的妻子音则是一名优秀的编剧。夫妻二人不仅生活温馨甜蜜,工作上也是配合默契,一次意外,音不幸猝然长逝,家福只有带着诸多遗憾继续生活。

本片重点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今世界,最复杂的事情可能就是人际关系,无论情侣、朋友或者亲属,即使表面看似融洽,背地里却有着各种不为人道的故事,每个欢乐或者悲伤的后面,或许都掩盖着太多无法知晓的秘密。

就如家福和音,外人眼中的模范夫妻其实早已伤痕累累。虽然他们依旧爱着彼此,但在女儿突然离世后,嫌隙就已经种下,尤其音,作为母亲的她,只能把所有伤心情绪埋藏心底,哪怕在丈夫面前都没有任何表露。

家福和音因为孩子的事情曾经达成了共识,他们不想再要一个小孩去填补女儿空缺的位置,然而这种行为更多是自欺欺人,其带来的后果就是夫妻间的精神交流越来越少,音甚至选择用出轨的方式来掩盖内心的空虚,而家福在知道真相后选择隐忍,只为保住家庭不至于分崩离析。

影片带着浓厚的东方式家庭观念,作为男主人公的家福,睿智、坚强、担当,典型的东方好男人,然而,好男人并不一定会处理好所有的事情,尤其像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家福的过于委曲求全,反而酿成了真正的悲剧,并让自己陷入自责之中,久久无法忘怀。

家福与音之间,欠缺的是没有人主动去迈出第一步,两人之间在女儿去世后,从未认真开诚布公的深谈一次,所以,音的不断出轨更像是刺激丈夫并引起对方重视,而家福就像一只把头埋在沙中的鸵鸟一样,亲手将这种可能打破。

音去世的那个晚上,本来是打算和家福坦白,可因为不愿面对真相,家福在没有任何事情的情况下,还是选择一人开车外出打发时间,直到发现妻子已经脑溢血倒在家中,成为一生最大的遗憾。

正是因为这种愧疚,让家福在排练《万尼亚舅舅》时,毅然将主角的重担交给他认为的音出轨对像—高槻,两人之间的对话充满着男人之间的仇视和愤怒。

从某一个角度来说,高槻比家福更了解音,在音给家福讲述的故事中,她总是到中途就戛然而止,一直未透露故事的结局,然而,音却把完整的故事告知了高槻,也许在她心目中,把高槻看成了丈夫的替代品,虽然她没有多爱高槻,但不妨碍自己用其他方式进行发泄。

影片最大的特点,是从没打算认真的去讲述一个完整故事,它不过想通过参与者的一言一行,去发掘作为人最深处的思想和情感表达,无论音还是高槻,他们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告诉家福,正确面对自己的内心,因为发生过的事情才算真实存在,再逃避也不能被抹杀。

这种思想在家福认识渡利之后变得更加明朗。渡利之于家福,更像生存在两个完全不同世界的人,不仅因为两人的年龄差距,还体现在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和追求。

家福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生活富足衣食无忧,不需为了生计而疲于奔波,但渡利不一样,孑然一身的她,更多考虑的是如何生存,不被这个社会淘汰,按理说两人之间没有什么交集,然而各自心存的秘密让他们走到了一起,并在分享各自的故事中变成了心灵相通的朋友。

家福由于自私导致没有救到妻子,从而心存愧疚,渡丽则是因为山体滑坡压垮房屋,明知道母亲在里面却不施救,本质上,他们都是不作为而间接杀人,但从人性角度分析两人却都没有做错。

很多时候,人在特殊情况下的选择都有极大的偶然性,特别是精神状态处在高度紧绷时容易走极端,如果让他们再次选择,可能类似的事情就不会发生。影片后期,渡利带上家福来到自己曾经的家乡,在母亲遇难的地方表达了自己的歉意,这不仅是向过去的自己告别,更代表着从头开始的重生。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让自己的一生变得简单而纯粹,就如尹秀一家,虽然妻子无法说话,但不妨碍两人之间用手语沟通依然能够了解彼此,这可能才是很多人一直在找寻的真正幸福。

《驾驶我的车》中间有着大量隐喻,让本片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够得到多种解读。例如音讲述的那个故事,其实已经把每位主人公的性格特点都涵盖了进去,而家福对车子的专一,以及与录音带中妻子声音的对话,则充满着各种不言而喻的眷恋,即使他从未向别人提起,但其实从未真正忘记。

影片最高潮的段落,不是剧烈的情感冲突,反而表现在排练《万尼亚舅舅》的各个场景,这种割裂感极强的形式,让观众始终处在不断跳进跳出的状态,充满着浓烈的先锋实验性。

事实上,《万尼亚舅舅》的排练过程,其带来的冲击性远比影片本身还精彩。它破天荒让不同国家的演员,操着不同的语言去进行表演,甚至还动用了不能说话的残疾人。

这些日本人,韩国人,中国人,汇集在一起去排练话剧,本身就是一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话剧最重要的是交流,语言不通根本无法让表演人员完全投入感情,而导演又刻意让演员念台词时抽离角色本身,变得机械而呆板,加重了他们之间的隔阂。

这种不适在经过了短暂的排练后,进入正式表演时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各种语言的混杂,不自然间产生出一种海纳百川的感觉,特别是手语的加入,于平静中蕴含力量,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导演滨口龙介很善于捕捉细节,他不执着于场面的调度和节奏的紧凑,而是在散乱的叙事中让人物尽可能去自由展现,所有情绪都酝酿的恰当好处。电影从头到尾都弥漫着村上春树混搭契科夫的奇妙味道,让两个相差世纪的文人,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走到了一起。

于是,奢靡与纯净,自由与责任,焦躁与通透就那样顺理成章糅合成整体,并借用滨口龙介的眼睛,直白的展现给观众。

或许,从创作角度分析,本片大段的台词将所有想表达的东西全部和盘突出,少了一些留白和隽永,而前后跳脱的故事情节,也不符合大部分人的观影习惯,但对逝去东西的缅怀和精彩的表演弥补了这些缺憾,无论家福还是渡利,经历过这段人生洗礼后均已经释怀,不管他们的结局如何,至少放下执念的两人,可以真正轻松的去迎接未来,对于观众来说,何尝又不是如此。

刚刚结束的金球奖颁奖典礼上,《驾驶我的车》拿下了最佳外语片奖,加上之前已经获得的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最佳影片,该片俨然已经成为今年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奖(原最佳外语片)的最大热门。

本片继承了日本电影细腻、温润的特点,同时又结合欧洲文艺电影的大胆实验性,在视听语言上打破传统电影以情节推进故事发展的创作思路,带来别具一格的观影体验。

故事主人公家福,是一位小有名气的话剧导演兼主演,她的妻子音则是一名优秀的编剧。夫妻二人不仅生活温馨甜蜜,工作上也是配合默契,一次意外,音不幸猝然长逝,家福只有带着诸多遗憾继续生活。

本片重点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今世界,最复杂的事情可能就是人际关系,无论情侣、朋友或者亲属,即使表面看似融洽,背地里却有着各种不为人道的故事,每个欢乐或者悲伤的后面,或许都掩盖着太多无法知晓的秘密。

就如同家福和音,外人眼中的模范夫妻其实早已伤痕累累。虽然他们依旧爱着彼此,但在女儿突然离世后,嫌隙就已经种下,尤其音,作为母亲的她,只能把所有伤心情绪埋藏心底,哪怕在丈夫面前都没有任何表露。

家福和音因为孩子的事情曾经达成了共识,他们不想再要一个小孩去填补女儿空缺的位置,然而这种行为更多是自欺欺人,其带来的后果就是夫妻间的精神交流越来越少,音甚至选择用出轨的方式来掩盖内心的空虚,而家福在知道真相后选择隐忍,只为保住家庭不至于分崩离析。

影片带着浓厚的东方式家庭观念,作为男主人公的家福,睿智、坚强、担当,典型的东方好男人,然而,好男人并不一定会处理好所有的事情,尤其像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家福的过于委曲求全,反而酿成了真正的悲剧,并让自己陷入自责之中,久久无法忘怀。

家福与音之间,欠缺的是没有人主动去迈出第一步,两人之间在女儿去世后,从未认真开诚布公的深谈一次,所以,音的不断出轨更像是刺激丈夫并引起对方重视,而家福就像一只把头埋在沙中的鸵鸟一样,亲手将这种可能打破。

音去世的那个晚上,本来是打算和家福坦白,可因为不愿面对真相,家福在没有任何事情的情况下,还是选择一人开车外出打发时间,直到发现妻子已经脑溢血倒在家中,成为一生最大的遗憾。

正是因为这种愧疚,让家福在排练《万尼亚舅舅》时,毅然将主角的重担交给他认为的音出轨对像—高槻,两人之间的对话充满着男人之间的仇视和愤怒。

从某一个角度来说,高槻比家福更了解音,在音给家福讲述的故事中,她总是到中途就戛然而止,一直未透露故事的结局,然而,音却把完整的故事告知了高槻,也许在她心目中,把高槻看成了丈夫的替代品,虽然她没有多爱高槻,但不妨碍自己用其他方式进行发泄。

影片最大的特点,是从没打算认真的去讲述一个完整故事,它不过想通过参与者的一言一行,去发掘作为人最深处的思想和情感表达,无论音还是高槻,他们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告诉家福,正确面对自己的内心,因为发生过的事情才算真实存在,再逃避也不能被抹杀。

这种思想在家福认识渡利之后变得更加明朗。渡利之于家福,更像生存在两个完全不同世界的人,不仅因为两人的年龄差距,还体现在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和追求。

家福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生活富足衣食无忧,不需为了生计而疲于奔波,但渡利不一样,孑然一身的她,更多考虑的是如何生存,不被这个社会淘汰,按理说两人之间没有什么交集,然而各自心存的秘密让他们走到了一起,并在分享各自的故事中变成了心灵相通的朋友。

家福由于自私导致没有救到妻子,从而心存愧疚,渡丽则是因为山体滑坡压垮房屋,明知道母亲在里面却不施救,本质上,他们都是不作为而间接杀人,但从人性角度分析两人却都没有做错。

很多时候,人在特殊情况下的选择都有极大的偶然性,特别是精神状态处在高度紧绷时容易走极端,如果让他们再次选择,可能类似的事情就不会发生。影片后期,渡利带上家福来到自己曾经的家乡,在母亲遇难的地方表达了自己的歉意,这不仅是向过去的自己告别,更代表着从头开始的重生。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让自己的一生变得简单而纯粹,就如尹秀一家,虽然妻子无法说话,但不妨碍两人之间用手语沟通依然能够了解彼此,这可能才是很多人一直在找寻的真正幸福。

《驾驶我的车》中间有着大量隐喻,让本片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够得到多种解读。例如音讲述的那个故事,其实已经把每位主人公的性格特点都涵盖了进去,而家福对车子的专一,以及与录音带中妻子声音的对话,则充满着各种不言而喻的眷恋,即使他从未向别人提起,但其实从未真正忘记。

影片最高潮的段落,不是剧烈的情感冲突,反而表现在排练《万尼亚舅舅》的各个场景,这种割裂感极强的形式,让观众始终处在不断跳进跳出的状态,充满着浓烈的先锋实验性。

事实上,《万尼亚舅舅》的排练过程,其带来的冲击性远比影片本身还精彩。它破天荒让不同国家的演员,操着不同的语言去进行表演,甚至还动用了不能说话的残疾人。

这些日本人,韩国人,中国人,汇集在一起去排练话剧,本身就是一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话剧最重要的是交流,语言不通根本无法让表演人员完全投入感情,而导演又刻意让演员念台词时抽离角色本身,变得机械而呆板,加重了他们之间的隔阂。

这种不适在经过了短暂的排练后,进入正式表演时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各种语言的混杂,不自然间产生出一种海纳百川的感觉,特别是手语的加入,于平静中蕴含力量,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导演滨口龙介很善于捕捉细节,他不执着于场面的调度和节奏的紧凑,而是在散乱的叙事中让人物尽可能去自由展现,所有情绪都酝酿的恰当好处。电影从头到尾都弥漫着村上春树混搭契科夫的奇妙味道,让两个相差世纪的文人,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走到了一起。

于是,奢靡与纯净,自由与责任,焦躁与通透就那样顺理成章糅合成整体,并借用滨口龙介的眼睛,直白的展现给观众。

或许,从创作角度分析,本片大段的台词将所有想表达的东西全部和盘突出,少了一些留白和隽永,而前后跳脱的故事情节,也不符合大部分人的观影习惯,但对逝去东西的缅怀和精彩的表演弥补了这些缺憾,无论家福还是渡利,经历过这段人生洗礼后均已经释怀,不管他们的结局如何,至少放下执念的两人,可以真正轻松的去迎接未来,对于观众来说,何尝又不是如此。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