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陈宝国:演汉武帝和嘉靖帝,一板一眼都是戏,放一起,差别就有了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1-21   浏览次数:221

一、引

我不喜欢现在流行的偶像艺人的长相。

他们太瘦了,瘦得简直是离谱,就连如今的男演员也是白幼瘦,台上看起来还挺帅。

离开了滤镜和打光,瘦得真的只剩下骨头了。

我喜欢陈道明,刘晓庆,陈宝国这样的长相,成熟,稳重,大气。

他们的长相更符合中国传统审美里的华丽,一身古装,仿佛就是从画里走出来的。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偶像演员演皇帝,长得是很帅,身高也有1米8,但是体重100来斤,

看起来弱不禁风的,演技又只是一般,这样的皇帝坐在龙椅上,能有气势吗?

我想大多数人的答案的跟我一样:这样的皇帝,不会有气势,因为他没有雄性化气质。

真正的雄性气质化就应该是男性本体的样子,

有棱角的硬朗腮帮,过度精致,反而只会导致审美畸形,甚至牺牲身体的健康。

当然,这些白幼瘦的演员们,其实也都走不远,潮水退去,该裸泳还是得裸泳,

留下的还是像陈道明,陈宝国,李雪健,这样的国家一级演员,他们才是真的好演员。

尤其是,陈宝国,

他是一个“千面人”,

无论是帝王将相、普通百姓还是小混混,

他都能诠释得出神入化,演什么像什么,盛誉在身,获奖无数。2015年,白幼瘦的演员在国内横行的时候,陈宝国第五次拿到了

飞天奖。

至今为止,陈宝国仍然保持着飞天奖数的最高纪录,跟有些所谓的金鹰影后影帝不同的是,陈宝国这样的演员才是名副其实的“视帝”。

但似乎今天的年轻人看的戏并不多。在他们看来,陈宝国的戏路太窄了,似乎演来演去还是那个汉武大帝,这是对陈宝国的误解。

陈宝国最在意的事情是角色有没有重复,不管是重复他人还是重复自己,他都不允许。他永远在寻找下一个好角色,因为他是一位演员。

就连帝王戏,陈宝国也是不带重复的,你不信吗?那我们可以把陈宝国演过汉武大帝和嘉靖帝,放在一起看,差别就有了。

二、汉武

01:经验

陈宝国足够幸运,如果没有《老店》里的杨明全,没有《小井胡同》里的贵族查四爷,

没有《活出个模样给你看》 中的流氓无产者,陈宝国演不好《大宅门》里的白景琦。

用陈宝国自己的话说:

为了白景琦我等了二十年,这是我觉得五十年一遇的剧本。

这份荣幸,这份运气摊到我头上,演起来特别过瘾,那真的是特别好看的一部戏。

这部被后人传颂的《汉武大帝》是陈宝国在《大宅门》演的,那会,他可一点都不轻松。

在演“汉武大帝”前,陈宝国没有完整演过一位帝王,他压力很大,他找不到汉武大帝的那股雄才伟略、气吞山河的一代霸主的帝王之气。

于是,陈宝国常常对剧组工作人员和身边的人大发脾气。他是“体验派”里的“方法派”演员。

他需要把自己带入表演角色,想象自己就是汉武大帝,他才能培养霸气。这种表演方式其实是80-90那代演员常用的方法论。

像李雪健,陈道明,唐国强,陈宝国等等,他们都是“体验派”延伸而出的“方法派”演员。

可,演员把灵魂带入角色很危险。一方面,容易共情,一方面,难处理剧组的关系。

在演《汉武大帝》的时候,陈宝国曾因为精神不集中,状态游离,时而暴躁狂躁,时而忧郁低沉,不受控制,剧组帮他请来了心理医生。

为了沉浸在角色里,陈宝国拒绝了剧组心理医生的辅导,坚持演完,最后剧集杀青。

他终于松了一口气:“

演刘彻这个角色曾让我备受折磨,始终处于痛苦挣扎中。

02:人物特点:丰富立体的矛与盾

事实证明,陈宝国的挣扎换来了银幕上最好的“汉武大帝”,他对汉武帝性格捕捉很准。

历史上的汉武大帝,老年疑神疑鬼,不仅怀疑大臣,内宫嫔妃,连太子也怀疑过。

表面上,是太子因为佞臣五利将军巫蛊栽赃逼上梁山。实际是武帝猜疑, 太子没底,以为地位岌岌可危,才不得已出此下策。

但是你看陈宝国是如何处理这段历史的,

太子兵败,但是却被田仁给放走了,丞相要斩首田仁,却被御史给拦了下来。

汉武帝问,御史为何要拦下来,御史回答的是:皇上和太子始终是有血脉之亲,

但是汉武帝是皇帝,当他坐上皇位的这个时候,家就变成了国,他要的是江山。他就算知道是错的,也要把法给执行下去。

汉武大帝抬着头,他依旧保持着一股帝王的英气,那是为了隐忍着自己的痛苦。

他是封建秩序的统治者,是绝对不可冒犯,坚毅却又倔犟无比的汉武帝。

当臣下向他报告抓住太子时,武帝表情复杂,沉重地言道:“难道你们是在向我报 喜吗!”言谈之间掩饰不住自己的失子之痛。

最后一切真相大白的时候,汉武大帝的那股隐忍再度爆发了,但是跟此前的愤怒不同的是,

这个时候陈宝国的处理让汉武帝,少了愤怒,多了迷惘,不再是

那个少年英姿,舜目重瞳的千古一帝变成了一个糊涂的老昏君。

可皇帝是不能错的,于是

帮刘据的刘彻杀了,不帮刘据的也杀了,两不相帮也杀。

这件事过后,汉武帝,没了当年眼神的那股坚韧与英气。他意识到,他的统治危机四伏,

他走到亡国的边缘,他罪己诏下,彰告天下。

至此,武帝罢兵,大汉王朝定鼎,中华文明传承至今的疆域,确立,而他自己失去了所有。

前期摆平太后,舅舅一党,中年信任卫,霍,大败匈奴,收复西域,南平百越,晚年糊涂,信任贰师将军,勾弋夫人,太子刘据自杀,卫长公主死于大刑,家族破碎,一生孤独。

陈宝国在《汉武大帝》里演出了一个从少年壮志凌云,到青年踌躇满志,到中年的英气,再到晚年的昏庸。陈宝国演出了一个最丰富,最立体的帝王,他走进了一个历史人物的内心。

三、嘉靖

01:经验

在接《大明王朝》的“嘉靖”的时候,陈宝国已经演过五个帝王角色了,这还是他特意虚看过剧本挑的,其实在演完汉武帝后,找陈宝国演皇帝的剧本实在太多了。

陈宝国觉得没有意思。他已经演过太多的帝王,大多数帝王的内心,他已经摸得很清楚了,他怕自己分不出来,观众也分不出来,因此他很长一段时间都拒演帝王戏。

直到“嘉靖”的文本递到陈宝国的面前。跟其他的帝王不同的是,嘉靖是一个坐了45年的江山,前期勤政,体谅百姓,后期却只管炼丹修道,二十年不上朝露面的帝王。

陈宝国好奇,这位既不是明帝国的皇室嫡长子,更不是武宗生前钦定的接班人,是如何从一个0政治经验的人,在短短三年之内,就打倒了杨廷和集团,坐稳江山。

在看完《大明王朝》的剧本后,陈宝国发现,嘉靖少年老成,早就看懂了权势,看到了政治的黑暗和残酷,“大礼仪”之争后,嘉靖对文官阶层彻底失去了好官。

他打破了英宗留下的三角权力格局,把大权一手抓在手里。当权力被重新集中,封建王朝的集权宗法制和皇权的弊端也就显露了出来,再加上嘉靖对于文官集团的偏见。

嘉靖彻底变成了一个彻底的利己主义者。他登基45年,不为民也不为江山社稷,甚至连他的接班人也不重视,他只为自己,即便帝国文化的灿烂,也不能掩盖帝国危机。

在他掌权45年里,帝国没有太大的起色,倒是封建王朝崩塌的最致命的危机“土地兼并”在不断加剧,他拉扯的文官集团的改革,也依旧偏向皇室贵族和特权阶层。

嘉靖的帝王之术运用自如,但是却忽视了对民间的了解,他忽略了最底层的人民才是整个帝国运行的支柱,一位失去土地的农民,就意味着王朝失去一部分帝国的支柱。

权贵阶层逐渐发展壮大,

资源越是集中,越是会被占用成无用资源,无法回馈到正常的生态环境,固化的阶层和无法流动的财富,最终爆发出巨大的危机和农民起义。

02:人物特点:利己

陈宝国看完剧本后,很快就确定了出演“嘉靖”这个帝王的角色,在他看来,许多皇帝都是有共性的,比威严,年少老成,风流,英气...

但是嘉靖不同。不穿龙袍,不戴皇冠,穿一件松江卜布的大衫,多年不上朝。但朝中所有事情他都知道还牢牢把握着军权财权,这样的影视剧是从前的影视剧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特殊,让陈宝国演了这部戏。他发现跟汉武帝不同的是,嘉靖的智慧都用在了权术上。

于是,陈宝国在演嘉靖的时候,帝王没了猜疑和孤独,更多的是一种收敛。

汉武帝是把霸气就在外表,嘉靖的霸气是在心里,他是皇帝,手中握的是至高的权力。

因此在处理这段历史的时候,陈宝国让“嘉靖”的心理有了一盘棋,无论走哪都有数。

嘉靖处理陈红的那一段戏中,陈宝国的演技极为优秀,这段戏是这样的。海瑞上疏,嘉靖帝并不想杀他,他也不想末了了,还留下个骂名,但是罪已经定下来了,怎么放海瑞?

需要一个台阶,陈洪第一次去见裕王,裕王就说了:“作为列祖列宗的子孙,我若能继承大统,必重用此人!”嘉靖等的就是这句话,但是陈洪把这句话给隐瞒了。

最后判了秋后问斩,皮球又踢到了嘉靖身上,嘉靖不想做这个坏人,但皇命不可违背,于是嘉靖写旨让人送过去。陈宝国的脸上是一脸不甘,瞪着鼻子头的愤怒。

但陈洪却在那笑,他以为嘉靖要海瑞死,话外的意思是想要海瑞生。嘉靖让伤了腿黄锦,慢慢走过去,说是走过去,实际要是要熬过午时三刻,熬过去了,球又给裕王了。

陈洪想开口说些什么,但是陈宝国的处理,选择保持着一贯的愤怒,但是却压抑着那股狂躁,始终喜怒哀乐不形以色,他的一直让臣下去猜,更多的是一种高深。

帝王难以区分,是因为帝王始终是帝王,自古帝王变来变去,但他们恒古不变的是,当他们走上最高的权力的舞台的时候,他们便成为了江山社稷最大的守门人。

山头桃花满山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开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陈宝国,真厉害。

大家好,我是云纳君,

很感谢各位朋友抽出时间,阅读这篇文章。

如果您觉得写得不错,

您的“

评论 点赞 转发

”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