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时隔18年回归的《黑客帝国:矩阵重启》,情怀之外还有什么?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1-20   浏览次数:147

对于年轻的影迷来说,《黑客帝国》系列电影可能并不耳熟能详,但对于本世纪初的那批科幻迷来讲,《黑客帝国》、《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黑客帝国3:矩阵革命》三部曲,无疑是众多影迷心中的神作。

然而,系列神作暌违18年推出的回归大片——《黑客帝国:矩阵重启》,却在口碑、票房等多方面表现未达预期。

内地上映5天,《黑客帝国4》票房仅过5000万,第三天的时候便让出了当日票房冠军的位置,豆瓣评分目前5.7。国外成绩同样欠佳,海外上映首周全球票房也仅920万美元,IMDb评分同为5.7分。

票房口碑双双滑坡,《黑客帝国:矩阵重启》究竟是在哪些方面有所欠缺才导致如今的局面?这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结果。纵观整部影片,故事情节难逃男女主角爱情的基本线,概念设定相比前三部也并无创新点,再加上18年的时间,曾经新奇的互联网虚拟世界设定也早已不新奇……整部《黑客帝国》都显得缺乏新意。

以下涉及剧透

游戏设定只是引入,故事依旧围绕尼奥和崔妮蒂展开

《黑客帝国》是由华纳兄弟公司发行的系列动作片,该片由沃卓斯基兄弟执导,基努·里维斯、凯莉·安妮·莫斯、劳伦斯·菲什伯恩等主演。

影片已上映的有三部,为《黑客帝国》、《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黑客帝国3:矩阵革命》,分别于1999年3月31日、2003年5月15日、2003年11月5日在美国上映。

影片大致讲述了一名年轻的网络黑客尼奥发现看似正常的现实世界,实际上是由一个名为“矩阵”的计算机人工智能系统控制,主人公尼奥在一名神秘女郎崔妮蒂的引导下见到了黑客组织的首领墨菲斯,三人走上了抗争矩阵征途的故事。

这部回归之作一开始便推翻了此前《黑客帝国》三部曲的设定,所有的矩阵原来只是基努里维斯扮演的游戏设计师尼奥,设计开发的一款名为《黑客帝国》的网络游戏。

这让不少《黑客帝国》的忠实影迷心里一怔,“不会前三部看了个寂寞,一切都是游戏设定吧。”举个例子,这种感觉就像你认为自己变成超人超越时空界限,但突然醒来发现是一场梦。

但度过了前30分钟的概念搭建后,《黑客帝国:矩阵重启》却在影片30分钟后,完全割裂了开头的游戏设定,而转头讲起了一个欧美大片经典的“爱情”故事。

故事开始围绕“尼奥救 崔妮蒂”展开。

尼奥和 崔妮蒂两人好似磁铁的正负极,如果单独来看,并无 有 什么特殊之处,但一旦两人之间的距离接近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能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可以用来解决机器世界能源短缺的现实困境。

因此,两人被放置在相隔较近的培养皿内,意识接入矩阵,通过人物设定使得两人在一个城市却不能在一起。

而一部分意识觉醒的机器人从培养皿中救出了尼奥,在被机器人拖在空中的时候,尼奥发现了另一个培养皿内就是 崔妮蒂。影片的后半段就围绕着尼奥如何和部分觉醒的机器人一起,营救 崔妮蒂。

为避免剧透,中间的救援过程就不在这里赘述。电影的最后,尼奥和崔妮蒂手牵手飞起来了,有情人之间完成了救赎,电影就在一片祥和中结束了。

观影之前,需要明白的几个概念设定

在这个爱情故事外面,《黑客帝国:矩阵重启》其实仍然将前三部的诸多科技概念包装成了一件相当晦涩的外衣。

大量复杂且陌生的概念让整个观影过程显得极为不顺畅。导演沃卓斯基兄弟好似默认所有影迷都会提前将前三部系列电影看完,在《黑客帝国:矩阵重启》中并未对相关概念给出铺垫性解释。

接下来科普下重点的几个概念。

1、矩阵

在《黑客帝国》系列电影中,矩阵,也可以理解为“母体”,是一种通过机器电脑介入人类神经,然后每个人的神经意识都将在矩阵中按照设定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构建出一个虚拟空间。

用如今流行的概念来解释,矩阵就类似于元宇宙。

人类的身体被放置在培养皿中,身上被插满了机械化的钢管和机关,陷入沉睡。人类的精神通过身上链接的钢管接入矩阵,靠着意识在矩阵中生活着。

2、红蓝药丸

大部分人都没法发觉矩阵中的世界是虚拟的,他们会安然躺在培养皿中,任由自己的意识生活在矩阵而全然不知。但是有一部分人的意识会觉醒,这里就引申出第二个概念“红蓝药丸”。

“红蓝药丸”是《黑客帝国》最著名的设定之一:吞下蓝色药丸可以重新回到矩阵世界忘记眼前的一切真实,吞下红色药丸则可以跳出矩阵,进入真实的世界。

3、子弹时间

如果要为《黑客帝国》选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想必很多观众都会想到经典的子弹时间,主人公尼奥仰身躲子弹的慢动作镜头更是堪称经典,

子弹时间其实是一种使用在电影、电视广告或电脑游戏中的摄影技术模拟变速特效,例如强化的慢镜头、时间静止等效果。

4、绿色代码

《黑客帝国》系列电影里,整齐排列落下绿色代码雨,是影片的标志性开场画面,也是让影迷们惊叹的视觉奇观。

这一幕的灵感,源于押井守在1995年执导的动画电影《攻壳机动队》。它不仅体现出了科技高度发展和人类脆弱之间的强烈反差,同时拓宽了“赛博朋克”美学风格的全新视觉符号。在《黑客4》中,绿色代码雨的经典镜头当然也有重现。

时代变迁,昔日新奇的设定如今反而显得创意不足

大家是否感觉,就算结合着剧情剧透,再加上上述关键概念的解释,你也很难在未看过影片的情况下,构思出整部电影的故事脉络。

的确,作为一名没有看过《黑客帝国》前三部的观影者,在看完《黑客帝国:矩阵重启》后,又在网上做了很多功课,才把影片的背景设定、故事逻辑理顺。

但是,作为一名普通观影者,又会有多少会在看完一部并未看懂的电影之后,再去仔细了解这些内容呢?

《黑客帝国》三部曲是拍摄于18年前的科幻电影,18年前的科幻影迷们已经步入中年,情怀能吸引一部分人走进影院,但如果不考虑新的受众,影片自然无法形成持续口碑。

另一个导致《黑客帝国:矩阵重启》难以吸引新受众的原因,还在于18年前三部曲曾引以为傲的概念设定,如今显得既繁杂,又缺少新意。

22年过去了,互联网从一个新鲜的发明成了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从最直观的影片名来看,“黑客”一词就已经从一个新鲜概念,变为了一个并不新鲜的词汇。

影片内容也同样如此。

18年前的黑客三部曲,上映于互联网刚开始发展的时期,网络世界、虚拟社会还是人们只能想象,不能大规模实践的阶段,人们对于互联网社区的憧憬与好奇,成就了《黑客帝国》三部曲的成功。

但18年过去了,网络世界已经是人人可参与、人人可讨论的虚拟空间。培养皿、代码、黑客、子弹时间都在18年间从陌生,变成了绝大部分科幻迷都能简单GET的设定。

因此,当《黑客帝国:矩阵重启》再次将18年前的情节设计搬上荧幕之后,人们对于影片的新奇滤镜自然就撤下了。

当然,也有人认为《黑客帝国:矩阵重启》此次不尽如人意是因为欧美特效大片对国内观众吸引力已经下降。而其实《黑客帝国:矩阵重启》表现不佳,更多还在于自身在内容、情节,甚至拍摄画面上创新不足导致。究竟是否是这一类型的科幻大片正在失去国内电影市场呢?或许我们今后能够找到答案。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