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没有弹幕和倍速播放,春晚怎么看才能坚持4个小时?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1-21   浏览次数:217

明天就过年了,又到了一年一度看春晚的日子。

不知不觉已经2022年了,但很多人对春晚的记忆,恐怕还停留在千禧年以前。

事实证明,有相当一部分人,嘴上喊着不好看,不想看,最后还是看了。

但结果是,仿佛每个节目都看了,又仿佛什么都没看。

最近刷抖音,经常刷到1983年第一届春晚的录像视频,看完之后,你都有给当年的中央电视台捐钱的冲动。

很多人被粗糙视频中的表演所打动,逼仄的舞台,联欢会式的氛围,演员即兴的状态。

首次尝试了电视直播,开创了电视台逢年过节就加班的传统,为的就是让五湖四海在除夕这天晚上都能跟赵忠祥同步倒数。

当年的春晚,除了直播还有点播,设置了4部热线电话,北京地区的观众可以为喜欢的歌手打call。

那年的春晚靠点播的契机,一口气让李谷一在春晚上连唱了7首歌,顺便奠定了《难忘今宵》的江湖地位。

后劲儿是很大的,大到直到今天我每次听难忘今宵,都觉得嘴里有股素饺子味。

很多年过去,已经没有人再热衷去探讨春晚是好看还是不好看了。

因为,有什么意义呢?

以前的春晚是每年最期待的盛事,现在的春晚已经成为代替鞭炮的背景音,年年看,年年吐槽,下一年又要向上一年的春晚道歉,对不起,我以为你已经是下限。

现在的春晚,极尽舞台之华美,但再精致的菜盘,也无法为白开水增味,形式上的华丽并不能给平淡的内容加分。

歌舞看后就忘,只记得灯光很亮,舞台很大很漂亮,流于表面的空洞艺术美只在观众脑海里留下云遮雾绕的模糊记忆。

在这里我特意总结了一下春晚小品的模版,你品品:

向观众拜年的开场白,加一段不大不小发生在同事、家人、邻里之间的误会,最后来一个尽释前嫌、合家团圆的美好结局。

这个美好结局,一定是子女没有时间陪父母留下的悔恨的泪水,是妻子突然理解丈夫坚守岗位意义所在感动的泪水,是打工人生活艰难但依旧觉得人生幸福的泪水。

最后,祭出万金油圣物—饺子,春晚的世界里,没有什么误会是一碗饺子解决不了的。

可,演个小品为啥也要哭哭啼啼呢?估计有人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怎么也得带点现实意义。

小品演员拼命的样子,仿佛看见老板忽然跳出来拷问我:你的价值在哪里?

以前的小品是颗铅球,字字句句掷地有声,现在的小品是个悬在半空的气球,放弃现实世界的逻辑支点,一味摇旗喊口号。

最后导演还会戳破气球,他以为爆炸是感动,但观众只会觉得惊吓。

所有能歌颂的,都歌颂了,你要是还不哭的话,只能说明,你不够善良。

对标第一届春晚,一切都是反过来的:舞美约等于没有,主持人服装自带,节目需要演员临场发挥,观众打电话点人上台,现场小失误不断。

但,这重要吗?

氛围异常亲切,相声小品只是逗人笑的,歌曲都是观众想要听的,真正做出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这大概才是现在春晚乏味的原因所在。

在高度商业化和宏大叙事的需求之下,如今节目的意义大于意思,过多的真善美已经让生活失真,作品的趣味性排在说教之下,正确是比好看更重要的因素。

如果“卖拐”、“打工奇遇记”,“主角和配角”等经典小品放在今天,估计要加一个惩恶扬善的结尾。

其实,这也不能全怪春晚。

几乎所有春晚的观众,心里都明白,春晚持续到现在,是一个调和的产物。

它在各方面妥协后,去争取最大的包容。从最初口碑滑坡至今,人们已经无力再去吐槽或是要求什么,这并不是因为大家都满意了,而是因为大家都包容了。

做这样一台晚会,确实很难。

技术,可能是晚会中难度最低的部分了,高科技手段的应用,已经可以让刘德华隔空出现了,让机器牛尬舞了,让机器人双手提笔写书法了。

难点在内容上,要照顾到大江南北热门的口味,要照顾到老少男女的喜好,要平衡艺人和粉丝的需求,还要让人们在观看春晚中感受到喜庆、祥和、快乐和思考。

歌曲从最初的一个人演唱,到一个团演唱,现在舞台都快站不下了。

小品的阵容从最初的专业演员到后来的专业小品演员,到现在已经变成了拼盘大杂烩。

相声越来越少,时长越来越短,观众笑的时间也被压缩了。

只有戏曲节目,还保持着以往的样子,还没有鲜肉小花献唱西皮二黄。

但现实是,能让大家记住的节目越来越少了,当年一整个春节都津津乐道的那些句子台词和旋律,都不复存在了。

现在的春晚,总会让人有一种无力感。

明明知道它没让人满意,但也清楚地明白它尽力了,这就有些尴尬。

看得出它在坚持,但它又在坚持着什么?

如果说短视频教会我什么道理,那就是BGM的重要性。

春节的传统有很多,只有春晚是最佳气氛组。

在除夕的时间点,只要有人在的屋子,就是春晚演播大厅,所有屋里传出的都是一个声音。

客厅的发明者应该感谢春晚,这个空间只有在看春晚的时候才会利用最大化,为一家老小提供新年倒数的条件。

对于很多人而言,春晚已经变成了一种新年俗,无论是打麻将的背景音,还是互联网吐槽大会,都不能抹杀它存在的价值。

有人说不是它的错,是晚会这个形式走向了没落,但B站在2020年创下的神话犹在,在那个闭合生态的圈子中,成功破圈,赋予了晚会新的定义。

有人说不是它的错,是相声小品创作乏力,让观众娱乐不能,但有的相声团体已经从小剧场火到了线上,还自制了影视剧和综艺节目。

有人说不是它的错,是音乐产业崩溃了,让音乐作品青黄不接,但有的歌手单曲上线销售1.4亿人民币,称霸全年音乐产业。

事实上,它确实没有错,是因为舞台变大了,大到不会埋没任何一个有才华的人。

这么一台晚会,即使有诸多问题,但它对中国人来说,依然有着特殊的意义。

除夕晚上的春晚,就相当于八月十五的月亮,就算赶上阴天下雨圆得不完整,也不妨碍“天涯共此时”。

春晚,明天见。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