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去繁从简的张艺谋,更出色了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10-31   浏览次数:150

如果问,谁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导演?

那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项,但是,张艺谋这个名字肯定是绕不开的。

张艺谋导演常常在采访中直言自己不是天赋型选手,王家卫才是,

这种谦逊的称自己勤能补拙的人,却十年如一日地产出稳定的作品,

而且在故事类型以及故事侧重上还在不断地变化。

而春节档的《狙击手》,也是张艺谋首次和张末合作的导演作品,

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张艺谋导演正在打破他以场面调度和形式设计为强项的风格,

而是以叙事第一,来创作这部作品。

作为一部抗美援朝主旋律作品,如何找准切入点是至关重要的,

和以全面战争和宏大叙事为内容的《长津湖》不同,

《狙击手》呈现的是战争中一个切片,以小见大来展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残酷。

本片选择了狙击手这个角度来展现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场小型的战役,

狙击手的原型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立功无数的张桃芳,荣获一级国旗勋章的抗战英雄,

他曾经拿一枚不带任何瞄准设备的老式步枪作战了32天,总共击杀了214名敌军,自己却毫发无伤。

基于这个历史事实,本片围绕神枪手创作了这个以5班拯救侦察兵伤员的故事。

整部影片严格按照三一律,将整个故事限制在一天内的同一个地点内,

用封闭的空间去呈现五班在敌军诱敌深入的重军火压制下,是如何完成任务的。

讲故事成了整部影片的重心,这也是张艺谋导演近几年在风格上的转变延续。

做到叙事第一,就必须重视故事本身的主体地位,

演员的表演也好,服化道的设计也好,镜头的运用也好,都基于叙事原则,

将叙事角度是否优秀作为评判标准,

这种以叙事为导向的创作手法,也是当今电影艺术发展的趋势。

影片中前20分钟,极为紧凑,一次伏击战,交代了整个五班的人员配置,

接下来的一场取名字的戏又将个人性格进行了加强,

到第三场大永的接受采访戏,一边在埋伏笔,一边又给班长和大永的性格做反差,

为后边两人在狙击手这个主题上的传承上做文章,

20分钟后,一组人就进入了故事中心,如何配合救出侦察兵亮亮,

亮亮即本片的麦高芬,争抢亮亮成了志愿军和敌军抗衡的中心。

本片除了叙事第一的原则,还采用了硬核叙事的概念,

就是在封闭空间内,通过人物的内在的冲突驱动叙事前行,

排除宏大背景,外部因素介入对故事内容的干扰,

通过人物之间的冲突,人物自身的冲突升级矛盾,

通过这种方式做到了全程的高度紧张,这在主旋律作品中是相对罕见的。

影片中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班长和大永之间对于神枪手这个称号的一个传承,

在影片前半段,影片着重描述班长的铁面无私,他是一个几乎没笑过的硬汉子,

而与之对应的则是高中生大永,一遇事就哭鼻子,被班长评价为脆弱,

影片并没有去抹杀大永感性的这个特质,而是去放大班长和大永在性格上的这种对立,

一个从来不笑的老兵和一个每天哭鼻子的新兵,这本来就充满了戏剧张力

在伏击战中,两人这种性格上的反差也作为了剧情的一大推动力,

老兵遇事沉着冷静,关键时刻即便牺牲自己也要完成任务,

新兵受情感牵绊,做事总是冲动和短视,直到因为自己的错误决定而间接导致了战友的牺牲,这加速了大永的成长,

这也基于第一次埋下伏笔后,继续去铺垫神枪手传承的设定。

大永的成长是自己亲眼看见了战友的接连牺牲,由内而外发生的,

而神枪手这个位置的传承也是借助大永的成长发生的,

在影片前半段,细节纷繁,但每一个都在指向这种传承

班长教大永如何射击,班长夸赞大永眼神好,就是手慢,

班长捡回了大永在雪地里和敌军对峙时被打掉的勺子,

这些都是为了神枪手的传承做铺垫。

《狙击手》从故事层面来看,

是一个做足了细节,严格按照三一律和好莱坞叙事模式的完美商业故事,

整部影片虽然只有96分钟,但却比许多用时长,动不动就煽情的作品要好出许多。

在这种反套路中的套路中,影片高潮迭起,紧凑详实,

除了师徒二人,其他人物虽然只是寥寥几笔,也是通过不同的角度深化了人物的塑造,

胖墩给儿子取名,亮亮和朝鲜小孩交谈,看似是闲来之笔,却步步为营,为主题服务,

胖墩突出勇,亮亮突出谋,班长突出大局精神,大永突出成长,

不同的个性,不同的优点去搭建了残酷年代,志愿军们共有的高超品德。

在主题表达上,主流电影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

一个是以《建国大业》为代表的主旋律商业电影,

一个是以《中国机长》为代表的主旋律类型的重工业片,

而本片则另辟蹊径,以历史重大事件为起点,将纪实创作成一个关于人的类型片,最终还原到每一个人身上。

其中难度最高的就是凸显集体主义之下的个人情怀,

国内的主旋律作品一直有着关于集体主义表达的创作传统,

但在兼顾集体主义的表达下,本片也花费了许多笔墨去塑造人物成长的弧光。

除了在剧作上的精打细算外,

挑大梁的章宇,此次的表现也算得上是他进军中国内地最卖座男演员的一次重要节点,

章鱼作为大器晚成的实力派演员,自《我不是药神》开始,就浓墨重彩地丰富了国内男演员的类型,

他收放自如的表演以及接地气,生命力饱满的个人风格,

都让这个说着一口四川话的志愿军班长服帖,自然,亲和力强。

《阻击手》算得上是春节档的一匹黑马

虽然在宣发上远不及《四海》和《长津湖之水门桥》,

但在创作的创新上,已经在预示着国内作品的新趋势。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