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狙击手》能打满分?放弃大红大绿的张艺谋,露出了大师的獠牙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1-20   浏览次数:146

在春节档的院线电影中,《狙击手》无疑是最让人惊艳的一部,在《悬崖之上》后,《狙击手》再度把视角放置到了东北亚,由此构成了东北亚地缘生态以及电影意向足以撑起当下张艺谋的电影新格局。

北国意象和冷色调

在《影》之后,张艺谋对冷色调的偏见早已经为观众所共知,比起早前的大红大紫,张艺谋对黑白纯简色调的追寻,他的变化同样显而易见。色调只是外在的形态,背后是人物性格的象征性体现。在早期张扬的色调下,人物性格是奔放张扬的,代表了年轻的生命力。

《长城》算是色调运用得极致,然而《影》却抛弃了浓艳,电影中黑白灰三色的充分运用,人物性格逐渐走向内化和厚黑,当然在冷色调的追求上《影》并不是终点,直到《悬崖之上》和《狙击手》,冷色调甚至铺满到了整个画面。

张艺谋在《狙击手》通过冰雪的辅助来完成意象的塑造。在白色的色调下,一切人和物被清晰地放大,而人物之间的细微通过白雪的映衬,变得更为显眼和浓烈。

在画面内,观众充当了见证者和旁观者,敌我双方的细微动作均暴露在观众的视野,但是角色之间的客观不自知显然构成了感官上强烈的反差感。如此反差感的形成便是冰雪的荧幕力量和价值,在荧幕内,白雪和岩石共同构成了阻隔敌我双方视野无法忽视的存在。

如果以象征意义来分析白色意象,便可把雪的动向和人心的动向结合在一起。在极具压迫感的环境内,雪的存在完成了上帝视角的塑造。人世间的争斗和上帝的冷静客观形成的强大的反向力在电影前段无处不在。尤其是双方狙击手对峙且一枪不发的前半段场景内,窒息感十分浓烈。

而白雪作为一个不参与争斗的现场见证者,目睹争夺和厮杀的全过程,紧张和冷静、残酷和客观的张力因为雪的存在,变得意义深远,也让《狙击手》具备了强烈的艺术感官。

当然雪不仅是外景,它的存在的象征意义同样值得探讨。

在《悬崖之上》中,雪成为了掩埋罪恶的象征,到了《狙击手》中雪同死亡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在每一具死去的尸体周围,必然有白雪覆盖,最终随着电影时间的持续,白雪逐渐掩盖了尸体,化作每一个战斗者的坟墓。

鲜活的生命周围尽是冰雪,则进一步衬托了战争的残酷和惨烈。这场聚焦于狙击手的战役中,外在的条件无处不制约着我们的行为和动向,且左右了角色的内心变化。

外在的纯净和内在的激荡情绪构成了强烈的对比,而外部的一静一动和内心的一静一动,让电影完成了人和世界的统一。

国产战争类型的再拓展

或许熟悉国产战争片的影迷,早已经熟悉当下战争叙事的套路;不缺大场面且以主旋律感召,《红海行动》和《长津湖》均十分成功。在宏大战争背景下,对于群体战争的描绘以及爆炸感官的叠加,完成了宏大主题的展现也满足了观众的感官需求。但是个体性格必然会被场面所稀释,人物性格反而得不到进一步刻画。

国产战争片是不缺大场面的,但是过度的场面渲染以及打不死的英雄的出现,必然会导致故事的失真和虚构。在《狙击手》中张艺谋则把视角聚焦到了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这样一来每一个人的性格均得到了深度聚焦。

中美双方的军人在电影中便显得真实、有血肉感且符合我观众的情感逻辑认知,这一点是值得钦佩的,也是张艺谋大师手笔的体现。由此生发出的行为和动作,则更容易给我们真实的共鸣和震撼;之后电影人物的一系列纪律、团队和牺牲等重要决定,容易被观众所理解和同情。

在电影拍摄过程,张艺谋父女是做足史料功夫的,包括对军事学、战争学和历史学的探究,融入到了电影的每一个细节中。

为了拍好雪景,张艺谋团队则甘愿等待雪天拍摄,保证电影场景的真实还原,自然布景的遵从体现了张艺谋的匠人精神。

为了进一步完成对历史年代的特定还原,志愿军的白袍棕衣、落后装备狙击枪以及美国狙击手的白衣钢盔帽等,均具备了特定的年代性。白袍和白雪的一致、武器装备的编排和展现、狙击手特定兵种的话语体系拿捏以及敌我双方战术战略的考究,完成了电影于真实场面的深度聚焦。

对空间狙击感的把握,进一步展现了张艺谋的调度水准,尤其在涉及到专业军事层面的影像展现上,张艺谋让军事的专业性和视觉的观赏性形成了完好的统一,空间感与氛围窒息感相互推动,战术和意志力相互碰撞,让电影形成了一个又一个意料之外的精彩场景。毕竟对于细节的做足,何尝不是国产战争片应有的态度和底气呢?

死亡动能和精神传承

战争本身就是人类争斗无秩序的体现,由此生发出的情感必然是悲壮的;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不灭的精神,死亡对于电影整体结构是具备必然意义的,《狙击手》对于死亡的深度衡量,是超越国产同类战争片。

《狙击手》中的死亡并非如此儿戏,每一个志愿军的牺牲以及美军的死亡都显得关键且影响全局。最让我感触的,莫过于章宇饰演的刘文武在电影中段以炸药包完成牺牲,主角的死亡并不意味着电影叙事的终结,这也符合张艺谋《悬崖之上》留下的双主角套路。

即便肉体消灭,但是精神也是可以一直传承下去的。刘文武留给了大永的不仅是一次壮烈的自我牺牲,而是背后对于使命的遵循以及对于死亡意义的超越。

在没有过度英雄主义的渲染下,团队的意义反而被凸显了出来,意志力的传承顺理成章转化为对情报的守护、对自我能量的释放以及身心的高度统一。

大永最终能歼灭敌人,是他对内心恐惧和迷茫的克服,而这一切则是刘文武死亡留下的精神财富,它指引了大永的人生,赋予了他精神力量重生的可能性,且足以承担起保护情报的重任。

大永的使命完成的更像是自我精神成长的重大转变,《狙击手》完好地把个人成长和集体使命融合在了一起。大永的胜利是对原有自我的超越、是对坚定意志力的把握,对高尚情怀的遵循以及对使命责任的守护。

成为一名真正的狙击手且完成守护情报的使命,个人命运和集体命运的高度一致性,才是《狙击手》的真正内涵。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