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创造了一代中国影人的骄傲!近70岁的张艺谋如职业运动员般自律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10-31   浏览次数:449

9月13日,张艺谋出席某活动的时候透露,他现在正在做的片子

《坚如磐石》

已经完成拍摄。

这部5月中开拍的电影,跟张艺谋以往的任何一部电影都不一样。

警察、案件、悬疑……这些很不张艺谋的元素,全都出现在《坚如磐石》中。

年近七旬的张艺谋,到底还能颠覆到什么程度,我们犹未可知,可提起他,总有那么多说不完的故事。

早年的张艺谋,在欧洲三大电影节连战连捷,两座威尼斯金狮奖(《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一座柏林金熊奖(《红高粱》),一座戛纳评委会大奖(《活着》),一座戛纳技术奖(《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一座威尼斯评委会大奖(《大红灯笼高高挂》),一座柏林银熊奖(《我的父亲母亲》)。

就连参演的

葛优

巩俐

,也加冕了戛纳影帝和威尼斯影后。

我们如今称为港台电影艺术大师的

杨德昌、侯孝贤、王家卫、蔡明亮、许鞍华、徐克

等,在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奖项成就加起来,差不多能和张艺谋战成平手。

荣誉等身,用这个词来形容张艺谋一点都不为过。

这还不算在全球电影荣誉的最高奖项奥斯卡上,有史以来,华语片共有

7

次提名,张艺谋一人占

3

次。

金球奖

12

次提名,张艺谋一人占

5

次。

即便如此,从做导演那天开始,到今年69岁的高龄,张艺谋对待电影的态度,却一直像个新人。

他是中国电影圈为数不多的几位最具进取心、颠覆力和低姿态的导演之一。

早年,他以演员身份去香港拍摄《古今大战秦俑情》,回来拍出了《代号美洲豹》,这部作品虽然不算成功,但已经反映出他超前的电影视野。

之后,他用自己的艺术片,为西方世界打开了一个认识中国的窗口,也为中国电影趟出了一条路。

谁都不能否认,《英雄》的出现终结了内地电影市场近十年的低靡期,拉开了中国商业大片的帷幕,是中国电影"大片时代"的里程碑。

同时,《英雄》也缔造了国产电影的全球票房神话,内地票房达

2.5亿

元人民币(占全年总票房四分之一,进入21世纪之后首部票房过亿的国产电影)。全球票房共计

1.77亿

美元(约合14亿元人民币),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04年度全球十大佳片第一名。

此时,张艺谋早已背负盛名,可拍电影于他来说,早就不是一个工作,而是兴趣,是事业,甚至是生命。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他跟大多数商业电影的导演不一样。

别人是什么赚钱拍什么,他是喜欢什么拍什么,什么没拍过拍什么。

去年国庆的

《影》

,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们羡慕国外有

伊斯特伍德

,89岁高龄还在自导自演

《骡子》

我们羡慕国外有

斯皮尔伯格

,73岁高龄还能玩转高科技的

《头号玩家》

在中国,能像他们一样的,有张艺谋。

虽然年近古稀,他还在探索着自己从未涉足的类型片,坚持并用自己的力量尝试不同的风格,以学徒的姿态摸索全新的电影拍摄方法。

《坚如磐石》是警匪,据他自己透露,年底他还要开拍一部谍战片。

你可能好奇,张艺谋已经是一位70岁的老人,为什么依旧有一张刀劈斧削般的脸,清瘦,精力旺盛,目光如炬。

对内,两个字:自律。

拍摄《影》的时候,邓超曾因为境州这个角色减重40斤,但他最佩服的,却是张艺谋。

因为拍电影时他才得知,年近70的张艺谋如职业运动员般自律,他晚上从不吃饭,最多就吃几个干果,喝一些酸奶。

拍摄时,他每晚都会看碟做功课,大概花费四五个小时,凌晨5点睡觉,早晨10点起床,全天吃一顿正餐,然后就是看小说、看剧本、开会、讨论电影。

同时,张艺谋极少主动休假,他唯一休假的时间,是参加各种国际性电影节的空当,因为专门旅游太浪费时间。

他在两年五个月里,开会2000多次,每天凌晨两三点才结束工作,尤其在2008年,他一边导奥运会,一边拍电影,时间不够,于是带着创意团队来到片场,晚上在临时搭建的帐篷中开会。

也正因为自律,张艺谋不仅保持着健康的体魄,还保持着敏捷的思维,他脑洞大开的时候,一个团队都不是他一个人的对手。

对自己自律的人,对待外人往往严苛。

张艺谋也是如此,他的作品,包括电影、奥运会开幕式以及平昌东奥中国8分钟,之所以精品频出,惊艳到让人目瞪口呆,就是因为在工作中,

他严苛得像个甲方。

甲方,代表着对作品负责的态度,也代表着某种意义上的匠人精神。

拿2008奥运会开幕式上的一个小细节做例子。

开场的时候,张艺谋想求新求变,因为大型节目开场普遍热闹,要突出热闹一靠歌舞,二靠锣鼓。

张艺谋不同意,原因是用烂了。

创意团队出了十几个点子:扇子、枪、鼓、古代乐器祝……都被张艺谋否决。

最后,他自己从一个成语——击缶而歌——中得到灵感,要做缶。

可大家都只听过,没见过这个"缶"怎么办?张艺谋的法子是自己做。

他联系到制作厂家,同时告诉他们要两种声音的混合:鼓声和青铜声。

制作好以后,张艺谋不满意,26个大实验,每次3、4个缶的声音,上百个缶出炉,又一一回炉。

最后甚至折磨到做缶和LED灯厂家的厂长都哭了。

可最终奥运会上千人击缶的画面出现的时候,尤其那十秒倒计时,响彻云霄,技压群雄,遍数历届奥运会开幕式,无出其右。

你看,当你看到结果,你就很难回过头去,再责怪张艺谋。

因为他的严苛,不仅是对的,而且真的是为了求得精品。

我们都知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许多人觉得张艺谋不过是个会拍大场面的导演,却不知道大场面越多,演员越多,工作人员越多,才越要求导演要有超人的能力和过人的领导力。

70岁,张艺谋不可能一直就这么拍下去。

不论是"有生之年",还是"看一部少一部",对张艺谋的电影或许都适用。

你看新片《坚如磐石》,诗经里有句话叫"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张艺谋对待电影的态度,就像无转移的磐石一样。

学习、进取、颠覆、创新。

这是只属于张艺谋的循环。

这个年纪,他早已是大多数电影人的前辈,可同时他也是大多数电影人的"后辈"。

可无论怎样,就像张艺谋所说的:

光影交织一辈子,此生何求一秒钟。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洋洋)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