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破防了,又这个中年男星当女人能美爆林心如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1-06   浏览次数:185

一个公认的事实:

这几年,台剧进入复兴时代。

约摸以15年《麻醉风暴》《一把青》为开端,落寞许久的台剧,开始破旧立新。

向内,影视从业者们成立“植剧场”以老带新。

向外,Netflix、HBO等流媒体相继投资救市。

故事题材,也不再聚焦于小情小爱,而放眼更加深刻、多元、现实的社会议题。

共同努力下,此后每一年都催生了几部优质作品:

《荼蘼》《花甲男孩转大人》《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直到19年,《我们与恶的距离》大爆,《俗女养成记》《想见你》引发全网讨论,台剧再次迎来高光时刻。

如果要为这段复兴史找一位说书人,飘觉得,他再合适不过——

吴慷仁。

最近一次在电视上见吴慷仁,在《华灯初上2》。

他演妈妈桑,唤作“baby”。

不同于独居一隅也能自成风景的林心如、杨谨华,吴慷仁版的妈妈桑,更加浓烈招摇。

眉一挑嘴一翘,肩一抬腰一扭,一举一动,尽是风情。

演这类角色,最怕“故作女性”,坠入滑稽反串之流。

而是要相信自己生而为女,并将他人眼中的“反常行径”合理化。

吴慷仁的处理,举重若轻地打在点上——

独自去对家挑衅,轻慢中带着威慑。

在客户面前卖乖,谄媚又不乏傲娇。

脱下假发、裙装,范儿也捏得到位。

该有的眼神、口吻、肢体动作,纤毫毕现,和夜店里毫无二致。

戏份不多,却让人过目难忘。

这几年的吴慷仁,频繁在优质台剧露脸。

《俗女养成记》《我们与恶的距离》《一把青》《麻醉风暴》……

戏路是真的宽,演过的角色类型之多,同行似乎无人可比肩。

出道十几年,一路历经台剧从辉煌到衰落再到复苏。偶像剧风光不再,剧情片异军突起,市场泥沙俱下,行业几度洗牌,新生代寂寂无名,老人或隐退或北上。

而他始终守在原地,未起异心,不备后路,一部部地拍,一步步地磨成了台剧的中流砥柱。

有人说他是台剧最后的门面,这话不假。

但,让“吴慷仁”这个名字被观众记住,他用了好多年。

一个演员要被人记住你的本名

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在此之前,这张脸被更多人唤作:花拓也。

《下一站,幸福》的男二,一枚痴情备胎。

出演花拓也那年,吴慷仁27岁,刚刚入行。

天资有限,经验匮乏,演得非常不顺——

讲不好台词。

5个字的台词,能NG二十遍。

不懂走位。

和主角安以轩对戏,经常“狂挡”对方的镜头。

剧组待这位新人很好,不黑脸不呛声,一遍遍陪着他拍。

但他们越友善,吴慷仁便越惭愧、越易出错。

每次收工回家,都对自己十分失望。

今天怎么表现得这么差

回去的时候就会一直否定自己

或许正因为缺乏技巧,反倒逼着他借助本能、全情钻进角色。

于是观众看到,他将汹涌的情感尽数摊晾:哭得面部扭曲,痴得委屈无助。

哪怕演得不够精准、缺乏控制,但胜在足够诚挚,也能撬开人心。

编剧吕莳媛

(《谁先爱上他的》《我们与恶的距离》的编剧)

,便被这位有点笨拙、执拗的新人打动——

怎么有人哭可以这么动人

因为他用生命在演

《下一站,幸福》成了当年爆款,收视率位列台偶剧史上第二

(次于《命中注定我爱你》)

,吴慷仁顺势混了脸熟。

但平心而论,他的表现,还够不到“优秀”的标准。

帅则帅矣,可惜层次扁平,深度欠奉。

倘若吴慷仁保持如此,那他大概率会成为90后凭吊青春时闪过的一个剪影。

但这位大龄新人,决心把演戏当做一辈子的职业。

他想留给观众的,远不止昙花一现的记忆。

走红没多久,吴慷仁便感受到行业转折——

台剧制作费越来越低,布景越来越简陋,本土艺人纷纷转往内地谋求出路。

颓势之下,他的片约很少。

大部分时间,都在等待中度过。说是“等”,其实不过是捡漏。

那段时间,他收入也不稳定,手头积蓄一度只剩1千台币。窘迫至此,还要借钱寄回家。

没有选择权,便只能紧抓每一根抛来的稻草。

吴慷仁开始捡“偶像们”都不稀罕的戏,既是糊口,也能锻炼演技。

磨了几年,他遇到了《麻醉风暴》。

故事取材真实事件,尖锐犀利,直揭台湾全民医疗制度的弊端。

吴慷仁饰演的叶建德,原是一心济世的正派医生。

在替医院背锅、职业生涯尽毁、目睹学弟自杀后,他转做医疗保险员,利用制度漏洞设网布局,谋财害命。

这个亦正亦邪的角色,激发了他丰富的表演层次。

起初他心思单纯,相信体制终会被修复。谈起理想时,眼神坚定,一派乐观。

后来他成为恶人,伺机复仇,却也背负几条人命,内心并不安宁。回到学弟自杀的天台,他想起当年行医时宣誓的承诺,不自觉背了出来。

一段独白,吴慷仁将几重情绪如数呈现。

眼神起初空洞茫然,背着背着,渐渐噙满眼泪,继而撕心裂肺,悲愤欲绝。

这一次的吴慷仁,不再像刚出道那样,依赖本能触发表演。

他理解了叶建德,明白他的“恶”皆有原因。从而带着怜悯、同情的立场进入角色,和他实现了情绪共振。

这个角色是吴慷仁主动争取的,他那时读完剧本,对导演许诺:

你把这个角色给我,明年我会站上领奖台

他没有食言。第二年,他拿下金钟奖最佳男配角

(同年他还凭借《出境事务所》入围最佳男主角)

《麻醉》之后,吴慷仁逐渐上道。

不久,他接到《一把青》的片约,导演指名让他出演郭轸一角。

这部剧被很多人称作“台剧天花板”,以眷村家属视角为切口,落笔于战争年代下普通人的飘零沉浮。

空军战士郭轸,在吴慷仁的诠释下,成了观众心里的一抹白月光。

外表看来,他玩世不恭、潇洒自傲。

撩妹技能满点,一句“你当我的导航塔”,把少女的心搅得荡漾无比。

为了吸引朱青的注意,专程驾着飞机从她的学校掠过。

女学生们鱼贯而出,熙熙攘攘,他只认得出那唯一心心念念的面孔。

在爱人面前,他也有深情款款、死心塌地的时候。

一张剧照,他看朱青的眼神,浓烈宠溺,让局外人都能感受到灼热的温度。

两人婚后不久,郭轸被派去执行任务,却坠机而亡。死前,他坐在燃烧的驾驶舱里,直直盯着妻子的相片,满是绝望。

每每看到这里,想到他的遗书,飘都感慨不已。

他做了最决绝的交待,却留下最深刻的印记,让活着的人生不如死,心底终日残留缺口。

朱青,队友皆殉职,我难逃一死,误你青春,悔不当初。不愿委身小顾,请将我抛脑后,快意余生,勿祭。九泉下见你孤单,我必痛入骨髓,魂飞魄散。

《一把青》立项之初,因为题材敏感、故事冷门,投资一度中断。

主创团队花了近三年时间打磨剧本,又辗转多地拍摄7个多月,才迟迟交付功课。

没想到播出后好评如潮,隔年横扫金钟奖,吴慷仁也拿下最佳男主角。

当初一句台词都说不利索的愣头青,终于成长为视帝。

但他对自己的要求,还远不止此。

继续拓宽界域,演更加边缘的角色。

电影《白蚁》,他演一名恋物癖。

喜欢偷窃女性内衣,在家中穿上独自欣赏。

最激烈的一场戏,他对镜裸身自慰,7分钟一镜到底。

没用替身,全程真空演出。一个背影,也演得投入而迷惘。

不是每个演员都能接受这种尺度,但吴慷仁在意的,倒不是穿多少衣服、露多少肉体。

而是,如何理解角色的立场。

他把角色看成拥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以自洽的逻辑,慢慢靠近他。

这部戏让他斩获台北电影节影帝,跻身台湾一线,他终于可以以“吴慷仁”而非“花拓也”被观众记住。

撕破偶像的光环,吴慷仁不再完美工整,不再乖巧温顺。

却更加真实鲜活,也更能触达人心。

虽说荣膺影帝视帝,但吴慷仁一直不认为,自己演技有多精湛。

哪怕回看当年的获奖作品,也只以“还好”定论。

倒不是故作谦虚,而是他对待演戏这件事,始终严肃,甚至谦卑。

一如他标榜的偶像,都是金士杰、李立群、李雪健这样的艺术家。

当个演员,能像李老师这样演下去该有多好

一辈子就做好一个职业,一个专业

当个称职的演员,不愧对观众地演下去

“的地得”没用对啊,以及这几条tag也是没谁了

当年拿下金钟奖,他说:

或许我们不是最有天分的,但我们可以成为最努力的。

“努力”听着总像泛泛而谈,但吴慷仁确实把一点一滴都做到了极致。

为演一场好戏,他随时准备奉献自己——

演《白蚁》,暴瘦至56公斤。

演《麻醉风暴2》,又增肥到85公斤。

演《斯卡罗》,再瘦回去……

电影《非分熟女》,他演快餐店老板。

片中有一两秒炒菜的镜头,只是一晃而过,但他坚持为此提前几个月练习颠勺。

拍摄《谎言游戏》,他绑着铅块坠海,差点丧命。

他如同苦行僧,在演戏的路上不停求索。

较真的态度,源于他入行前的最后一份工作——

酒保。

酒保工作真的影响我非常深

它把我前10年工作的总和

整合成一个我最重要的价值观

就是责任和专业

这段经历,教会他两件事:

一是专业。

起初吴慷仁不懂英文,不会调酒,只能做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洗杯子、倒水、结账。

颇为受挫的他,逼自己下班后去书店恶补调酒知识。掌握技能后,他如愿成为一名调酒师。

二是责任。

调酒师在吧台下面清洗杯子,客人虽看不到,但他们还是要把每一个杯子洗得干干净净,摆得整整齐齐。

过程虽简单,但不容有忽视。在暗处蓄足了力,到台面上自会游刃有余。

他将这份工作的体悟,迁移至演戏当中。

花五年、十年,乃至更久的时间,去参透其中奥义。

人们常说“干一行,爱一行”,但大多数人的“爱”,只停留在“爱自己的工作”。

而吴慷仁的“爱”,却是浸染到整个行业。

几件事,足见他的格局——

《一把青》获奖那年,他在台上为同行发声。

我们在台湾拍戏很辛苦

赚不到什么钱

我们需要的是多一点选择

说实话,他们拍戏挣得真不多。

当年贾静雯接演《与恶》,被媒体说成“天价”。

但这个“天价”——6.5万元人民币一集,对比同期交出三流答卷的“演员”,其实不够瞧。

这些年,大陆影视剧投资犹如烧钱,台湾艺人纷纷北上捞金。

吴慷仁却不在此列,始终在台剧打转。

他像个手艺人,扎在方寸桌台,谨慎接单,精细打磨,然后交付完美答卷。

挣得不多,但演得踏实。

《与恶》提名视帝那年,他上台致辞。

因被现场氛围感动,他当场表态——

我们要“长江前浪接后浪”。

他希望有资源、有话语权的前辈,能多为业内新人提供机会。

这番话从他嘴里说出来,似乎有些老派。

但想想他的坚守和执着,又再合适不过。

话不是说说而已,他真的有在行动——

有大学生找他拍摄电影作业,没有片酬。

他看完剧本,欣然应许。拍了三天,杀青后导演送给他四个梨,他拿走一个,剩下的留给了工作人员。

连着拿奖那几年,众人待他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有虚与委蛇,当然也有真心崇拜。

他不敢浪费大家的信任,认为自己有义务带着整个团队,往更好的方向前进。

好好运用大家看待你的眼光

把那个能量放大

把那个积极地感觉释放出来

带着大家一起走

因为尝过苦头,所以手里有糖了,都不忘分给别人。

这种匠人精神和情怀担当,源源不断地为台剧注射着助推剂。

而台剧复兴带来的优质作品,也给了他得以施展才华的舞台。

吴慷仁,只是台剧复兴的一个缩影。

像他这样的影视从业者,还有一浪又一浪。

他们正是在这种正向循环的岛内生态中,互相搭救,爬出低谷,和行业相互成就。

10年前,《甄嬛传》席卷台湾,台偶穷途末路,无人问津。

媒体纷纷以“文化逆袭”定论。

那时或许没人能想到,式微的台剧,竟又能在夹缝中蹚出这样一条生路。

10年过去,台剧开始高速奔跑。

而我们有了更高的投资、更先进的后期、更多元的平台,却似乎难以创造更优质的作品。

市场一片红海,舆论一阵沸腾。

但仔细听听,可有反思,可有回响?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