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这6部电影曾代表着内地喜剧“最高水平”,今有的主演却毁誉参半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1-18   浏览次数:168

去年的电影《长津湖》拿下57.75亿元的惊人票房,而目前《长津湖》的下部《水门桥》票房也已经超过37亿。

凤凰卫视就此采访了制片人于冬,他却非常谦虚的坦言就性价比来说,《长津湖》不如《你好,李焕英》。

怎么说呢?

因为《长津湖》是大制作,总投资超过2亿美元,特别花钱,而《你好,李焕英》是成本相比要低很多的喜剧。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电影市场上,喜剧片无论处于什么时代,都是最具生命力的片种。

90年代周星驰的喜剧片就曾经占据香港电影市场的绝对重要位置,在“双周一成”中,他的表现比周润发和成龙都更加稳定。

而在我们内地,也同样涌现出大批优秀的喜剧演员,他们打造出来的一些喜剧,曾一度代表着内地喜剧的“最高水平”,至今仍然是影迷们津津乐道的经典。

下面,这些电影的幕后故事,我们一个一个往下看——

1、陈佩斯《少爷的磨难(1987)》:可惜电影“生不逢时”

作为与周星驰齐名的内地喜剧人,陈佩斯有其独特的表演方式。

他擅长用夸张的肢体语言来达到喜剧的效果,其方式更加接近于好莱坞的金·凯瑞,肢体语言比对白更能奏效,因为它不分国界。

但陈佩斯的才华并不局限于此,他的导演才华同样出色。

早在没上春晚之前,陈佩斯就已经凭借1982年的《夕照街》,塑造出了“陈二子”这个喜剧形象。

1984年,陈佩斯和朱时茂在央视春晚表演了小品《吃面条》,很快他便火遍了神州大地。其后,他便自组公司,开始打造“二子”系列,以及形形色色的喜剧电影。

这其中极具他个人表演风格的就有电影《少爷的磨难》(吴贻弓导演)。

《少爷的磨难》改编自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一个中国绅士的磨难》,讲述一个叫金福的富二代因继承了其父亲的百万遗产,却遭受了种种磨难,最终领悟到人生真谛的励志故事。

陈佩斯以自身精湛的演技赋予了角色怯懦而愚蠢,却仍心存善念的复杂特点。

电影在125分钟的嬉笑玩闹间,也蕴含了对现实社会的揭露和对丑陋人性的鞭挞,带着满满的辛辣讽刺,这些都是陈佩斯作品的鲜明标志,也是他能与周星驰齐名的原因。

可惜身在内地的陈佩斯,在演艺圈的命运却尤其坎坷。

由于80年代到90年代内地都没有严谨统计电影票房的机构,当时偷瞒漏报票房的情况很严重,加上市场本身不景气,陈佩斯拍摄每部电影的盈利,都只能勉强收回成本,最终因为亏损导致公司倒闭。

负债累累的陈佩斯最艰难的时候还曾跑到乡下去种树,那些年他认真读书,研究喜剧,复出后便一头扎进话剧里。

近几年虽然陈佩斯还有参演一些电影和电视剧,但他却不再主演了,也许还有很多影迷和皮哥一样,一直期待着他的回归吧!

2、赵丽蓉、陈佩斯《孝子贤孙伺候着(1991)》:赵丽蓉成唯一遗憾

1996年,贫苦人家出身,6岁就登台唱戏,从小没读过书的赵丽蓉,在央视春晚小品《打工奇遇》中,写出了“货真价实”4个毛笔字。

为此,赵丽蓉跟着书法家练了大半年,由于嫌宣纸太贵,她一直都是在报纸上书写,这便是赵丽蓉与生俱来的朴素和节俭。

作为影视圈老前辈,赵丽蓉曾在1991年凭借电影《过年》拿过东京国际电影节和百花奖双料影后。

而同年她与陈佩斯合作的《孝子贤孙伺候着》,则是她主演的喜剧电影巅峰之作,也是充分展现陈佩斯导演和表演才华的代表作。

陈佩斯电影一贯的风格,就是故事源于生活,接地气,却十分夸张荒诞。

《孝子贤孙伺候着》便具备这样的特点,在片中赵丽蓉扮演的老妇陈母是个愚昧而迷信的老太,她在弟弟(魏宗万饰演)的忽悠下,竟然上演一出“假死”真办丧事的闹剧。

这个虚构故事看似荒诞不经,却在赵丽蓉和魏宗万这两位老戏骨的精妙配合演绎之下显得颇为真实。

电影宣扬的一个现实主题就是响应国家推行火葬的政策,也对社会上存在的迷信思想展现一番批判,与此同时亦诠释了亲情的可贵。

赵丽蓉是评剧演员出身,曾参演过央视《西游记》,在剧中饰演车迟国王后。1988年首次登上央视春晚,那时候她已经60岁高龄了。她演过3部电视剧、4部电影、却曾8次上春晚,为我们留下了一个个鲜活的形象。

1999年和巩汉林、金珠合作的小品《老将出马》,是赵丽蓉在央视春晚的最后一次表演。

那时候她的身体已经出现了状况,虽然积极配合治疗,无奈病情每况愈下,终在2000年7月17日因肺癌逝世,享年72岁。

如今再看《孝子贤孙伺候着》喜剧依旧堪称完美,只是赵丽蓉老师已不在,也成了这部电影唯一遗憾……

3、巩汉林《火狐(1993)》:是否让巩汉林出演,导演吴子牛考虑了很久

巩汉林是相声名家唐杰忠的徒弟,他的表演特点就是诙谐幽默、妙语连珠,擅长扮演小人物、奸商、胆小鬼一类角色。

巩汉林从90年代开始演电影,至今参演过32部电影和39部电视剧。

但在其中大部分作品中他都只是扮演一些小角色,鲜有主演的影视作品。假如要从中挑出他演得最好的作品,那1993年的电影《火狐》绝对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部。

《火狐》是根据王春波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讲述电影放映员瘦子因怀疑人生,跑到深山老林里去打猎,遇到在林中找寻火狐6年的猎人胡子。

两人因各自立场起了冲突,后因经历一场雪暴,最终化敌为友的故事。

扮演胡子和瘦子两个人物的人选,导演吴子牛考虑了很久,最终拍板让鄂温克族演员涂们演胡子,让巩汉林演瘦子。

虽然《火狐》是一部比较严肃的作品,吴子牛却看到了巩汉林身上的气质,能够给瘦子注入一些搞笑的特质,使这个人物变得更加鲜明立体。

最后成片证明了吴子牛的选择是对的,巩汉林以自己的洞察力和钻研精神,读懂了这个人物,在片中很好的诠释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瘦子的身上具备了城里人的单纯、善良、市侩、胆小、倔强的性格特点,不是巩汉林这样经验丰富的演员,很难把握角色的灵魂。

吴子牛也看到了巩汉林身上的坚毅和认真,在林海雪原冬天极端寒冷恶劣的环境下拍戏,从来不喊苦不抱怨。

正是因为这种敬业的精神,才打造出《火狐》这样的代表作。作为一位资深的小品演员,能够拍出这样一部代表作,对于巩汉林来说也有很大的意义。

4、冯巩《没事偷着乐(1998)》:“话唠”让冯巩沾了光,还拿了两个影帝

最近网上有人挖出冯巩的出身,发现他是北洋三杰之一冯国璋的后代,但他却一直低调而专注地当相声小品演员,从来不拿自己的身世说事。

冯巩也是央视春晚的老面孔了,曾经上春晚33次,从1986年到2018年从不缺席。

在影视作品方面,冯巩参演过19部电影和6部电视剧。

虽然相比巩汉林来说作品少了很多,但其中也不乏精品,比如1998年的电影《没事偷着乐》,改编自作家刘恒的中篇小说《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曾在内地引起强烈的反响。

“贫嘴”是北方的方言,指一个人爱开玩笑。

小说中的贫嘴张大民,就是生活在天津小巷子中的一个普通小市民。同为天津人的冯巩,也是个有趣的话唠,与张大民的性格甚为接近,这是导演杨亚洲选择让他出演这个角色的原因。

张大民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非常艰辛的,他是暖瓶厂的一名普通工人,领着微薄的工资,一家两代共6口人挤住在两间狭小的平房里,就连厕所都是小巷子里公用的。

然而即使生活总是各种不如意,张大民依然怀着一颗坚强的心和乐观的态度面对自己的生活。

这个源自生活,反响社会底层小人物面貌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因此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共鸣。

冯巩也凭借这部电影拿到了金鸡奖影帝,更成为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受大学生欢迎的男演员。

5、潘长江、郭达《举起手来!(2003)》:不被观众骂娘的“抗日神剧”,潘长江,今可惜了

冯小宁导演擅长拍摄战争题材电影,以史诗风格刻画战火中人物的悲壮故事。他的《战争子午线》、《紫日》、《红河谷》、《黄河绝恋》都曾经轰动一时,引起全国观众的感动和共鸣。

然而冯小宁也拍过《举起手来!》这样“不正经”的抗战电影。

也许有网友会觉得《举起手来!》跟我们嗤之以鼻的“抗日神剧”是同一个基调,其实《举起手来!》的创作灵感源自法国经典二战片《虎口脱险》。

冯小宁曾看到一篇评论,说“中国导演就拍不出《虎口脱险》”,他很不服气,便萌生了拍摄《举起手来!》的想法。

电影讲述“我姥姥”为护送一份揭露日军暴行的证据材料,阴差阳错下进了石桥村,与村民们和游击队员联手对付鬼子小分队的故事。

冯小宁找到了郭达扮演片中善良聪慧的村民郭大叔,又找到潘长江扮演外号“罗圈腿”的下等兵中村。

电影的玩闹气质与冯小宁以往的作品大相径庭,是一部轻松幽默,让人从头笑到尾的作品。

将其与《虎口脱险》做对比的话,能够看出两者的幽默和讽刺气质是相通的,因此不能简单的将《举起手来!》和那些“抗日神剧”等同。

潘长江虽然身材矮小,却并不是“罗圈腿”。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自己别了一个半月的腿,才得以呈现电影中罗圈腿的模样。虽说很好的塑造了角色,却留下了一些后遗症,每当刮风下雨他的腿就会隐隐作痛。

这两年潘长江因为直播卖酒“名声在外”,也是因为在特殊的时期生活艰难,不得不出来抛头露面,而毁誉参半。

潘长江的人品如何皮哥不作讨论,单说他在这部电影中的表现,也是相当敬业的了,因此这个人物才能够让人记住。

2010年冯小宁还推出了《举起手来2:追击阿多丸号》,同样是由潘长江和郭达主演,但反响不如前作。

也许是这种题材的电影不能多拍,观众还是希望能够看到严肃的二战电影。

上面提到的这8部作品,都是内地喜剧电影中的精品之作,也是80后、90后童年喜爱的作品。

好的喜剧电影经得起时间的验证,无论经过多少岁月,给哪个年龄段的观众观看,依然能够逗笑那些人,焕发长久的生命力。

6、范伟《耳朵大有福(2008)》:看了才知道,范伟有多“牛”

与赵本山合作过的演员很多,除了他的弟子之外,在演艺圈成就最高的就是范伟。

1998年,范伟凭借在《耳朵大有福》中的出色表演,拿到了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男主角,走上影帝的神坛,这部电影也证明了他在小品喜剧演员之外,自身具备的精湛演技。

《耳朵大有福》是张猛导演的处女作,故事以吉林省通化市集安小城的退休工人王连昌为原型。

当时46岁的范伟,扮演55岁的“王大耳朵”王抗美,竟然丝毫不让人觉得违和,除了他的演技好之外,形象偏老也是原因之一。

王抗美原是沈阳铁路局工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之后,领的退休金却比工资要少一半,长期工作得的气管病因不能算工伤,单位也不给报医疗补助。

王抗美还有个因病长期住院的老婆、不务正业的儿子和还没嫁出去的女儿,生活的压力逼着他出去另谋生计。

在尝试了电脑算命、网络商务、街边擦鞋、骑三轮车、二人转小舞台等各种工作之后,他发现了修单车才是自己的专长。

因此在电影的最后,王抗美又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在空无一人的大街上唱起了他一直引以为傲的长征组歌。

好的喜剧电影并不是脱离现实的尬笑,而是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提炼出积极和乐观的精神特质。

王抗美是个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小人物,他只是个普通人,却带着劳动人民坚毅不拔的气质,正是这些闪光点感染了银幕前的观众,引起了我们的共鸣。

一部成功的喜剧电影不再场面的大小,而是考验编剧和导演的能力。

只有经过认真打磨的剧本,才能讲好一个生动的故事。

而选择对的喜剧演员也同样重要,像陈佩斯、范伟这些喜剧天才,其实都是极具个人魅力的表演艺术家。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热血丹心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