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拍完《少年的你》,他的第一标签,终于不再是“曾志伟的儿子”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1-18   浏览次数:191

不出所料,《少年的你》越战越勇。以质量论,确实有底气挺直腰板,接下赞誉。

周冬雨、易烊千玺、校园霸凌、高考等话题热火朝天,不少观众也不忘夸导演曾国祥,但立场出奇一致:原来他就是曾国祥啊。

此时,他好像才首次成名,才让人想起他是将周冬雨和马思纯推上影后宝座的《七月与安生》导演,想起他是《志明与春娇》里余春娇的弟弟,或者《前度》里阿娇的前男友……

曾国祥出身,毋需赘言,只消一句:父亲曾志伟,姐姐曾宝仪。进演艺圈,怎么看都是该“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可偏偏事与愿违,挫败,才是曾国祥找到未来的“垫脚石”。

“新艺城七怪”施南生、黄百鸣、曾志伟、麦嘉、石天、徐克、泰迪罗宾(从左至右)

亲生父子,寥寥交集。

珍贵的稀有合照

曾国祥与弟弟曾国犹

有意无意,等做导演,曾国祥才通过电影表达他的感受,简称“压抑”。

虽然年少面对父亲,总显得“不自然”,但曾国祥仍把父亲视作偶像。到什么程度?读小学就被请家长,还是校长出马。等以为要被学校开除的曾志伟火急火燎赶来,校长却说了句让他不知生气还是欣慰的话:

我知道您儿子很喜欢您,但能不能请您提醒他,早上唱校歌时不要带同学唱《小生怕怕》?

曾志伟还请了特效化妆师汤姆·萨维尼(《活死人黎明》《弯刀》)操刀,拍出眼珠子掉落起火、嘴巴被拉得很大、矮子变身成巨型妖怪等画面,傲视华语影坛。

走投无路的吊丝被一群鬼缠上,不惜做了场戏要上他的身,最后却对他集体嫌弃,反而让他在“绝望”里找到“希望”。

《少年的你》呈现的残酷悲观,也跟曾国祥在《老笠》里听到的这段台词遥相呼应:

你印象中最红最有代表性的明星是谁?没错,是刘华。你小孩时称呼刘德华为华仔,到你已经是叔叔了,还是称呼华仔,华仔仍然是华仔,到今时今日仍然是电影里俊俏的主角,而你已从小孩变成了大人。

这个社会就像一个娱乐圈,

在第一线的人几十年都是第一线,而在十三四线的临时演员什么时候才能上位?到现在,你已经有小孩变成叔叔,不用多久,你就变成我这样绝望的无助老人。

如果陈念和小北不反抗,能确保他们不是这样的结局吗?所以,曾国祥已预先“演”过两人的另一面,但会有这样的共鸣,却又是因为父亲。

他说过,小时甚至抗拒看父亲主演的电影。

物极必反。

7、8岁的曾国祥对父亲角色不满,逐渐倾心“型男电影”,最喜欢周润发或梁朝伟的电影,对他来说,这样的相貌、身高和气质,才能让他暂时忘记父亲的滑稽。

或许发现了这点,曾志伟干脆把周润发梁朝伟都“毁”了一遍。

这并非普通的秃子,而是梁朝伟在扮演自己的小弟弟……

或许梦想被“摧毁”的同时,曾国祥也明白了何为“形象颠覆”。

《少年的你》,“养成系流量明星”易烊千玺饰演的小北,不就让观众看到了他的另一面?

青春的伤痛,不就是把最渴望的东西都在自己眼前撕碎、毁掉么?

但还是姐姐想得更远。年少时,曾宝仪就写信给父亲,建议她演些“不一样”的角色,别都只是搞笑了。

曾志伟也记在心里,后来也果然有改变戏路的作品。只是没想到,有个人不仅有份改变他的戏路,更成为曾国祥在电影领域的启蒙老师。

何等“神片”暂且不论,但曾国祥肯定记得,它让父亲首次挑战了搞笑之外的小人物,还首次提名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随着年龄增长,他更读懂王家卫在片中表达的主题,以及运用的元素。

《少年的你》人物关系的拉近或疏远,都别出心裁地透过监狱的“隔窗相望”传递情绪,当年王家卫已在《最后胜利》里实践过。

曾志伟明知李丽珍是老大的女人,却冒天下之大不韪跟她在一起,并拼尽全力保护她。就像陈念吻了小北,小北在路旁或身后保护陈念。

当年,曾志伟并没怎么带曾国祥到片场玩,也没引导他往电影圈走,更别说给他介绍电影的“启蒙老师”,但冥冥之中,有电影在传递。

曾国祥说:“我最喜爱王家卫的电影,那时是王家卫在电影圈最活跃的年代,一直把我影响至今。”

“我看《春光乍泄》,知道原来华人导演也有一天能走进戛纳,得到最佳导演奖;我看P.T. Anderson的《Magnolia》,知道即使是一个才27岁的年轻导演,也能刻画人性如此么心么肺。不是说我也一定能行,而是这两个人告诉我,可以去做。”

年少之时,曾国祥未必想到自己会靠执导文艺片闯出一片天。

但到了《少年的你》,能感受到“文艺片大师”王家卫对他的影响:

用近景将焦点集中在演员的表情上,捕捉他们不同的情绪与周边的氛围;即使拍摄对话,也多通过特写,让演员对镜头“独白”,将性格和情感层层递进,更营造演员跟观众“对话”的效果;甚至延长演员的“独角戏”状态,让他们跟角色更加融合,加上不时蹦出的“金句”,就像跟观众讲一个让他们毕生难忘的故事。

王家卫讲的是爱情,曾国祥讲的是社会。

但可以说,如果父亲带给年少的曾国祥带来一种情感上的“若即若离”,王家卫就影响曾国祥将“若即若离”演变为电影主题。

但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

这时在香港,他的父亲曾志伟正在改变另一个人的命运,而这个人后来又改变了他的命运。

当时以制片人身份,负责协调当地各种事宜的,是23岁的年轻人陈可辛。

曾志伟:先帮我做两年公司行政,我就让你做导演。

图源水印

多年后,陈可辛担任《七月与安生》的监制。

这位过来人形容:我在他(曾国祥)旁边看他做导演,就像当年他爸在旁边看我第一天做导演一样。

有意无意,曾国祥也把《七月与安生》拍成“女性版”的《双城故事》。当年片中谭咏麟与曾志伟的深厚友情,再到张曼玉走入两人的世界,正是那个年代的七月、安生和家明。

而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曾国祥理解了何谓“灵魂伴侣”与“保护者”。陈可辛通过三个主角的关系,把彼此都刻画成世上的“孤独者”,继而找到互相依靠和支持的人,就此打破情感界限,上升到“共生”的意义,最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我看见你们三个和谐共处、相爱、永不分离,三个互相托付的灵魂。

他执导的《甜蜜蜜》让曾志伟得到第一座香港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导演的魔力,真能改变一个连子女印象都曾“根深蒂固”的演员。

但就是这样一个专业,培养了曾国祥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捕捉。《少年的你》将教育、霸凌、执法者通通纳入表达,而不显失重。

但曾国祥进入电影业并不顺利。读书期间,父亲问他以后想做什么,他说想做电影,父亲听罢,没有反应。曾国祥以为父亲不想自己入行。

毕业前一年,父亲又问,曾国祥的答案,还是电影。这次曾志伟的回答变了,“好,我会为你安排。”

回到香港,就把曾国祥介绍到陈可辛的电影公司工作。

对此,曾国祥一直颇有感触:“当时我有两个反应,一,原来他不反对我做电影,二,事隔这么多年,爸爸一直放在心中,因为他知道我真的喜欢电影,私下已经帮我与陈可辛沟通过了,又帮我安排了日后如何入行。”

但入行可不容易,刚进陈可辛公司,曾国祥从“阿四”做起,也就是打杂,吃住都在公司,工作是给其他职员跑腿、倒茶、送水、叫外卖、找资料。电影拍完,乖乖去等胶片冲印,然后跑遍香港,挨家影院送拷贝。

《三更之回家》曾志伟、黎明

“我比别人幸运在,带我入行的是陈可辛。”

作为华语影坛的一线导演,陈可辛是最好的榜样之一。

“我觉得陈可辛最值得我学习的是,他和拍档许月珍的认真,制作电影每个细节每一关都亲力亲为。而拍戏现场,陈可辛最了不起的是特别会跟演员沟通,就在《回家》片场,我看着他在原丽淇耳边讲戏,说到哪一句希望有泪花,说到哪一句眼泪要滴下来。那3年里学到的,我至今受用。

到了《少年的你》,他差不多将一切所学融会贯通,依然有王家卫的影子,但更有自己凌厉逼人的视听风格。

拍摄内地故事,延续了陈可辛超强的观察力和表现力,但绝对是独立创作。

父亲和姐姐的家族光环,似乎也在他的光芒万丈中稍稍褪色。

当时在影圈资历还是“少年”的曾国祥,在某个背嘉宾走凹凸路的环节里,提出个“意外”的要求:

可不可以让爸爸背我?因为我从小到大都没被他背过。

结果,曾志伟真的将他背了起来走过一段。那个曾经只能在电视、电影里看到的父亲形象,这时才真正鲜活起来。曾国祥还是幸运的,先明白了父亲,才明白了电影。

“入行这些年,不管去哪总会遇到有人走过来,握着我的手跟我说,想当年受到爸爸的恩惠或者帮助。”

少年的曾国祥,就这样开始,逐渐走到了今天。

幸运的是,此时面对《少年的你》这般佳绩,他的第一标签,终于不再是“曾志伟的儿子”。

或许,他不会再疑惑了。

*文 / 阿蒙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