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十年一品温如言:任敏的电影处女秀,以2.8分收尾,共有3大原因-
乌水小镇和北京机关大院,永远不会失控的黑白灰和随心所欲的鲜艳色彩,温衡和言希,他们的十年。
上映的第一天,就被骂上了热搜,《十年一品温如言》真的有这么差吗?
是观众的预期偏差,还是这部电影确实不值得一看?
电影开始于他们的十年后,温衡已经如愿成为了一个医生,有了看上去很般配的恋人顾飞白,一切都仿佛秩序安稳,时光就这么缓缓推动着。
可是,温衡心里始终藏着那个年少时,于她而言像救赎、像光一样的少年。
他的不告而别,他决绝的最后一句,都深深地映刺在温衡的内心深处,不被人知晓的角落。
在哥哥温思莞的安排下,温衡意外地见到了言希,他还是年少的模样,浅浅淡淡地说着对不起。
妄图一笔勾销过去消失的七年。
故事的最开始,从小走散的温衡被收养在乌水小镇的一个平凡人家,有一个年幼的弟弟和温柔的父母,小镇不富裕,但是很温暖。
这天,温家终于找到了温衡,于是顺理成章地把温衡带回了温家。
代替温衡生活在温家的是温思尔,一个本性不坏但是任性刁蛮的女孩。
像害怕被抢走糖果的小孩子,她用最笨拙也最使坏的方式驱逐着温衡。
言希收留了温衡,他说,“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了。”
0968,温衡和言希的家。
他们一起吃温衡做的排骨,照顾捡来的小狗“小灰”,约定粉色的雪和海边的婚礼。
高考,毕业,填志愿。
一切都很美好,如果一直这么生活下去,大概是像所有平凡但幸福的恋人一样吧。
但是,就在填完志愿后的夏天,言希处理家事急匆匆赶赴美国,却迟迟没有音讯。
温衡苦苦等待后,只是言希一通急匆匆的电话和那句“我不打算回去了”。
温衡还是一直等待着言希,毕业典礼上恍然的身影,突然落下的粉色的雪,一切都在给予了温衡希望后又让她从幻想的云端狠狠跌落。
她一步步试着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而大洋彼岸,因为目睹了母亲死亡而受到刺激的言希得了精神应激性障碍,不得不住院治疗。
他虽然不舍,但不想让这个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痊愈的自己再去拖累温衡,于是决绝地提出了分手。
七年后,他们终于明白了彼此,也跨过了阻隔。
命运却总是开玩笑,言希得了癌症,不久于人世。
他托付朋友们照顾好温衡。
而温衡则准备了一个海边的婚礼,在粉色的雪中和言希久久相拥。
单从这个故事梗概来看,小说的魅力是很大的,可为什么偏偏还是扑街了呢?差评如潮究竟为何?
第一点,是故事太过于仓促
这本就是十年的跨度,涵盖了年少青春和成人世界,而影片处理却略显幼稚。
如果说年少的温衡和言希是互相救赎,彼此依靠,那么成人世界就不该如此简单。
仅仅是为了年少时的恋人而放弃原本的生活,在经历七年之长的一个跨度之后,毫无芥蒂地再次相爱。
而标榜的爱情片,却对温衡和言希的感情刻画的过分简单。
于温衡而言,对言希从一开始的戒备和疏离到依赖和亲密,从中的变化不甚明显,仅仅通过一两个镜头就交代了,未免不太符合温衡敏感细腻的性格。
于言希而言,对温衡也是从一开始的不接受到同情,最后再到爱,也没有让人感受到里面的改变。
最后呈现出来的感觉就是,观众不知道为什么,男女主就相爱了,也不知道为什么,男女主又放下芥蒂了。
就像剧情安排一样,他们的十年,三年相守和七年别离。
编剧企图用我们感受到的三年去让我们想象七年前,那些平白无故的爱意。
第二点,相较于原著,剧情改动过于巨大
这应该也是每一部改编的影片所面临的困境:该舍弃哪些保留哪些。
作为一个看了无数遍原著的一个观众,我必须要说,编剧的选择确实有些不妥。
原著里那些可以展现男女主感情线的剧情被删去了大半,例如言希攒钱给温衡举办生日宴会,言希癔症时温衡片刻不离的守护。
而删去这些片段的后果就是,不仅剧情仓促匆忙,也让观众不明白男女主何以拥有的跨越生死的爱情。
就好像莫名其妙的,他们在一起了,又莫名其妙的,他们分开了,又莫名其妙的,他们重逢又冰释前嫌在一起了。
还有辛达夷、温思莞和陆流的感情线,在原著里也是非常大的亮点,而电影的改编中则一笔抹去,让他们成为了完完全全的“工具人”。
第三点,让人不舒服的结局
我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要设置言希得了癌症这个结局,可能是编剧想要突出生死不渝的爱情,但是也未免有点残忍了。
言希,一个和病魔抗争了七年的人,却让他在再次找回温衡的时候又身患绝症。
这命运也未免太多舛了一点,哪怕留个结局是温衡研制药物尽力治疗言希都比这好。
不是所有的电影都适用于be美学,也不是be了就一定是美丽的。
虽然悲剧大部分时候会给人带来冲击力,但是人们终究还是希望美好和爱永恒。
《十年一品温如言》的be只让我看到了生命的残忍和男女主的不幸。
作为医生的女主,救不了心爱之人,经历七年病痛的男主,顽强的抗争病魔成功后还是要面临死亡。
这不是悲剧,这是惨剧。
不是悲伤,而是悲惨。
变了味的悲剧,自然让人感觉不到美感。
结语
影片的风格是不错的,整个画面比较清新,镜头也很美。
大段的独白和长镜头的结合,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也很具有表现力。
但是过分省略细节,让整个影片都有一种虚浮的感觉,很难沉浸在剧情中。
电影最后,温衡的独白是点睛之笔,很好地中和了悲剧带来的冲击力,让人也有一种悠久的回味。
只可惜,期待越高,失望越大。
©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