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她是最狂包租婆,成龙怕她周星驰求她,息影18年却没人敢说她懒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12-07   浏览次数:221

2月13日,香港女星文雪儿晒出一张照片给大家拜年,照片中不仅有巧笑嫣然的文雪儿,还有久未露面的元秋。

说到元秋这个名字,可能大家并不熟悉。

但说起星爷大作《功夫》中的“包租婆”,是不是脑海中马上就浮现了卷着头发,叼香烟穿拖鞋,动不动就骂人的“悍妇”形象。

因为这部电影,元秋塑造的“包租婆”深入人心,风头盖过了女主角黄圣依,至今依旧让人印象深刻。

大家都知道周星驰独具慧眼,挖掘了很多有特色的演员,让他们一炮而红。

但元秋遇到周星驰时可不是籍籍无名的新人,只不过她为了家庭选择息影,一别就是18年。

本无心再涉足娱乐圈,架不住星爷几次三番上门恳求,才终于答应出演“包租婆”。

到底元秋有什么本事,值得周星驰求着哄着也坚持请她出山呢?

元秋出生于一个京剧世家,本名张转男。

听名字就知道元秋的家庭有多期望生个儿子,前面生下两个姐姐,元秋出生时父母希望下一胎一定是个男孩,便给她取名张转男。

7岁时,元秋被父亲送去学京剧,师从京戏名伶于占元。

因为师父的女儿叫于素秋,和粤语片中的知名女侠同名,师父也给张转男改名为元秋。

于占元徒弟众多,最有名的就是由元龙(洪金宝)、元楼(成龙)、元奎、元彪、元华、元德组成的“七小福”。

可能大家都以为“七小福”就特指这七个人,其实并不是这样。

“七小福”成员超过100人,只不过因为洪金宝、成龙等人一起拍摄了《七小福》,由此被当成“七小福代表”。

元秋也是“七小福”之一,还是洪金宝、成龙、元华等人的师姐。

年少时几兄弟就很惧怕这个脾气暴躁的师姐,这种心理一直到他们成名成腕依然改变不了。

成龙和洪金宝拍戏时有表现不好的地方,元秋都会指着他们鼻子大骂,他们不敢反抗只能乖乖听话。

学戏那段时间非常磨炼人的意志,每天早上6点元秋都准时起床练武。

因为太苦了,她每天都偷偷祈祷第二天能下大雨,这样就不用再早起训练了。

即使性格再暴躁,元秋终究还是个女孩子,艰苦的生活让她产生了退意,一度想要逃跑,结果被师父抓回来痛打一顿。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在极其严格的训练下,元秋的武术和表演功底愈发精进。

17岁,元秋开始涉足影视圈。

无奈当时正流行功夫片,根本不缺女打星。

颜值不出众的元秋很少得到出镜机会,最多就是跑龙套,演演小丫鬟小村姑。

元秋仔细分析了一下当时的境况,觉得与其跑龙套还不如干挣钱更容易的替身。

替身当久了,凭着扎实的武功底子,元秋成为各大明星争抢的替身演员,逐渐打响了名气。

这种名气给她带来了转机,当《007之钢铁大战金枪客》准备拍摄时,元秋得到了其中一个角色。

虽不是主角,但元秋也算是当了把“邦女郎”,成功给自己“镀了层金”。

可惜这次精彩亮相并没给元秋的事业带来多大改变,恰好这时她遇到了让人心动的爱情。

和男友相恋8个月,元秋便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成家。

为了照顾好家庭,元秋淡出影视圈,安心在家相夫教子。

可好景不长,这段让元秋放弃事业的感情,并没维持太久,便匆匆宣告结束。

和丈夫离婚后,元秋独自抚养2个孩子。

和别的明星一离婚就为了孩子充满斗志,坚强打拼不同,元秋并没有那么高的追求。

她最想看着孩子长大,一心等着儿女长大结婚给他们带孩子,过上儿孙满堂的简单生活。

抱着这样的态度,元秋拒绝了不少导演的邀约,直到她遇见了周星驰。

被周星驰看上,实在是元秋意料之外的事。

本来她只是陪着同门师妹元菊一起去面试《功夫》,试镜时元菊因为紧张一直NG,旁边的元秋一脸不耐烦。

正是这个表情状态,引起了周星驰的注意。

周星驰主动询问她什么最厉害?元秋淡定地告诉他:煮饭。

答非所问并没劝退周星驰,反而引起他更大的兴趣。

周星驰邀请元秋表演几个武术动作,元秋一抬腿展示了一招一柱擎天,又不耐烦地问他到底要干什么,别耽误她打麻将。

周星驰当场邀请她出演“包租婆”一角儿,但元秋已经远离影视圈18年,并不想出山。

架不住周星驰几次三番找上门,软磨硬泡地恳请她一定要演,最后还是答应了周星驰。

只不过她有个条件,如果拍不好一定不能骂她,否则她也不知道自己能干出什么事来。

她的表现没让周星驰失望,精彩程度出乎意料,让周星驰忍不住给她不断加戏。

影片上映后,引起巨大反响,包租婆成了影史上的又一个经典形象。

元秋凭此拿下了金马奖、百花奖的双料“最佳女配角”。

前半生过得平平无奇,没想到50岁时元秋竟然迎来了事业的大爆发。

此后,她片约不断,成为喜剧中的常客。

但她更喜欢家庭生活,还是回归了家庭。

对于她的选择,很多人不理解,但元秋却说最享受把一双儿女拉扯大的生活,看着他们长大就是最大的幸福。

如果换成是你,愿意放弃如日中天的事业,只为好好陪伴家人吗?欢迎评论区留言一起讨论下。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