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连刷10集,她一出手,提前锁定年度剧王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1-19   浏览次数:143

少年犯罪

,一直是个尖锐的社会话题。

近些年更是频繁曝出触目惊心的案件:

13岁男孩杀死10岁女孩;

10岁女孩将1岁婴儿从高楼扔下;

小学女生校内遭4名男生侵害……

少年犯的恶,一再刷新我们的认知。

而惩处结果,总能激起全网争论。

究竟是什么让孩子变成了「恶魔」?

我们又该如何对待这些「恶魔」?

最近一部

9分韩剧

,就将这个话题拍出了深度——

《少年法庭》

소년 심판

开篇就是一桩血淋淋的惨案。

一名8岁男孩,惨遭杀害、肢解、抛尸。

而年仅

13岁的少年

,满脸鲜血,手里还握着分尸用的斧头。

少年去警局自首,对罪行供认不讳。

因此,这个案子跳过了警方调查,直接进入到

审判阶段

根据韩国的《少年法》,

未满14周岁

的少年犯就算是顶格处罚,也只会判在少年辅育院待两年。

这在社会上引发了巨大的舆论争议。

民众纷纷请愿废除《少年法》,严惩杀人犯。

而这个举国关注的案子,落到了本片主人公

沈法官

手上。

由集齐青龙、大钟、百想「韩国三大顶级电影奖项」的大满贯影后

金惠秀

饰演。

她是个出了名的狠人,尤其

对少年犯厌恶至极

办案的时候有个习惯:

把受害者的照片放在案头,让自己带入受害者家长的立场。

因此,她在审判时总会想尽办法让少年犯接受

最重的惩罚

与她共事的还有一位

车法官

(金武烈 饰)

他对待少年犯的态度总是很温和,与沈法官恰恰相反。

他不在意审判结果,更在意少年犯今后能否改过自新。

两位办案风格截然不同的法官组成搭档。

因为理念不合,起初也有过不少冲突。

不过最终他们还是放下对彼此的偏见。

为了更加崇高的理想,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而并肩作战。

第一次开庭的时候,自首少年交代了作案经过。

然后面对沈法官,露出了挑衅的微笑。

因为他很清楚,未满14岁,就算杀了人也不会有事。

但他供认得越直白,沈法官越觉得事情不简单。

她注意到,少年患有思觉失调症。

而理论上,

患有该疾病的人,根本没有能力冷静地完成诱拐,杀人,分尸的整个过程

因此,沈法官坚信,这个案子一定还存在帮凶。

但由于这个案子已经结案,沈法官只能和车法官联手,私下介入调查。

果然发现一名

女性共犯

这名女孩已年满14岁,应承担刑事责任。

但第二次开庭时,两人事先串通好了。

都在极力主张这是

偶发性犯罪

,并且只承认自己是帮凶。

沈法官早就料到这一出,所以她采用逐个击破的方式。

让两人互相揭发对方,最后拼凑出完整的真相。

这招果然奏效,两人在法庭上当场吵了起来。

事实就是,女孩将被害者带到了少年的家中,并痛下杀手。

然后两人配合着分尸,再由未满14岁的少年去自首,企图逃过法律制裁。

最终,两个人都受到了最严厉的处分。

女孩被判

有期徒刑20年

,少年则将在少年院管教两年。

尽管审判结束,可法官的工作却并未结束。

接下来就要交给少年犯的父母,以及矫正机构。

对于该案中的女孩,沈法官的态度是很悲观的。

因为发生这么严重的事情,她的父母依然没有从国外回来:

「如果父母不努力,孩子们是不会改变的。」

法官们不知道审判结果是否可以化解受害人的痛苦?

也不知道是否会引导少年犯进行反思和改过?

这些问题都要交给时间来回答。

正是这种将完未完的工作状态,让少年庭的法官一刻都不能松懈。

他们都在等待着见证结果。

《少年法庭》通过一个个案件,展示少年庭法官的日常工作和心理斗争。

同时挖掘这些案件背后的社会真相。

第一个少年杀人案件,属于比较极端的个例。

剧中的第二个案件,则是最为常见的

家庭暴力

案件中的女孩长期遭受父亲的的暴力殴打。

警方也收到过来自学校和医院的通报。

但女孩的家人在面对警方时,坚持认为那不是家庭暴力。

而是家长在管教自己的孩子。

女孩的奶奶面对法官,也说那只是摔伤。

显然是在袒护自己的儿子。

一旦家庭暴力被模糊地归为家事,也就阻止了法院和警察的进一步介入。

它可能导致的最坏结果,就是受害者丧失希望,认为报警也没用。

女孩在医院里对车法官说:

「我也想摆脱这一切,我也想振作起来,好好生活。」

车法官让她去报警,报警之后就可以离开父亲,到少管所去生活。

可女孩却反问:

「为什么是我要离开?我是挨打的人啊。」

是啊,明明该离开这个家的人是施暴的父亲。

这句话让车法官开始反思,到底哪个才是更好的结果?

所以在审理这起案件时,法官不仅要保护女孩。

更要让她

重拾对法律的信心

要让她知道,法律是用来惩罚施害者,保护受害者的。

这件事,只有法官才能做到。

最终,法庭做出裁决。

女孩的父亲被判迁出被害女孩的居所,参加义工劳动,接受戒酒治疗。

并且禁止在一年时间内接触家庭成员。

沈法官兑现了开庭前对女孩的承诺。

剧中还有一个案件,离我们也很近。

就是发生在学校内部的「

泄题事件

」。

那些提前得到真题和答案的学生,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犯罪了。

他们共同伤害了参加考试的其他学生。

如果他们最终通过这种手段考上大学,导致其他同学落榜。

就等于顶替了他们的位置,偷走了他们的人生。

在法庭上,有些家长义正言辞地认为这么做没有错。

学校为了升学率,也在纵容这种事发生。

这都是严苛的

升学制度

下的畸形产物。

沈法官走在街上一抬头,整栋楼的外墙密密麻麻挂满了各种补习班的招牌。

那一刻她意识到,或许暂时没有能力去改变教育体系。

但起码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必须要守住「

试卷之前人人平等

」的这条底线。

不管是学校,法院还是国家,都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蔓延。

因为这不仅仅关乎司法和教育的良心。

也是为了给韩国当时扭曲的教育体系和鸡娃的家长们,浇下一盆冷水。

如果《少年法庭》只是串联起一个个案件。

那么它对于「少年犯罪」这个话题的探讨,也只是隔靴挠痒。

但这部剧的格局绝不仅限于此。

案件只是基石。

目的是以少年法庭为中心,延展出与之相关的

一系列困境

这些鲜为人知的困境,才能让观众了解完整的少年法庭。

比如,

少年庭法官的困境

少年庭的法官是最特殊的。

审判的结束对他们来说反而是另一个新的开始。

他们要密切关注服刑的少年犯在矫正环境中的适应情形。

要评估他们日后是否会有再犯罪的可能性。

还要积极帮助他们今后可以健康健全地成长。

这也是《少年法》立法最初的旨意。

换句话说,少年庭的目的不是为了惩罚。

而是

为了保护

这种矛盾性又使得少年庭法官的地位相对比较低。

间接导致了人员稀缺。

韩国的法官总人数3300余名,其中在少年法庭任职的法官只有20余名。

而这20余名法官每年必须面对超过3万名少年犯。

很多时候,就连警察也不是很愿意配合处理少年犯罪案件。

在内部看来,这都是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

可形式越是严峻,越是能体现这些少年庭法官的坚守有多么可贵。

还有

机构的困境

剧中以蔚蓝青少年恢复中心为例。

这样的恢复中心里有心理咨询,生涯规划辅导,甚至提供监护。

完全可以暂时代替家庭的作用。

可如此重要的恢复中心却并非政府的安置机构,所以无法争取到政府的预算补助。

只能

以个人的名义成立

在韩国创办一所青少年恢复中心,大约需要四年时间。

而且拿不到任何政府赞助。

前期动工阶段,还会承受非常大的舆论压力。

因为当地居民会极力反对为少年犯修建住所,也很忌讳与这些少年犯做邻居。

恢复中心建好之后,又有新的问题。

因为它是个人机构,不具备强制性。

有些暂居的少年犯不服管教,想方设法要逃离。

对于恢复中心来说,简直是内忧外患。

即便如此,恢复中心也很难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反而还困难重重。

这种局面,也是法院需要反思的:

「原本是国家该承担的事情,现在却只能依赖个人的牺牲奉献来达成。」

当然,比起法官和机构,最大的困境还属

立法的困境

少年刑事合议庭的

姜部长

(李星民 饰)

,也是部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他当了22年的法官。

并且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一直在着手修订《少年法》。

想要让法律变得更加合理,有更加完善的后续保护制度。

也想让社会上废除《少年法》的呼声少一些。

可法官终究只是法官。

为了更好地推动《少年法》的修订,姜部长决心去

竞选议员

唯有进入国会从政,才有可能实现这一理想。

只可惜他后来被卷入了一起案件。

这个伟大理想终究是破灭了。

从去年的《D.P:逃兵追缉令》《我是遗物整理师》,再到今年最新的《少年法庭》。

它们可以共同组成网飞的「

现实主义韩剧三部曲

」。

之所以能够收获9分的高分,不只是因为尺度够大,更是因为拍出了深度。

虽然少年犯罪早已不是新鲜题材,但《少年法庭》选择以职场剧的形式,对议题进行纵向挖掘。

从个人上升到家庭,再上升到司法体系,最后上升至整个社会层面。

只为抛出整部剧最核心的拷问:

「少年案件不再只是个人问题,现在该是社会和国家站出来的时候了。」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