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影院复工第一天,聊聊今天上映的电影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1-13   浏览次数:136

与影片的相遇

时隔近一年,关于这部影片的印象始终与《城南旧事》《春江水暖》这两部电影相关联。前者是因为都是诗意的离别,后者是因为都有真实的纪录。

诗意的离别

并不是导演刻意追求和营造诗意的氛围,只是关于离别,自古就刻印在诗歌的肌理之中。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第一次的离别》讲述了沙雅地区维族小男孩艾萨与小伙伴凯丽·比努尔的童年生活故事,艾萨要跟生养自己的妈妈的离别、与跟自己玩乐成长的伙伴离别、与自己牧养的小羊离别。

艾萨被导演选从自己已然在中学教书的同学班上选中,原因是被艾萨作业中的一句话打动:“妈妈的眼睛看不见,耳朵也听不到,我用我的眼睛和妈妈说话。”

这句话写得如此真诚,没有任何修饰,却充满了诗意。

恰如这部电影。

日常生活中充满了“离别”,车站的检票处、机场的登机口、亲友的病榻前,也有些没有这样充满仪式感的场景。

导演如何把日常的变成诗意的呢?

或者问我们怎么把日常的感受成了诗意的呢?

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或许恰好能解释,他认为:“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

新疆沙雅对于中部、东部地区的观众来说是一个“西域”的存在,胡杨林上的童年、塔里木盆地中的绿洲、沙漠中的遛弯翻跟头等等这些,都充满了神秘性和陌生感。

导演自己也把处女作《第一次的离别》当做献给故乡沙雅的一首长诗,她离开故乡多年再次返乡,将记忆中的场景通过摄影机呈现出来,即便很多是没有变化的,但因为眼光的变化,也为这部影片增添了一种“陌生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删稿》中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也就是说,导演返乡时带有的“陌生感”将沙雅所有的日常“景语”变成了镜头里的“情语”,而通过演员的演绎和故事的讲述,观众得以“共情”,也就品到了这首抒情诗。

真实的纪录

是枝裕和在拍摄处女作《幻之光》之前,一直在电视台从事纪录片拍摄工作。而拍摄剧情电影时,因为特别没有信心,就要求自己画分镜图,严格按照某种既定的流程工作。

直到被侯孝贤导演指出,他才意识到自己“被分镜图绑住了手脚”:

“不是应该看了演员的表演之后,才确定摄影机的位置吗?你以前是拍纪录片的,应该知道啊。”

这些前期工作奠基,才会有非职业演员面对镜头毫无惧怕感,而那些看似浑然天成的表演其实根本不是表演,而是镜头将真实的动作和反应捕捉了下来。

导演在片场放弃“开机”“关机”的指令,尽可能去片场化,不构建陌生的情境,让演员尽可能真实的、本能的“表演”。在影片获奖之后,几个小演员甚至不确认当时是在拍电影。

之所以能有这样奇妙的化学反应,可能也恰因为导演王丽娜“从未经过正式的电影制作流程的训练”,她自己也说过“《第一次的离别》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视听语言的规范之作,但它源自于内心的真实表达。”

当然不是。

首先这两者之间不存在高低先后之分,更不要人为设置两者之间的壁垒。

不管是《第一次的离别》的人类学田野调查和人物跟踪采访,还是《春江水暖》导演之前的纪录片创作经验,对于其他青年导演的启示,应该是对人物深入骨髓的了解和理解,对故事根扎土地、吞吐呼吸式的认同,这样才能尽可能避免飘忽不定、不说人话的臆想之作。

最后,希望这个月可以在影院再次看到《第一次的离别》吧,久别盼重逢,不仅是对一部电影,也不仅是对一个地区。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