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棒!学长丨专访《棒!少年》摄像师危凯:要真实,首先要足够真诚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10-09   浏览次数:200

△ 危凯生活照

正如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则是故事的开始。

高中时期的危凯喜欢拍照。当拿到人生第一台单反时,他也只是像很多人一样去记录生活中有趣的时刻。“当时倒没想着用镜头记录故事,就是和拍照一样,想把碰到的有趣的事、出去玩,或者是和家人在一起的场景录下来,留个念想。”

大学时代,在杨仑老师的影响下,危凯开始接触中国独立纪录片,新世界的大门徐徐推开,内心关于拍摄纪录片的想法蠢蠢欲动。“自己有了一个很强烈的欲望想去表达,感觉生活中很多感受是可以用纪录片的方式去呈现”。

△ 危凯与仑叔

回看初次执导的细节,危凯感叹,“那时候没有导演、摄影师分工的意识,就都拿着机子去拍, 很大程度上,是凭着本能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去拍,在剪的时候去思考它的结构,把它变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片子。”

△ 危凯与陈烨

危凯自己也没想到,去拍《棒!少年》,一拍就是三年。

在《生活万岁》的跟组花絮拍完以后,危凯遇到了许慧晶导演,和许导一同出发去棒球基地前,他还泡了点衣服准备回来洗,本以为当天就能回,结果在那里待了十一天。

“回来的时候衣服都泡臭了,去了棒球基地,对孩子很有感觉,他们很有吸引力,当时就想留下来。”

△ 危凯与《棒!少年》剧组

一般来说,面对一群十来岁、正值调皮年纪,也没有演艺经历的孩子,不该感到头疼,不知从何拍摄吗?

然而恰恰相反,这正是孩子们的优势所在。他们朝气蓬勃,活泼年少,拍起来很有张力,这正好减弱了拍摄的目的性。

“对他们来说,摄像机和他们的球棒一样,只是我们手里的玩具,由于年龄差距,我们更像是一种哥哥和弟弟的关系。”在棒球基地,剧组与孩子们反复调适彼此之间的关系,找到那个“舒适的位置”之后,拍摄的出现对孩子而言并没有太大的隔阂。

不刻意,也意味着没有详细的拍摄计划,但能换来的则是关于镜头的真诚。“就是看见他们的生活场景,凭着感觉去拍”。而这种完全的凭本能去拍,与危凯本人在拍摄中所追求的真诚不谋而合。

△ 《棒!少年》剧组

“拍摄《棒!少年》最头疼的是什么?”

“累!”

“每一个场景、每一个情绪,都是不一样的。 最重要的就是情绪,看你作为摄影师时面对他人的情绪,你的摄影机如何反应,这时候就是要凭着本能的感觉去拍,把你想要的感觉拍对,比如把他们的开心、忧虑、难过拍出来”。

也正是本能地抓住了生活的细节,把感觉抓住,片子本身才更能抓住观众的心。

从大二时开始接触、喜欢上纪录片,到导演《雨水丰沛的季节》,再到跟拍《生活万岁》,最后到拍摄《棒!少年》,危凯对于“真实”的理解从未改变。

△《棒!少年》

“ 塑造人物,讲故事的前提是遵从你对他们的理解与认知,不要为了刻意煽动情绪或者戏剧化的处理去改造事情本身。 要尊崇自己内心的认知,真诚是能感受到的,影像是感受性大于理性的作品”。

同样,危凯认为,作为一个摄影师, 只有足够真诚地去遵从自己的内心,才能更好地用镜头语言去传达想要的效果。

面对不断更新迭代的技术设备,危凯觉得,有限的器材并不能限制无限的可能,或者说,他从没有感觉到设备的缺乏。“我自己只有两个定焦镜头,当想拍一些东西,拍不出来时,就可以换另一种风格去拍,我们在一个场景里呈现一种感受的方法、角度是有很多的。”

△ 危凯跟拍《生活万岁》

“一部片子,观众是谁你并不知道,只有尊重自己的内心,真诚的按照自己的心意去拍,才是对自己、也是对作品的最好交代”。

图片 | 危 凯

审核 | 崔梁凡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