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口口声声说爱你的老公,连产检都没陪你去过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10-17   浏览次数:190

图片来源于网络

标题的感慨是钧妈看了《婆婆与妈妈2》被气出来的,以杜淳为代表的广大老公们,实在是戳中了很多麻麻们的心事。

最让人伤心的是,这样的老公实在太多,所以杜淳的表现一出来,不是被人说奇葩,而是:

“这简直就是我老公在我怀孕时的状态。”

有人说,人一生有两次投胎,一次是原生家庭,一次是结婚。

好的婚姻能让人摆脱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不好的婚姻只会毁了你的下半生。

今天,钧妈借着杜淳和大家聊聊婚姻中男人的伪装:

01.光动嘴不动手

这类人都是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杜淳就一口一个心疼妻子,但妻子怀孕6个月了,一点功课都没做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孕妇的忌口,完全不知道。

吃早餐时对妻子接连发问:

“能不能喝豆浆?”

“能不能吃茶叶蛋?”

“能不能吃油条?”

得知什么都不能吃之后,明显不耐烦的问了句:“孕妇能吃什么?”

钧妈当时看着都替他妻子不忿,孕妇能不能吃网络上哪里查不到,贴心的老公早在得知老婆怀孕的第一时间就预备了这些知识。

而现在他妻子已经怀孕六个月,他却一无所知。

这还没完,当他的妻子王灿让杜淳剥橘子时,杜淳直接来了句:

“我不喜欢剥橘子,我自己都不吃橘子,就因为懒得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姐妹们,划重点:

“我不喜欢做饭,之前都是叫外卖。”

“我不知道你难受的时候我能干什么,我又不是医生。”

......

这套统一的说词怕不是一个培训学校出来的吧。

当你气的不行,想要爆发时,他可能还觉得自己没做错什么,我只是没剥橘子而已,我本来就不喜欢剥啊。

其实我们真正气的是:光说不做,托词一套又一套。

这种不作为在产检时体现的淋漓尽致。

节目中王灿去做产检,这是杜淳这么久以来第一次陪同。

在这次产检中,医生告知王灿,宝宝脉络丛囊肿变大了,胎盘位置也偏低,有可能早产。

而当医生问杜淳,他有什么想了解的。

他没什么表情地回答:“我好像没什么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说完冲王灿笑了笑,看情况似乎不对,又补了一句:“我也不太懂。”

连医生都看不下去了,当着杜淳面说:

“你太太是一个很自强自立、很坚强的人,她也不抱怨、不说什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听了医生的话,王灿像被戳到,没忍住委屈,默默地抹眼泪。

原本以为都会是张铎宠陈松伶般的甜蜜,结果却是一把玻璃渣直接塞给观众。

婚姻应该是两个人共同经营,怀孕只有妻子在受苦,但孕育的两个人共同的孩子,丈夫不能置之度外,如果男人继续这种光说不做的行为模式,婚姻很难维系。

02.学不会成熟,永远是个不懂事的孩子

我们以为只有几岁十几岁尚在读书的叫孩子,其实很多男人哪怕结婚生子了,还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这种人,叫“巨婴”。

网络上,经常有人说“男人至死是少年”。就这样一句话,给了这些人不懂事的理由。

不愿承担责任,我还是少年;

做事不考虑后果,我还是少年.....

今天是杜淳专场,我们继续把他揪出来说。

董璇在节目中说过,杜淳是一个很贪玩的人,没想到他会结婚生子,以为他跟王灿在一起,只是“又换了一个女朋友”。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结婚后,老妈还叮嘱媳妇王灿:“杜淳出去拍戏的时候你一定要跟着去,看着他,不能让别人有机可乘。”

老妈是了解自己儿子的,只是没教会自己的孩子,祸害了别人的闺女。

巨婴之所以是巨婴,就是因为无论他们多大年纪,都还是妈妈的小宝宝。

所以40岁的杜淳会在生病的时候问妈妈吃什么药;

小家庭的装修和物品摆放都要问妈妈的意见;

当妈妈说“那是你们的家,你们自己决定”时,他会说“连我都是你的,这个家肯定也是你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样是巨婴其实很常见,只不过杜淳妈妈想要放手了,大部分的巨婴妈妈却以孩子粘着自己为傲。

在这类人眼里,这个世上最伟大的女性就是自己的妈妈,而其他的女性的辛苦他们是看不见的。

妈妈孕育了他们很辛苦,但是妻子孕育自己的孩子便不辛苦。

小时候,总有人说女性的心理会成熟的比较早,这也是事实,但是都40了,还用这个理由就说不过去了。

谁都希望永远长不大,可以不必去面对那些责任,但既然已经组建了家庭,就必须承担自己的责任,这份责任不能由女性一个人承担。

03.钧妈总结

关于此类男人的槽点还有很多,既然杜淳能在节目中都这样表现出来,那说明在很多人眼里,这种不负责任的现象很常见。

在说六个月了从未陪老婆去产检过这件事上,钧妈想到可能会有人很骄傲的说,我老婆怀孕的时候我陪着去过的。

但是如果是以下场景中的这种陪同,倒也不值得骄傲。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男人成熟的再晚,在成为丈夫、父亲的时候,就该从男孩走向男人了。

希望男性们,能勇敢的放下伪装,勇敢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成为真正的大丈夫。

明天见~~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