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心居》原著:看到莉莉“未婚先孕”,才懂施源为何与顾清俞离婚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1-15   浏览次数:202

顾清俞和施源,既是小学同学,也是邻居。

青梅竹马,情窦初开,施源是顾清俞心底念念不忘的美好少年。

施源那时候喜欢穿白衬衫,戴一副黑边眼镜,干净明亮,顾清俞单纯的少女心思,就这样被施源牵引。

施源成绩优秀,却不是书呆子,他擅长英语,还会一点俄语和日语,篮球打得很好,又会谈钢琴;毕竟是大户人家出身的孩子,长相气质,待人接物,自是与众不同的,《心居》原著里写道:

“像野草丛中的一束兰花。这么形容男生似乎有些滑稽,但意思是不错的。他父母是知青,在新疆。他由奶奶带大。12岁那年,他被父母接去新疆。”

施源和顾清俞分开前,曾许下年少的诺言,施源说自己一定会考回上海,再来找顾清俞;顾清俞信以为真,等待初恋的归来。

“假结婚”遇初恋

两人一别,就是二十多年,施源杳无音讯,没来和顾清俞赴约;顾清俞努力寻找着施源的下落,可茫茫人海,想要找到一个人谈何容易。

施源离开后,顾清俞尝试着去和不同的男人交往,但都缺少谈婚论嫁的冲动;好像分手也不会让她感到特别难过,因为后来的那些男人,没有人能像施源一样,在她的心底落地生根。

顾清俞36岁还单身未婚,老父亲为他操心,家里亲戚对她议论纷纷,顾清俞对自己的婚姻,多少有些认命了。

比起去谈一场将就的恋爱,被世俗的眼光注视着结婚生子,顾清俞更热衷于把精力放在事业上;她也的确很有赚钱的天分,早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

顾清俞为了买第二套房子,有了找个上海男人假结婚的想法,房产中介一条龙服务,不仅给她推荐了豪华小区,还给她安排了“对象”。

“假结婚”这件事多少有些上不了台面,两人都是为了利益,把婚姻当成了工具,女人为了买房,男人为了挣“手续费”;事成之后一拍两散,也算各自欢喜。

顾清俞怀着忐忑的心情,见到了中介给她介绍的假结婚对象,没想到那个男人,却是她苦寻二十多年的初恋施源。兜兜转转,寻寻觅觅,却是以这种方式重逢,命运的捉弄,让人唏嘘,也让人琢磨不透。

顾清俞“失恋”

顾清俞和施源都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曾经的少女变成了光鲜亮丽的富贵佳人,而记忆里意气风发的少年,不复当年的神采。

《心居》原著里,中介不会说话,说施源做的是“皮肉生意”,邻桌两个女孩投来异样的眼光,书里写道:

“他只作不知,拿咖啡的手稳稳当当——人若是将自己摆到低得不能再低的位置,便再无畏惧。万般皆可。”

施源的颓废和落魄,是肉眼可见的,他急需用钱,所以才会做假结婚这样的营生,对于他这种人来说,婚姻的意义不过是那一笔笔手续费。

顾清俞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她为自己重新遇见施源而惊喜;另一方面,施源的变化,也让她隐隐感到失望。

但是顾清俞不介意施源的穷酸,她不缺钱,有房有车,唯独缺的就是能让她刻骨铭心的爱情,施源的出现,好像一下子就填补了她二十多年感情里的缺失。

顾清俞偷偷去看他住的地方,那是城市繁华背后的疮痍,脏乱差不说,还有莉莉那样庸俗的女人,让施源出国的时候,顺便帮她买内衣。

顾清俞足够聪慧精明,但唯独在爱情上,她只不过是普通的小女人,施源让她乱了阵脚,心神不宁;顾清俞没有在乎她和施源的差距,心心念念想把假结婚变成真结婚。

《心居》原著里,顾清俞向施源深情告白:

“你不知道,重新遇见你,我有多么欢喜。不管你是不是我印象里的施源,不管我有多么意外、吃惊,甚至是失望。能够遇见你,我现在只剩下一种心情,就是欢喜。欢喜得不得了。我甚至希望这段路没有尽头,你可以一直待在车上,陪着我。”

比起顾清俞,施源冷静得多,他规规矩矩和顾清俞签了婚前协议;合同一到期,施源果断提出了离婚,他和顾清俞,终究还是错过了。

施源的“隐痛”

施源并非对顾清俞没有感情,顾清俞同样是他的初恋,读了《心居》原著才知,施源为何坚决要和顾清俞离婚。

施源奶奶去世后,施家逐渐没落,曾经的大户人家,变得亲人疏远,人情淡薄;施源想回到上海,却连接收他的人都没有。

施源只能靠高考改变命运,但是很可惜,他差几分没有考上复旦,高考志愿填报失误,一撸到底,只能读了个普通的专科。

施源读了旅游学校,毕业后求职不顺,当了普通的导游,他并不喜欢那样奔波游荡的工作,但是为了生存,施源只能委曲求全。

母亲患病,积蓄又被股市套牢,现实和理想的差距,犹如一盆盆凉水,浇得施源措手不及;曾经清高骄傲的少年,成了在底层摸爬滚打的中年男人,为了挣钱,自尊也可以踩在脚底下。

施源没有信心和脸面去赴顾清俞的旧约,与其让她看到自己潦倒不堪的模样,还不如把青春的美好都留在彼此的回忆里。

顾清俞和施源,经过二十多年的打磨,彼此早就不匹配了;顾清俞风头正盛,而施源还在夹缝里勉强糊口,这样的落差,足够摧毁一段真挚的恋情。

施源也尝试着和顾清俞再续前缘,两人领结婚证前,施源特意带顾清俞去了他家,《心居》原著里写道:

“她明白他的意思。把一切早些摊开,由她定夺。对她公平,他也坦然。人生许多问题都是虚虚实实。爱情是虚的,婚姻是实的。
虽说眼下谈婚姻还为时过早,但作为男人,这层意思是少不了的。不该让女方被动。愈是处境落于下风,愈是要早说。
知情权是基础。他每月赚多少,住在哪里,父母如何。这些是硬指标。脾气性格那些,倒是后面的事了。”

施源比顾清俞更现实。

莉莉的“选择”

顾清俞天真地以为,结婚这件事,两人有初恋的感情基础就足够了,曾经两人在一起很有默契,她一往巷口站,他就知道她想吃油墩子;她做错了题,他就耐心地给她解答。

其实这些,都远远不足以支撑住一段美满的婚姻。

施源和顾清俞,早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了,两人注定成不了势均力敌的伴侣。施源身边的两个女人,娶顾清俞是他高攀,娶莉莉,则是莉莉高嫁。

《心居》原著里提到,莉莉住的地方和施源家离得不远,她是外地人,在菜场卖水产,人长得不难看,但身上的“市侩气”就像鱼腥味一样,掩盖不了。

周围的朋友经常开莉莉和施源的玩笑,两人关系暧昧,莉莉放得开,不介意人们说她的荤话。

顾清俞看不上莉莉这种女人,觉得她是庸脂俗粉,档次太低;莉莉却找到了顾清俞,和顾清俞摊牌,说自己怀了施源的骨肉。

莉莉说自己很爱施源,但话里话外,却不是想让顾清俞把施源让给她,而是要户口和钱,顾清俞很反感,《心居》原著里写道:

“那瞬,她忽对施源生出几分怨恨。是他,将她置于这般尴尬的境地。让她在这满身鱼腥味的俗气女人面前,咄咄逼人得莫名其妙。那些平常不屑到极点的场景,两女争一男,原配斗小三,争风吃醋鸡零狗碎,此刻落在自己头上。偏偏对手还是那样的女人。”

顾清俞为了羞辱莉莉,给她介绍了个做保安的鳏夫,五十多岁,无儿无女,上海有两套房,眼睛斜视,说话还大舌头。

没想到莉莉竟然同意了,她怀着施源的孩子嫁给了这个老男人,顾清俞不经意间就促成了一桩喜事,顾清俞说:

“一样做女人,其实我比她们窝囊。她们思路要清爽得多。”

莉莉没有死磕施源,是因为施源条件不够好,又给不了她爱,莉莉清醒地抽身离开,不再继续和施源消磨时光。

莉莉试探过施源,她打算向他讨流产的钱,还有精神损失费,《心居》原著里写道:

“不必多,十万便够。其实也不是钱的问题。与他暧昧了这些年,都是顺着他依着他,男女双方不对等,爱与不爱倒在其次,关键是憋屈。”

如果没有和顾清俞重逢,施源家里是希望他能娶莉莉的,父母看不上莉莉,但现实条件摆在那里,施源已经奔四了,总归是要结婚生子的。

莉莉爱施源,远超过施源爱莉莉,施源对她,只不过是寂寞时的消遣,莉莉未婚先孕,对施源说自己怀孕了,施源怔在了那里。

施源的反应,其实就是答案了,莉莉给自己找了台阶下,说自己是开玩笑的,施源顿觉轻松,他根本没想过要对莉莉负责任。

莉莉对施源,下不了狠心,她放过了施源。

施源和莉莉“交欢”,是因为他能够得到的,只有莉莉那种女人,他瞧不起莉莉,所以他深知在感情里被人轻视的滋味。

在顾清俞面前,施源所处的,何尝不是莉莉的位置?莉莉会放弃高攀施源,施源也会放弃高攀顾清俞,莉莉说得很对,感情里最重要的是男女对等。

写在最后

有句话说得很好:

“一个出身底层的贫穷家庭长大的男人,无论经历多少的世事,那种根底里的小户人家的自卑感,遇到优渥家庭成长出来的女人时会喷涌而出。”

施源家里曾经是大户,但从他十几岁起就没落得没了底气,二十多年的底层生活,让他只留下了三分“童子功”;在买千万房产的顾清俞面前,施源自卑到了骨子里。

门当户对最好,原生家庭父母的为人处世、生活方式,才是婚姻长久的关键。爱情可以风花雪月,婚姻则要权衡利弊,有人说:

“真正的门当户对,一方面是指两个人的家庭富有程度,两人的经济水平是不是旗鼓相当,另一方面是指两个人的思维模式,和为人处世的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世界观的理解程度是不是有共性。”

最好的夫妻,不是在最好的年纪遇到了彼此,而是两个人共同经历了风雨的洗礼,从此变得更加心心相系、恩爱幸福。

施源和顾清俞分开的二十多年,经历不同,境遇天差地别,光靠一纸合同,无法让两个人成为真正的夫妻,施源和顾清俞离婚,才是必然。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