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粉丝5700万票房却一败涂地!刘德华真配不上一张电影票吗?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10-11   浏览次数:205

随着元宵佳节的来临,国产电影春节档的院线厮杀更进入了尾声。经历了半个月的票房争夺战,同时上映的7部电影,胜负已一目了然。

除了《你好,李焕英》口碑票房双丰收之外,其他的五部电影票房并没有达到对应的期望值。

刘德华和肖央主演的《人潮汹涌》,最终以不到4亿的票房位列春节档票房末游,不得不让人感到惋惜。

在上映之前,《人潮汹涌》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宣发铺垫;相对于刘德华抖音粉丝的现象级增长飙升到5000万的火爆现象,出现出严重不匹配的状态。

电影票房却没能如刘德华粉丝数一般节节攀升,除了互联网和电影院载体间的差异外,双方联动的不足,更造成了《人潮汹涌》票房的缓慢增加。

看到《人潮汹涌》心酸的战绩,我们不禁要反问一句:刘德华真配不上你一张电影票吗?

刘德华的全民效应

刘德华入驻抖音,几乎伴随着《人潮汹涌》的映前宣发同步进行。作为当下最具国民代表性的明星,刘德华的演艺生涯伴随着两代中国人关于明星的美好记忆。

刘德华的知名度自不必说,曾经的四大天王之首,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这位父母辈的偶像兢兢业业至今,他的成功始终与严格的自我约束密不可分。

从刘德华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明星少有的倔强。从艺40年间,上百部电影、数百场演唱会,作品数量之多和水准之高放在当下都十分罕见。

或许正是对个人IP的偏执维护,以至于在入驻社交账号之初,便能形成恐怖的引流状态。粉丝从1000万到5000万的极速增长,老天王的不老传奇也在短视频世界延续。

对表演的热爱以短视频的方式来传达,其实也在颠覆刘德华原有的表演模式。而短视频一方面增添了其亲切感和真实感,另一方面也让曾经的天王融入了当下的互联网语境。

但主演和电影的冰火两重天状态,也逐渐在后续显现。

相对于电影来说,刘德华的强势固然能带动电影的关注度。可过于强势的个人特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线下的宣传效应。

在刘德华个人社交平台中,也出现了许多与《人潮汹涌》相关的内容。可线上线下消费渠道的不畅通,更阻碍了电影本身应具备的线上感染力。

毕竟粉丝对于偶像的喜爱,主要是从精神层面出发;尤其是刘德华粉丝多为中年男性,情怀占据了喜好的大部分,而精神到物质的转化,却没有那么顺畅了。

中年男人对于自我娱乐的理智性消费,更成为了刘德华变现的第二道门槛。

电影气质的独特性

至于刘德华为何会接这部电影,因素的复杂性值得玩味。

除了本身想于春节档完成自我效应的重塑之外,对于黑色幽默和新类型的尝试,也展现了刘德华本身对于电影边界的开拓性。

说实在的《人潮汹涌》并不是一部简单易懂的电影,其黑色幽默的特质进一步拉高了电影和观众之间的门槛,而各个类型之间的拼接,进一步把电影推向了类似玄学的位置。

除了刘德华之外,电影的另一个关键因素莫过于导演饶晓志了。

作为国内新锐导演的代表,在《无名之辈》中已然展现出偏执怪异的影像风格,通过多线条的故事,让人物性格形成极度立体的状态。

而《人潮汹涌》的风格探索比《无名之辈》更彻底、且深入。在多线条并行的前提下,对于演员演技的多重呈现,增添了电影哲思的意境。

电影改编自日本名作《盗钥匙的方法》;饶晓志过于私人化的影像改编,却与观众的诉求却形成了比较严重的反差。

在我们试图以合家欢电影来消解自我情绪时,《人潮汹涌》的出现更违背了普通观众观影的初衷,在以导演意念强加于观众,吃力不讨好可想而知。

同样刘德华和肖央角色互换,到表演之外的二次演技展现。多重表演层次的传达,增添了电影的解读难度。

以至于在结尾处两位主演的表演戏码被拆穿时,不得不假戏真演的桥段和刘德华之于表演的卖命,更让人感到心疼。

电影本身质量探索

当然在票房不尽如人意的背后,除了电影院的排片问题之外,电影过于强烈的自我表达也是其不卖座的重要因素,然而电影本身真如大家相传的那么差吗?

我想答案并非如此。

在内容上,《人潮汹涌》进行了精心的布局和设计,以肖央和刘德华二人的身份互换为开端,而二人身份和性格的巨大反差,更构成了电影前半段强烈的喜剧效果。

甚至到后半段刘德华找回自我身份,二人之间奇妙的人生互动,更展现了电影的独具匠心。从相互割裂到完成和解,人物之于电影的饱满度是十分到位的。

在表演上,《人潮汹涌》遵循了复杂的表演技巧,甚至可以说这是一部献给表演本身的电影。

如果说肖央的表演来自于本源的话,刘德华身份的互换,人物境遇的转变更促成了刘德华表演的层次感和深度。

肖央小人得志的逍遥状态、初入富豪生活的不知所措,电影皆对细节进行了很好的捕捉;而到了矛盾冲突发生时,肖央的性格和原本杀手性格的巨大反差,也提升了电影的戏剧张力。

在这一张力的推动下,刘德华的表演过度便显得自然且顺畅,以至于后续对于自我身份的拆穿之后,表演之外的表演更让刘德华一角具备了触动心灵的感染力。

或许从情节来看,整体的故事并无宏大的格局;而人与人之间的羁绊构成了《人潮汹涌》的发生原动力。

在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中,个体与社会的挣扎和困惑也反映在这部电影中,在当下现实主义的背景下,人物的奋斗、迷茫和自我堕落,一度成为了电影所探讨的要点。

肖央表演系毕业后的郁郁不得志、万茜单亲妈妈的安全感缺失、黄小蕾财富之外人生的背叛折磨更在细节中得以扩散。

在结尾处,小人物之余当下社会的挣扎以黑色幽默的方式诠释。正如导演以表演表达自我理念一样,电影是一场表演、人生又何尝不是呢?

其实说到底,《人潮汹涌》被低估不仅是生不逢时,更是创作者诉求和观众需求间的不对等。

然而当我们从春节档的热闹喜庆光环中褪去以后,重新审视《人潮汹涌》的发生和结束,会否有一丝别样的触动呢?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