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他是好笑的“查理”,更是严肃的卓别林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1-21   浏览次数:174

他是好笑的“查理”,更是严肃的卓别林

卓别林

“查理”形象的背后

这让其时世界范围的观众尤其劳工阶层,在对“查理”的同情与喜爱中,也包含一份将他视为自己人的认同。他的一次次冒险之旅,在观众的助推下,被赋予神话色彩。法国新浪潮电影之父安德烈·巴赞谈及“查理”,甚至把他与尤利西斯相提并论。

《大独裁者》

卓别林式的冷峻思考

可堪安慰的是,《摩登时代》里“查理”的生命,一度被闯入他生活中的流浪女孩照亮。两人曾在位于乡间湖边的破旧小木屋里,过了一段物质贫穷精神富足的日子。虽然他们在失业与就业的漩涡中反复打转,可结尾仍令人感动:两人扶携着踏上了“希望在远方”的旅程。

单纯女性对流浪汉的救赎,几乎是卓别林“查理”系列电影的恒定主题之一。原本被警察驱逐、游离于社会之外的“查理”,在女性温柔目光的注视之下,萌生回归人群的念想,将心动化为行动。《安乐街》里沐浴着圣光出场的牧师女儿,让靠偷窃度日的“查理”下定决心改过自新,最终成为守护一方的警察。

《淘金记》

这些美梦成真的时刻,明显带有乌托邦色彩,就像《寻子遇仙记》中“查理”的梦境,长着天使翅膀的人类,只能在创世纪起初的天国伊甸园和谐相处。由此,卓别林进一步指出,现实社会如果不能良性运转,所谓幸福家庭,只会是空中楼阁。

《凡尔杜先生》

“查理”与卓别林的合体

事实上,观众如果结合《流浪汉》《冒险家》《朝圣者》等影片,来看前面提及的卓别林式的“如愿以偿”,能够清晰意识到,卓别林眼中的现实社会一直缺乏温度。这几部电影中,女性只是一道象征性的光芒,短暂出现之后又很快消失,“查理”只能回到远离人群的老路上继续流浪。

《舞台春秋》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