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海清VS童瑶:各自的算计,各自的不易-
由滕华涛导演、海青、童瑶、张颂文主演的都市剧《心居》,一开播就冲上热播榜,天天被观众催更新。
实在是因为太好看。
今天想写一写这两个女人。
故事一开场,海清饰演的冯晓琴,和童瑶饰演的顾清俞,两个女人不同的命运,就清晰呈现——
一个在熙熙攘攘的菜市场里讨价还价;
一个在洒满阳光的落地窗前做瑜伽;
一个要伺候全家四代吃喝拉撒;
一个由保姆阿姨铺床叠被照顾起居;
一个让刚分手的前男友收拾东西滚蛋。
冯晓琴和顾清俞,两个女人最大的区别在于——
一个是服从者,一个是掌控者。
在顾家,冯晓琴有三个天然劣势:
1、外地人,没学历,条件差。
2、倒追顾磊
3、未婚先孕
她以低姿态嫁入顾家,身份地位从一开始,就是失衡的。
一结婚,就应老公的要求辞掉工作,成为全职主妇。
她名义是顾家的媳妇,实际上更像顾家的保姆。
上有挑剔的太婆婆和老派的公公,中有干啥啥不行的废柴老公,下有年仅7岁却需要提前选初中的宝贝儿子。
她不但要负责全家人的饮食起居洗衣做饭,给太婆婆拿药,给老公公修眼镜,还要逼着老公上进,盯着儿子学习,另外,还要操持每两周一次的家族大聚餐。
每个人都对她口头感谢,说着“晓琴辛苦了”,却没有一个人有实质性行动。
在这个家庭里,所有人都默认——她就是买汰烧的命。
而大姑姐顾清俞,恰好是冯晓琴的反面。
高智商高学历高收入,单身富姐白骨精。
精明能干,有颜有钱。
做事严谨缜密,说话行云流水。
身份上,她是顾家的女儿,顾磊的双胞胎姐姐,但实际上,她是顾家的掌控者。
母亲早逝,她独立有主见,早早就成为顾家的主心骨。爸爸和弟弟遇到任何事,第一时间找的都是她。
她遵循现实的处世逻辑:
“天底下道理分两种,一种是可以拿到台面上说的,照顾老人大家都有责任。还有一种呢,就未必能摆到台面上讲了,大家也都认可,说出来就难听了。”
意思很明确:照顾老人这事儿,虽说人人有责,但在分工上,有本事的出钱,没本事的出力。
她顾清俞,自然是出钱的那一个。
至于出力这事,落到弟媳妇身上,她也觉得理所当然——你当年为啥非要嫁给我那傻弟弟,图的啥,自己心里没点数吗?
哪怕一套60平的老破小,解决儿子初中问题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
那是一个可以让她放松和喘息的空间,是一个可以让她安放肉身和灵魂的地方。
她的生活,实在太疲惫太压抑了。
当保姆还有下班的时候呢,还有点自己的时间呢。
她没有。她365天24小时在线。
没钱,拿什么买?
她只好让丈夫向大姑姐开口。她知道,顾清俞是有这个实力的。
但这里面有两个至关重要的点:
一、丈夫顾磊并不想买。
顾磊是个木讷、迟钝,对生活没什么要求的人。
“买不买都行”,在冯晓琴眼里,就是可以买。
但在顾家眼里,就是非必要。
二、只提借,不提还。
但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冯晓琴无论让丈夫开口还是自己去借,都是只提借钱,不提还钱。
不知道她是真没算过,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首付借100万,贷款用顾磊的工资还。那借的钱,怎么还?
100万这么大的数目,靠着他们从牙缝里挤,得挤到啥时候?
这笔帐,她一开口,顾清俞那精明脑子就给他们算过了。
你们明显没有还钱的能力,张口就借100万,换成我是顾清俞,我也得思忖一番。
因为很可能意味着,有去无回,借了不还。
这个“不还”,并不是冯晓琴主观上的心机。
但她没想过——没钱还,很可能成为事实。
一方面因为姑姑是血缘至亲,不设防。
另一方面,姑姑借钱是因为存款没到期,临时周转。
“救急不救穷”,不只顾清俞,所有人都清楚这一点。
而对冯晓琴,说到底还是那句话:能力撑不起欲望啊。
冯晓琴有没有自己的算计?有。
这个“算计”不是贬义。
就像她当年嫁给顾磊,图他是上海本地人,能在上海有个家。
这也没什么错。结婚,总归得图点啥吧。
更何况,她对顾磊是有真感情的。即使吵了架把他赶去睡沙发,半夜还是卡着点出来,对他说句生日快乐。
这是冯晓琴这个角色,真实的地方。
她对丈夫的爱和嫌弃,都是真实的。
又让人恨铁不成钢——你嫁的人什么样,你自己不知道吗?靠不上他,只能自强啊!
冯晓琴遵循的是情感逻辑——我8年任劳任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而顾清俞遵循的是现实逻辑——我出钱你出力,心照不暄,等价交换。
那一夜家宴之后,姑嫂之间各自的眼神转换,简直绝了。
各有各的不满,各有各的算盘。
顾清俞这样防着自己的弟媳,很让人反感。
但站在她的角度,也不难理解。
她清楚她弟弟是个废柴,连工作都靠她安排。
一方面,她希望弟弟留在父亲身边,替她尽孝。
另一方面,她担心冯晓琴搬出去之后有更多自己的打算,弟弟的脑子玩不转。
到时弟弟怎么住?生活能不受影响吗?
在这个傻弟弟面前,她更像半个妈。
她知道“儿媳”的强,也清楚“儿子”的弱。
那么她和冯晓琴之间,就更像微妙的“婆媳对决”。
评论里很多人指责顾清俞的自私。
顾清俞在智商情商上都碾压弟弟,她凭借自己的天资和努力,拥有了社会地位和财富。
如果要说不公,只能说上天不公。并不是她有意掠夺弟弟什么。
肯帮,是出于手足情分。
不帮,不至于罪不可赦。
要说顾清俞真正让人反感的地方,我认为是,她对冯晓琴,
始终有一种女主人 有钱人的傲慢。
而且这种傲慢是隐性的。
她表面和颜悦色,客客气气,但在心里,她始终看不上冯晓琴,始终把阶层分得很清。
这是很多所谓“精英人士”的通病。
仿佛他自己是无上君王,而对方只是一介草民。
冯晓琴一针一线给她织的围巾,她转手送给保姆。
以她的情商,不知道这样做不合适?
她知道的。她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她从心底里看轻冯晓琴,自然连她的礼物也看轻。
她看破不说破,让冯晓琴无话可说。
但要说顾清俞势利,也不全是。
她千方百计找到初恋,义无反顾和他结婚。
她看不惯大伯母的市侩,家庭群里直接开怼。
弟弟去世之后,她承诺侄子的开销她负责,转头去续了50节钢琴课。
她不认为那天晚上她对顾晓琴的分析有什么错。但对弟弟的死,她确实有自责。
《心居》这部剧里的两个女主,角色塑造都很成功。
真实,立体,多面。
有善意,有私心,有狭隘,有局限。
有人性的bug,角色才是鲜活丰富的。
顾清俞太习惯理性分析和谈判,因为她必须屏蔽情感才能掩盖她的脆弱。
两个女人,生活如此不同,个性如此迥异,却又在某个角度,一体同源。
她们有各自的不易和心酸。
我想最终,她们的走向,都是面对真实的自我。
冯晓琴需要重新工作,在寻找自我价值的过程中破茧重生。
顾清俞需要卸下防御,才能感受家庭里真正的温情。
这不是两个女人之间的输赢,而是所有女性都要面对的自我成长之路。
《心居》之所以好看,就是因为它接地气。
家经难念。
是啊。从《蜗居》到《心居》,13年了。这个长久不衰的话题,折射出的方方面面,是更扎心的现实。
©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