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当蝙蝠侠失去“自我认同”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1-23   浏览次数:172

《新蝙蝠侠》身上有着回归经典类型与现实意义的明确亮点,但这道亮光,更多地闪在了概念上,而非剧情之中。

作者:梁湘

编辑:蓝二

版式:王威

蝙蝠侠回来了,又没完全回来。

回归的首先是IP。距离上一部蝙蝠侠的单人电影《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已经过了10年,市场产生的空缺如同投射在月亮上的蝙蝠灯,期待着这位超级英雄的专场降临。早在2015年,外媒便爆料称,华纳正在筹拍蝙蝠侠的单人电影。这个消息让粉丝们欢欣受舞。毕竟,在漫威给出超级英雄片的商业范本前,蝙蝠侠才是美漫的第一IP。

但回归的却又不是蝙蝠侠本身。与其他的超级英雄不同,蝙蝠侠的每次回归,都把人物性格乃至世界观全部翻新重来,同样的蝙蝠战袍的面具之下,藏着截然不同的脸。在各个版本中,他最初是披着斗篷的侦探,后来又成为了擅长肉搏的战士,化身骑士潜伏于黑暗。他有着权贵的家世,是一名政商结合的贵公子;他也有着新时代给予的全新科技,没有丝毫超能力却能以一敌百。他是戴着蝙蝠面具的人类,又在人与兽之间模糊了边界,在亦正亦邪中动摇着内心。影视创作里,蝙蝠侠成了一件百变的艺术品,看似无限可能,却又受制于市场与已有的珠玉在前。

所以,面对这名老牌英雄的回归,主创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到底什么才是蝙蝠侠?

2022版本的《新蝙蝠侠》,导演兼编剧马特·里弗斯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一个脆弱、迷茫、愤怒的年轻人,在凡人与英雄的身份中来回叩问,寻找真相与答案。这是一个尚未定性的蝙蝠侠,无法自我认同,充满了怀疑与纠结。

国内上映后,面对这位新蝙蝠侠,观众似乎也陷入到了同样的认同纠结中:没那么好,也没那么坏,能点出亮点,却总觉得差了些什么。

这种让人拿捏不稳的观感,与电影传递出的气质如出一辙,显然不是一个积极正向的反馈。摘下蝙蝠侠的面具,露出那张年轻而又苍白的脸,也许罗伯特·帕丁森的眼神就足以解释一切:这是一名无法自我认同的蝙蝠侠,这是一部无法自我认同的影片,这是一座无法得到观众彻底认同的独行舞台。

迷失“定位认同”:新蝙蝠侠到底新在哪儿

面对《新蝙蝠侠》这个项目时,导演兼编剧马特·里弗斯的第一个诉求便是:让这位新蝙蝠侠离开DC宇宙。马特认为,观众需要一个全新而独立的故事,“而不是让蝙蝠侠承担连接起所有其他电影角色的重任”。

但这样的成功,是可遇不可求的天才碰撞。“黑暗骑士三部曲”吃到了现实主义超级英雄的第一波红利,“原来超级英雄片还能讨论人性”这种超出预期的感受,对三部曲的口碑贡献了难以计量的加乘。而在内容层面,这样的第一次绝无复刻的可能。其次,诺兰幸运地遇到了天才演员希斯·莱杰——无法断言到底是诺兰成就了莱杰的小丑,还是莱杰的小丑成就了诺兰。这位极富魅力的小丑,是疯子,也是哲学家,大肆测试着善恶的界限。事实证明,当莱杰早逝后,即便是诺兰,也再没设计出超越小丑的反派(包括三部曲的最后一部)。

那么,留给马特的还剩下什么?《新蝙蝠侠》到底何去何从?

马特放弃了DC留下的参考剧本,决定以漫画《蝙蝠侠:元年》为改编蓝本。同时,在整体基调上,影片承袭上世纪70年代好莱坞的“黑色电影”气韵,摒弃了几乎一切幻想要素和英雄叙事。为了更加贴近现实,影片甚至回溯到了蝙蝠侠最初的古早人设——侦探。

不得不说,这并不是一次革新。DC一词起源于“Detective Comics(侦探漫画)”,早在1939年,蝙蝠侠第一次出现时,就成为了DC的当家侦探,他在漫画中甚至被称为“The world's greatest detective(世界最伟大侦探)”。

只是,搜寻线索与推理的过程过于漫长,极大地消耗了观众的耐心,却没有给出对应张力的剧情冲突。《新蝙蝠侠》没能如常规的刑侦片一般,投射出足够的悬疑与反转,也没如超级英雄片般,展开足够燃爆酷炫的打斗,更致命的是,极大地参考了诺兰的三部曲,也并没能给出超越三部曲的立意颠覆。

很难说,《新蝙蝠侠》到底是一部什么片。它的超高影视质感与文艺气质,给了观众一道误读的门槛:欣赏不来,却又骂不出口,节奏拖沓,剧情沉闷,视听语言极佳,影史级别的镜头让人确凿地感到了震撼,却又觉得一切言之无物。

失去“英雄认同”:蝙蝠侠到底信仰什么

同时,重新定义蝙蝠侠是不够的,必须重新定义蝙蝠侠的反派,《新蝙蝠侠》还需要新的小丑。电影《小丑》里,小丑的妈妈欺骗他说,大富翁托马斯·韦恩(蝙蝠侠的父亲)是他的父亲。马特接过了这种同父的设定,让《新蝙蝠侠》的大反派谜语人走向了这段本是戏言的命运:孤儿院里的谜语人原本会接受大富翁托马斯·韦恩的资助,结果托马斯·韦恩死了,说好的不翼而飞,幻想的生活全部破灭,所以他,很愤怒。

逻辑上说得同,但是立意则与小丑相差甚远。也许从人设上就能看出,《新蝙蝠侠》的角色定位,已经有着摇摇欲坠了。

而且,最致命的地方在于:谜语人的存在太过功能性,自始至终,都是在引导蝙蝠侠走向正确的那一步。他不够独立,不够自我,反而成为了一个高级的工具人,完成了自己的反派使命。

回到诺兰的“黑暗骑士三部曲”,诺兰认为,蝙蝠侠的角色驱动力,便是“净化哥谭”,让这座城市回到真正的阳光之下。但哥谭的腐朽是自上而下的,政界、警界的腐朽催生下游犯罪,蝙蝠侠要对抗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整座城。因为他的私刑本身就是一种挑战法律的游走,尤其他还秉持“不杀原则”,这种种的一切注定了蝙蝠侠的悲情。

而在《新蝙蝠侠》中,影片忽略了他作为哥谭富豪的生活,放大了他脆弱、忧郁和神经质的部分。他和敌人冲突时甚至有些莽撞,被逼至绝境时,甚至连滑翔都会摔倒。处于这个阶段的蝙蝠侠,信仰是不明晰的。

最初的信仰当然来自父亲,还有他内心深处几近天真的正义感。韦恩家族的言传身教,以及他对父亲的崇拜,给予了他贵族式的责任感——甚至带着高高在上的傲慢姿态。而随着凶案的一件件展开,一道道谜题让自负的蝙蝠侠意识到,有这么一个敌人,注视着自己,玩弄着自己,并不惧怕自己,这是对他自身威信的一个挑战,也是失序的开始。

蝙蝠侠终于知道了自己成为英雄的初心与信仰,结局美好,充满希望。但看似稳妥的逻辑之外,却藏着薄弱的叙事缺口:影片中的蝙蝠侠只能说是聪明一些的莽撞侦探,所有的罪案节奏几乎完全由反派前来带领。蝙蝠侠看似秒破谜题,总能适时地给出答案,却无法做出任何弯道超车、足以证明自己智商的行动。甚至连自身的成长,全都被动地交付给了他人,外界丝毫的声音都足以淹没内心的海洋。

这不是一个蝙蝠侠寻找信仰的故事,而是反派把信仰递到手中的顺拐事故。一个由他人铸就的自我认同,或许很难成为一名角色真正的自我认同。尤其这个角色,还是一名超级英雄。

失守“观众认同”: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蝙蝠侠

现在,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到底什么才是蝙蝠侠?

如果主创团队难以回答,那么站在观众的角度,重新问一遍: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蝙蝠侠?

从数据上说,传统超级英雄片从《复仇者联盟4》之后就走向了终结,开始探索新的出路。《新蝙蝠侠》身上有着回归类型与现实的明确亮点,但这道闪亮,更多的闪在了概念上,而非剧情之中。

电影的最后,哥谭整座城市都被洪水淹没。无处可逃的人群拥挤在即将被淹没的室内体育场,为了拯救所有人,蝙蝠侠飞身抓住了即将进入水中的通电线缆,忍着剧痛切断后,重重跌进水中。

这一刻,是英雄的陨落,却也是英雄的重生。在蓝红的光芒闪过后,蝙蝠侠从水中起身,抽出信号棒,如摩西分开红海般带领着众人前行。这一幕,有着强烈的宗教意味,也反映着影片主创团队的价值观取向——“让英雄回到人群中领导人群,而非煽动人群”。

而关键在于,这样的人群,到底是主创臆想而出的人群,还是真实被打动的银幕前的普罗大众?《新蝙蝠侠》创造出了一个至暗的世界,把大众看做了需要被拯救的对象,而这种被剥夺的参与感,很难引发大众真正的认同——尤其在电影花了大量的笔墨告诉人们,这是一场不再造神、深耕现实的叙事之后。

而观众,也应该配一个更好的蝙蝠侠。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