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从月薪300到年入3000W,30岁李子柒顺天改命的背后——颠覆性成长-真正厉害的人,从不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通过努力,颠覆自己的命运——李尚龙《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她全网粉丝5000万,视频播放量达到80亿,连马来西亚国王都邀请她做客;
她不是网红脸,也不是大长腿,但她凭借自己的“古风”形象,获得“2017第一网红的美誉”;
她几乎没有不会的,酿酒、织布、盖面包窑,全都不在话下,更被人盛赞为自媒体之光……
她就是大家熟悉的自媒体红人——李子柒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李子柒的故事:
生活不是你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而是命运给你什么,你就得接受什么
“苦时有你同心,骄傲与你同欢喜,我能拥有今天,只因对你感激,爱我的人,我真的谢谢你——李子柒”
李子柒是四川绵阳人,1990年出生。但她并不像很多被父母宠爱的90后那样过在蜜罐里,命运对她并不那么眷顾。
她出生不久,父母就离婚了,她跟着自己的父亲生活,父亲又给她找了继母,但命运多舛的她并未受到继母的善待。
甚至在微博李子柒曾写道“6岁的时候,曾经被继母拽着头发往水沟里按,被打的半死不活”。年事已高的爷爷奶奶心疼孙女,最终决定将李子柒接回家中生活。
2004年,14岁时,迫于压力,只身前往城市打拼,开始了长达8年的漂泊生活。
最初的打工时光很累,只有每个月300块钱的工资,睡过公园椅子,连续啃过两个月的馒头。
为了赚到更多的钱,她跟着师傅学起了“打碟”(简称DJ,指用专业机器对电子音乐编辑加工),要强能吃苦的性让她有了一技之长,也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活条件,这段工作经历也帮助了她能够将后期的视频效果做的更好。
2012年,李子柒的奶奶生了一场重病,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她担心如果自己再像以前一样长期不在老人身边,或许自己将来会背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念活一辈子,所以毅然决然辞掉城市的工作,回到乡下陪伴奶奶。
命运给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会给打开一扇窗
回到老家以后,奶奶是可以照顾了,但生活的压力又来了。
她尝试了不少工作,摆过摊、下过地,后来还开了一段时间淘宝店铺。用她的话说:“生意一直不好,只能勉强混口饭吃”。
就这样兜兜转转的的到了2015年,看弟弟玩美拍才第一次接触到了短视频这个平台。因为新奇,她自己也拍了几个,后来新鲜劲过了,自己就没再打开过。
2016年,她又看到弟弟在美拍网上靠吹拉弹唱,已经有了好多粉丝,于是又想到了继续玩的想法,她那时候只是认为,粉丝多了可以更好的在淘宝店上卖东西。
当时,也没想那么多,自己会做饭,想着那就教做饭吧,于是算是开始了短视频之路。
从一个门外汉到进入视频达人之间,差的绝不是想做这么简单,从选题到剪辑、到拍摄,再到运营,各种心酸太辛苦,我就不在这里啰嗦,就简单的举一个例子吧:大家还记得兰州拉面那个视频吗?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人能轻轻松松成功
懂行的人都知道,拉面是个技术活,不是随便来个人学几下就能拉的。要不大家都成拉面大师了。
她主动找朋友介绍了本地开面馆的拉面师傅,但是人家压根不理她,软磨硬泡一上午都没效果。后来还是一句“我的视频有千万的播放量,能帮你更好的把牛肉面卖好”,这一句话起到了效果。
接下来就是密集的学习,只要一有空就练习揉面,每天揉到胳膊发酸,甚至第二天抬起来都有困难。
直到有一天能拉出均匀的二细时,她才认为可以拍摄了。
开拍以后才发现,学习的过程并不是最痛苦的,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手里拿着的是面粉、面团,操作好一个镜头就要擦拭干净一根手指去关掉拍摄键。
再去把手洗干净后才能去碰架子和相机,避免相机进灰。
那个视频加上废片一共拍了200多个镜头,你可以想象一下她洗了多少次手了。
拉面从选粉、加水、加盐、和面、揉面、醒发、加灰,每个步骤都有门道,一个步骤错了,或者时间没卡好就出问题,一个步骤错了就满盘皆输。
而且,那时候她还不会定焦,全部是自动对焦。想给面粉特写的时候,连焦都对不上。
面粉没对上,重拍!
虚焦了,重拍!加水时角度不对,重拍……
就这个拉面节目,费掉的面,做成大囊整整让她和奶奶吃了半个多月。
李子柒说,像上述这样的过程,基本拍每个视频都经历过,她曾经在微博总结2017年一年的视频制作过程,就拍了20881条视频,光是按来回按快门的过程就有52万步,260公里。
成功的坎坷不只有身体上的劳累,还有心理上的折磨。
随着李子柒粉丝数量的不断增加,大家对她的评价也有好有坏。
有人曾经怀疑她是团队运营,甚至各种“专业人士”开始出来揭秘。
她饱受折磨,特别是2017年5月,她奶奶因为她的事情受伤,她一度陷入崩溃,甚至决定停更,更是在2017年5月,出了那篇长篇的图片微博:
以下内容选自李子柒微博:
但是,李子柒最终在朋友和亲人的支持下,挺过了那段最灰暗的日子。
也正如很多人所说,慢慢长夜等待黎明,太阳总在最灰暗的时刻升起。
那段日子以后,李子柒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先后有两个官方平台对李子柒作出肯定:
共青团中央官方微博:致敬每一位为梦想拼搏的年轻人,致敬每一名兢兢业业不负时光的少年。祖国因为你的勤奋而自豪,奔跑吧!中国日报:仿若一幅自如闲适的山水画,激发着人们返璞归真的情感共鸣,带有明显的李子柒的个性符号,是她不忘初心、追求美好的真实写照。
李子柒之所以成功,靠的就是颠覆式成长
回顾李子柒的成功之路,让我想到了一种成长模式——“颠覆性成长”
美国著名企业家惠特尼·约翰逊约翰逊在著作《颠覆式成长》一书中,首先提出了颠覆式成长的概念——人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顺应自己的生活节奏,通过持续不断地努力,产生颠覆自己既有人生轨迹的效果。
并发现了“颠覆式成长”的非线性模型——“S型曲线模型”
那么,作为平凡人的我们,如何实现自己的“颠覆性成长”呢?
给你3种方法:第一:在S型曲线的启动阶段,明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像哥伦布那样,探寻你内心的新大陆和新世界,开辟航线,并不是为了经商和贸易,而是为了思想的流通。——亨利·戴维·梭罗美国作家、哲学家
不管你是进入一个陌生的商业领域,还是被分配到其他部门,抑或开始一项全新的工作,首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我要做什么。在S型曲线的启动阶段,就是要明确在竞争风险和市场风险这两大商业环境中如何正确辨识风险,从而发现潜在的商业需求。
万事开头难。在经历S型曲线初始阶段的探索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不习惯的地方,尽管你奋力拼搏但仍事倍功半。
因为在大脑中开辟出新的区域,创造新的神经元与电化学反应的连接需要时间。但随着你孜孜不倦地实践与钻研,新的神经网络逐渐形成,并会依次激活各个神经元。
基底神经节是一种椭圆形的脑细胞,其形状如同一个杏仁。这种神经节会迸发活力,分析所有事情——所有相关的神经节、所有数据——并开始从中探索出模型。
为了将效率最大化,人类的大脑会将这些模型或一系列操作执行序列转换成惯例,或者称其为“记忆群组”。例如,当你想到要刷牙时,不会去考虑刷牙过程中涉及的系列动作,如找到牙膏、拿起并拧下盖子等。这就是记忆群组发挥作用的原因,它的数量越多,各种工作在操作执行中就会越顺畅,正所谓习惯成自然。
但假如无法明确某项工作的意义,这时你的大脑就难以产生了解认识它的动力,也无法沿着这项工作的S型曲线向前发展。因此,首先要弄清的问题是“我要做什么”,即“我的目标是什么”。
第二:寻找优势和兴趣的结合点,正确匹配自身优势与潜在机遇
百鸟争鸣,音各有异;百花齐放,姹紫嫣红。——亨利克·易卜生挪威戏剧家
颠覆者的潜在机遇与自身优势的完美结合,是S型曲线初始阶段所应具备的独特本领。当你发现既能激发你强烈的兴趣,又契合你专业知识的领域,那就是你最适合探索与成长的地方。
颠覆者不仅要能发现潜在的需求,还必须将这些需求与自身优势完美结合,这是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独特本领。
将其用于披荆斩棘、解决难题、填补市场需求的空白,你一定会在短期内取得惊人的成绩,完成S型曲线中最具魅力的快速成长阶段。
在本章中,我们来认识这种独特的力量,探讨如何找出你特有的优势,并使其与潜在机遇匹配,以及这种匹配是如何帮助你沿着S型曲线路径提速、冲刺的。
《现在,发现你的职业优势》一书的作者马库斯·白金汉这样讲过:“我们的优势……唤起强烈的情绪以引起注意力是一种确切的信号。这时你感觉到精力充沛、心无旁骛……此时你便在发挥自己的优势。”有研究显示,当聚精会神专注于某一个领域时,你还会变得充满乐趣,“由此产生更灵活、更敏捷的思维,用更宽广的视野实现创新和解决复杂问题。”
第三:失败只是从新给你机会,调整自己心态坦然面对失败
约翰·弥尔顿说:“心灵自有所归属,天堂与地狱只在一念之间。”
成功与失败亦是如此。在颠覆式成长之旅中,失败是不可避免,甚至是必要的,面对它,接受它,并汲取其中的经验与教训,你会更容易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只要你能够有效地利用经验,那么做任何事情都不是在浪费时间。——奥古斯特·罗丹法国雕塑艺术家
你创办了一家公司,却以破产告终;你发布了一款新产品,不但乏人问津,客户还对其嗤之以鼻;你被炒了鱿鱼……当鼓起勇气开启颠覆式成长之旅,却发现进展迟缓,甚至最终只能放弃时,你会怎样?又该如何应对呢?
这里我想引用亨利·福特的一句话:“失败只是重新开始的机会,而这次你会更加明智。”
这句话因福特先生取得的成就而为人熟知,但它忽略了失败所引起的心理与情感层面的复杂因素。
经历过无数次失败,从平凡的琐事,例如在高中时代没能选上啦啦队长,到遭遇解雇、企业投资失利等重大挫折。不论我可以说出多么慷慨激昂的励志格言,最初时刻的反应都是悲观、失望,甚至是逃离——迫切离开这个城市,因为不想出现在公开场合,永远!一次也不!
我比较认同马格丽·埃尔德雷奇·豪厄尔的一句话:“受难中感受高贵,痛苦中亦存有尊严,唯失败如伤口上的盐,不断刺激、灼烧,疼痛难当。”
©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