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你看懂《九州缥缈录》了吗?-望穿秋水,《九州缥缈录》终于播了。
在一众早有热度的剧集频登热搜之时登场,颇有些姗姗来迟的意味。
原著《九州缥缈录》世界观庞大、多人物、多线索,鉴于影视化的困难,剧集在其基础上做出了些许改动,可偏有些原著粉纠结于这点,觉得“铁甲已不在”。
但是,作为一个世界观先行的大IP,《九州缥缈录》既要满足书粉按照原著一页页拍,又要做成一部成熟的剧集,很难。
写作和电视剧不一样。写作可以有大量的留白写意,可以让书粉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是,电视剧往往留白不能过大。电视剧需要情节、人物、叙事相互之间密切地勾连。
这些剧情都得到了观众的认同。
我想,看懂的人都知道原因——
动人。
这份“动人”,不是肤浅的情情爱爱,也不是单调的血脉亲情,更不止是简单的手足情谊。
说直白点儿,在《九州缥缈录》影视化的过程中,即使因为诸多缘由对原著做了很多加减法,可唯一没变的,就是那份关于“信仰”的内核——
热血不冷,信义长存。
而这股精气神,在“南淮三人组”身上有了完美而具象的体现。
两男一女,放在旁的剧集中,就是纠缠不清的狗血三角恋。
可《九州缥缈录》不一样。
它未将笔墨浪费在男女情爱上,而是聚焦于“偷花打枣跳板子”三人组纯粹的友情。
它的格局很大,装得下九州世界;它的出发点很小,单单讲了少年英雄的诞生与成长。
他们三人,一个是外柔内刚的青阳世子,一个是执拗好强的天驱后裔,一个是没心没肺的羽族公主。一静一动一灵秀,不论是从性格上来说,还是从出身来说,本该毫无交集。
可偏偏,相识相知相交。
表面光鲜的世子不过是个被监管的质子;武艺高强的少年不过是个不受宠的庶子;而看似活得潇洒的公主,亦只是个落魄的假郡主。
都是寄人篱下,各自背负沉重的责任,所以逃不开相交的既定宿命。
合力杀赤牙那场戏,尤为精彩。
吕归尘为给苏玛报仇,以身做饵,引来了南淮城里隐藏的赤牙。
他做好了只身赴死的准备,没想到偶然撞见这一幕的姬野、羽然却毫不犹豫出手相助。
三个人轮番上场都没能发挥丁点儿优势,于是就有了三人合力杀赤牙的经典一幕。
吕归尘用绳索牵住赤牙上半身,羽然拿短刀制住其下半身,姬野看准时机一脚定乾坤。
要知道,彼时三人组才第二次齐聚,无甚深交,却不用言语就表现得这般默契无间。
说“初生牛犊不怕虎”也好,觉得少年意气也罢,但自古英雄出少年,少男少女这样的大无畏,“铁甲依然在”的热血才慢慢凸显。
而姬野演武场一人挑五将的戏份,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过程很热血,可我更爱的,是比赛后三人之间的互动。
为国出场的武士赢了,没能得到应有的掌声,反而被国主及众人觉得不识大体。
唯有吕归尘的掌声,给予了他作为胜者和武士应有的尊重。
亦只有羽然笑着流泪,让他明白至少有一人真心实意地关心自己。
吕归尘不是不知青阳武士落败意味着什么,羽然也明白自己的表现与皇室脸面息息相关,可两人却不约而同地留了下来,只为了让好友明白自己的支持与懂得。
于是,有了神庙里祈祷的少女。嘴上说不灵验的羽然,却为好友撒下最诚挚的祈愿。
于是,有了为好友挡刀的少年。嬴无翳天下无双的一刀,那个少年生生停了下来,只因“我不会把你一个人留在战场”。
虽然两观海螺镜的镜头,早已暗示三人各奔东西的结局。
可至少在此时,在成人世界慢慢教会他们利益权衡前,他们曾那样坚定地相信过彼此。
而那个少女,彼时也坚信“我罩着你们”,是可以轻易实现的诺言。
有些事只有少年时敢做,有些话只有少年时会说。
英雄正少年,而书中当年那股打动我们的少年气,也真的还在。
既然说到“铁甲依然在”,那最该提到的,就是天驱了。
不同于乱世的辰月,天驱存在的那一刻起,便是正义的化身。他们的成员身份各异,上至皇亲贵胄,下至普通百姓,凝聚起这批人的,唯有“救世”的共同的信仰。
已播的剧情中,关于天驱只有寥寥几个镜头,但从天驱大宗主幽长吉的身死和苍云古齿剑的消失来看,对比姬谦正的乱世苟活和翼天瞻的天驱执念,这个传说似乎不在?
不,铁甲,依然在。
哪怕各为其主,哪怕只剩一人,天驱依旧是逢乱必出的勇士,那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不灭。
这信仰,与吕归尘的“我要保护你们”的悲悯何其相似?
不论是救父砍狼的大辟之刀,还是为友复仇的以身作饵,亦或是赢救姬野的只身犯险,甚至那“学刀是为救人”的初心,无一不透着他的这份信仰。
“古碑口之战”镜头的多次闪回,更是将这一“吕归尘式英雄主义”诠释得热血又具象。
旁人眼里刀兵相向、剑拔弩张的对峙,旁人看淡的沙场生死,于吕归尘而言,却是更深刻的画面。
那双悲天悯人的双眼里,看到的是挚友之死,是尸横遍野,是不必要的牺牲,是一种将自己与天下大义联结的自觉。
这就又要回到吕归尘和姬野探讨的,“为救一人死十万人是否值得”的问题。
吕归尘毫不犹豫给出了“不值得”的回答,却在姬野深入敌营时,毫不犹豫带着铁浮屠营救。
为救姬野一人,铁浮屠客死异乡数十人。
悔吗?不悔,因为再来一次他还会选择救姬野。
值吗?不值,所以才有了后面三杯酒送走铁浮屠。
吕归尘的理想主义慢慢被打破,他终将明白,“其实我的能力,只能守护那么区区几个人而已。”
这是属于少年英雄另一种残忍的成长。
可即使这样,他也从未改变初心。
“我要保护你们”,听起来或许有些中二,可这句誓言无疑是他一生的谶言和注解,更是“铁甲依然在”的另一种延续。
这精神,更与姬野“我要以一人之力,打败你们所有人”的孤勇殊途同归。
可这样的出发点让他内心气虚,外强中干,注定走不长远。
离公惜才放了他,而他才有了原著里“我遇王,乃知天下偌大”的反省,从只见自我到终见天下。
也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这股不服输的少年气,终是在混沌中的开始散发微光。
新的英雄正在成长,铁甲依然在,信义永长存。
这部剧真的不论是从选角、演技来说,还是从精神、内核来讲,都让我为之沉迷。
特别是剧中那些颇有深意的镜头,只要细看,就会发现其中的不简单——
吕归尘青铜之血第一次爆发,一切归于沉寂之后,他抱剑躺在尸堆里睡去。
吕归尘在梦境“看见了”苏玛对着他留下了血泪,以及血色背景中一人用匕首捅杀了一匹马。
血色眼泪代表了诀别,而杀马镜头则暗示了苏玛之死的缘由,下唐国和青阳因骑兵结盟,而有人想要打破这种和谐。
那隔着牢笼露出的半张脸,这逆境处存活下来的生命,不止暗示了吕归尘九死一生、峰回路转的命运,更是暗合了其刀光剑影、形单影只的一生。
下唐国“生得事养,死得饭含”战场葬礼、挥甲招魂的祭奠仪式,齐声击盾的离国葬礼等礼仪细节,更是流露出浓厚的史诗感......
息衍和苏瞬卿离别的镜头,更是令人叫绝。
一样的台词,一样的转身,一样的拥抱,不一样的,是主动的那个人。
息衍站在走廊目送苏瞬卿,幻想自己是主动的那一方;苏瞬卿主动拥抱息衍的镜头,实则是在走人群中苏瞬卿的幻觉。
可实际上两人又都是含蓄内敛的人,这样的主动,这样拥抱,是不可能发生的。
这也是他们相识十多年,关系始终无法更进一步的根本原因。
这组镜头,为我们捅破了这层窗户纸,却让他俩留下遗憾,不觉给人一种巨大的怅然之感。
作为一个原著粉,我对这部剧是满意的。
因为无论它如何改编,曾经最吸引我的那股精气神仍在——
“铁甲依然在”,少年血未冷。
这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这种“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执拗,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热血,才恰恰是我们爱看的、缺少的、需要的。
你,看懂了吗?
©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