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为什么大多数电影都是2个小时左右?观众:拍4个小时的你去看?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1-11   浏览次数:150

经常看电影的童鞋,都应该会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

就是大部分影片的时间,基本都是2个小时左右。

再长一点的则是2~2小时30分钟以内,基本很少会超过这个时间长度。

甚至更多的是连2个小时都没有,可能是1小时45分钟,1小时55分钟等等。

可能会有些人不太明白,为什么这么多电影的时长,都被控制在2个小时左右呢?即使是上下浮动的那个范围也都是一致的呢?

在电影市场里,有三种类型片的受众面是最广泛的,分别是科幻片、动作片、漫改片(即超级英雄电影)

这三类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它们都是商业片,重点要素是特效、场面跟动作戏。

至于故事跟剧情相对来说要求不会那么高,如果故事出彩固然是好事,但假设只是比较普通的也不碍事,只要不是太敷衍观众也不会说什么。

所以,在这个前提之下,如果电影的时长太长,就会导致一个很大的问题。

就是影片不得不加大文戏的比重,严重的话使得整部电影主次颠倒。

讲到这里,可能会有童鞋不明白,你不加文戏不行吗?既然观众喜欢看特效,你多加点特效场面不行?

然而,这样的话就无可避免地遇到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制作成本。

科幻片、漫改片的那些出彩镜头都是要钱的,通常一个几分钟的动作场景可能就会烧掉很多很多的钱。

要加特效场面,那属于说着容易做着困难。

当然,你要是有《复联》《阿凡达》的制作预算资金,那想怎么加就怎么加,然而这有这个级别制作成本的电影,又有多少呢?

事实上倒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压缩电影的特效质量。

换句话说就是让“五毛特效”上场,那倒可以多加不少特效场面,但随着技术的发展,观众的审美也一直在提升。

你要是特效太烂太假,观众肯定给差评,所以这一招也行不通。

大多数商业电影的剧本,都属于典型的三幕剧结构。

三幕剧结构的话,2个小时左右的时长分配恰到好处(30分钟-60分钟-30分钟)

这个长度,也足够讲完一个完整的故事了。

而一般长达3个小时或以上的电影,对于制作方来说难度会大大增加。

首先,达到这个时长的电影,它的故事跟剧本不外乎两种。

要么是双线甚至多线并行的剧本(比如《复联3》《指环王》等),要么就是电影加入了非常多的线索以至于拉长了整条剧情线。

这些制作起来都是很有难度的,需要编剧拥有非常深厚的功力,同时导演也必须要有很高的剧本审核、把控水平,否则翻车概率极大。

另外一点是电影院的排片问题。

一部2小时的电影跟一部3、4个小时的电影,前者在排片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

只要观众口碑尚可,在同等的条件下,收益绝对要比后者高出甚多。

换句话说,片方可以赚到更多的钱。

可能会有童鞋说,那《复联4》《泰坦尼克号》《指环王》不也3个多小时吗?它们的票房也一样很高啊?

这的确没错,然而问题是,这些电影都是什么级别?

除了《复联4》,去哪找一个前面用了11年一共21部电影(漫威宇宙)铺垫的影片?

《泰坦尼克号》在1997年就已经斩获18亿美元,超过16个周票房冠军,往后每次重映都会掀起热潮。

《指环王》就更加不用说了,这个系列放在电影界里就是几乎不可逾越的一座大山。

它们的情况属于特例,不能作为通常情况的评判标准。

事实上,3小时以上的电影是很难掌控的,比如彼得·杰克逊的《金刚》,基本公认是最出色的怪兽电影之一。

然而当年也因为时长超了3个小时,导致最后全球票房仅仅5亿美元出头。

所以说,电影时长一旦超过120分钟,制作方的工作量就会明显在增加,对排片也非常不利。

除非电影是类似《复联4》那种,立项就明确肯定是会超过3小时以上的,否则制作方一般都不会把时间弄得那么长。

现在社会的生活节奏非常紧凑,天天上下班的时间就不用说了,再排除路上的交通时间,吃饭时间,以及个人的一些其他必须的私人时间等等,留给大家的娱乐时间还有多少?

花4个小时去看一部电影,对大众来说实在太奢侈了。

假设一些青少年打算下课、下班以后去看一部电影,如果是三四个小时的,看完以后恐怕都快凌晨了,这样一来会让自己的时间搞得很紧凑。

然而,如果只两个小时的电影,那还可以有留给自己做其他事儿的时间。

在这方面,显然2个小时的电影更照顾到观众。

再加上现在的娱乐项目那么多,电影也并非是人们唯一的选择,如果时间太长,说不定大家都去找其他的娱乐项目了。

另外还有一点是,看电影原本是种享受,但如果时间太长的话,很容易会陷入疲劳。

从人类的身体方面来看,长达4个小时一直盯着大荧幕是不健康的。

你要说电影是《泰坦尼克号》这种扣人心弦的就算了,倘若换了其他电影,分分钟想睡觉。

综合上面各种原因,120分钟左右的电影市场(上下可适当浮动)是一个非常标准的长度,不管是制作方还是观众都能接受,那自然也就成为标杆了。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