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二十五》被指烂尾,因为爱所有分开,这是什么逻辑?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1-21   浏览次数:211

4月3日晚,热播韩剧《二十五二十一》迎来最后一集。大结局播出后,这部被称为2022年最好看,前15集评分都稳定在9.0分以上的韩剧,24小时内评分骤降至8.9分。而且,按照目前大结局的口碑,评分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

对于这部电视剧,此次中韩网友态度一致,认为大结局属于非常典型的烂尾。前面剧情的立意有过高,大结局就有多让人失望。让男女主角强行分手,明显是在轻视观众。

实际上,观众不是不能接受剧中白易辰和罗希度分手,只是他们分开的理由完全站不住脚。发生了社会事件就分手?去国外工作就分手?还美其名曰“为了守护爱情才分开”,这是什么逻辑?

之所以《二十五二十一》开播后收视与口碑齐飞,是因为观众看到了那些曾经为了梦想而不断努力的人,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朝气让人不能拒绝。这种不放弃的精神,任何时候都能感动人。

罗希度与高宥林从对手变成好友,观众看到了这世间最美好的友情。这是一段旅程,两个女孩一路成长,一路收获友情。她们带给观众的感动从开始持续到最后。

曾经一度以为罗希度和高宥林的友情会输给距离,可事实正好相反。她们彼此心底的爱与支持最后都带到了赛场上。罗希度和高宥林用一场精彩的比赛守护了彼此。

当两个人紧紧相拥,彼此说着“我都懂”的时候,没有人不被感动。距离有了,但她们之间的感情从未改变。这就是她们的成长,两个人收获的友情。朋友,可以一生一起走。

可是,友情经得起考验,爱情就只能是可望不可即?

白易辰和罗希度相识在22岁和18岁的年纪。他们相识的第一年充满了汗水。当时的两个人都在为了各自的目标奋斗。白易辰为了能用落魄富家子弟的身份生存下来而努力,罗希度为了能实现自己的击剑梦想而努力。

那个时候,他们是彼此除了家人之外的精神支柱,或者说白易辰和罗希度对彼此的作用比家人更大。任何时候,他们都知道对方的心思。白易辰面试失败,罗希度会用一种“人尽皆知”的方式,让他忘记了烦恼。同样,白易辰也一直在罗希度身边,支持她去追寻击剑梦想。

在罗希度心情不好的时候,给她买冰淇淋吃,陪着她在水中嬉笑。他们的第一年就这样,虽然彼此都有烦恼,但却因为有对方的存在而变得轻松。

两个人相识的第二年,是命运发在改变的一年。这一年,白易辰成了以高中学历成为记者的第一个,他的人生将发生重要改变。这一年,罗希度成了击剑冠军。也是在第二年,两个年轻人相互表白。

这是爱情最初,最美好的模样。白易辰和罗希度相伴着成长,无论在哪个方面来说,他们都成了彼此生活中不能缺少的那个人。

第二年的冬天也同样美好,跨年夜罗希度亲吻了白易辰。两个人的关系从这个时刻开始顺利过渡到他们认识的第三年。

第三年,罗希度还是击剑冠军,还是白易辰的女朋友。而白易辰还是记者,只不过成了社会新闻的记者,但他也还是罗希度的男朋友。两个人的爱情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包括罗希度的妈妈。

按照常理,有家人祝福的恋情,下一个方向就是成为彼此的伴侣。因为剧情一直以来的发展,似乎就是这个方向。浮出于友情之上的爱情更稳定。没有人比白易辰和罗希度更了解对方的心理。可剧情却猝不及防地反转。

白易辰接触到的社会新闻,给了他强烈的心理撞击。一时间,他找不到自己心灵的出口。白易辰开始压抑自己的情绪,开始变得麻木。而此时,他和罗希度之间也出现了问题。

问题的关键在于,白易辰在逐渐放弃自己的爱情。在工作上承受压力的同时,他与罗希度之间的谈话越来越少。曾经无论好事坏事都要一同承担的承诺,变得不能实现。而罗希度也发现自己已经不能再给白易辰带去温暖。两个人渐行渐远。

恋爱关系的确定很难,难到需要几年的时间。可分手关系的确定很简答,简单到只需要一句话,只需要一次争吵。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就是这样一段感情发展,白易辰和罗希度确实分开了。

白易辰说自己很爱罗希度,罗希度说自己的心里一直有他,可他们就这样成了彼此的回忆。在他们相识的第三年,他们相拥着分开。

其实,观众不是不能接受两个人的离开,只是不能接受如此矫情的分开方式,不能接受编剧之前画出的“大饼”。

纵然有千万种必须分手的理由,但只要两个人相爱就一定能走到一起。反之,分手的理由说得再好,再用哪个美好的分手词语去形容,实际上都逃不过不爱的真理。

白易辰对罗希度没有足够的爱,才会让他主动选择成为国外的特派员。哪有那么多不能在一起的理由,两个人的结局不过就是权衡利弊后的不值得而已。白易辰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个过程中爱情已经不重要。

明明是大家都知道的答案,非要强行上升高度,因为爱所有离开的结局真的会让人笑死,白易辰最后的人设彻底崩塌。《二十五二十一》前面15集的感动,在最后结局来临时,成了最可笑的瞬间。

最后总结一句,所有分手的理由都是不够爱的借口。所以,谁都不用过分矫情。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