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综艺现状:花钱请当红的明星,做最烂的节目-现在的综艺节目,花最多的钱,请当红的明星,做最烂的节目。
现在的综艺节目五花八门:竞技节目、恋爱节目、搞笑节目、求职节目等等,应有尽有,总结一个字“烂”。
给综艺一个“烂”字,不是凭空捏造的,请耐心往下看。
1、没有底线的搬运
某些平台的综艺节目,是花钱购买han国或者其他国家的版权,更有甚者直接抄袭。
例如:之前曾一时火爆地“奔跑吧兄弟”、治愈系的“向往的生活”,还有引发无数争议的“中国的嘻哈”等等。
这些都不是本土原创节目,是购买了韩国的原创节目版权,有的根本也不适应中国的国情。
我们不反对借鉴,但借鉴是有底线和原则的。
而这些节目的制作方,买了原创版权后,不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是原封不动的照搬,学了一些皮毛而已,因此做出的节目也是不伦不类。
之前某台综艺节目《你怎么这么好看》就是抄袭国外“粉红救兵”。
节目开播后,嘉宾的表现让观众大跌眼镜,忍不住想吐槽。
节目组给34岁女博士贴上大龄单身的标签。
给独自带四胞胎的妈妈贴上不够美丽精致的标签。
给中年医生妈妈打上不爱化妆的标签。
总之节目不是给素人解决问题的,很像给素人挑毛病的。
更可笑的是几位嘉宾把自己摆在上帝的视角,用低俗的眼光,判断一些小有成就的小人物。
原本节目的核心是消除歧视,增加共识。
但节目播出后不仅没有消除分歧,反而增加了很大争议。
这就是当前国内综艺节目,抄袭国外的最大诟病。
只抄袭节目的模式,而不是用心去研究节目的核心价值观,导致做出来的节目没有立场,没有看点。
2、没有底线的骚操作
现在,看一个综艺节目火不火,完全是看它上了几个热搜。
而不是用好的设置,好的嘉宾,好的价值观来衡量。
只要有话题,会炒作就能火,就有热度,就有收视率。
留意最近的综艺节目预告片。
短短几分钟的预告片,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往往剪接给观众若干个矛盾点,而真正节目播出后,预告内容与节目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这就是节目组炒作无底线的方法。
还有的综艺节目,把嘉宾当作工具,吸引热度。
完全不顾嘉宾的感受。
《乘风破浪的姐姐2》未播先火。
炒作黄晓明和李菲儿,炒作他们的感情,以及小三的问题。最终黄晓明退出了节目的录制。
观众对这完全无底线的骚操作真是很无奈。
还有《演员请就位》利用郭敬明炒作S卡。根本没有把演员的演技和演戏放在第一位。
因此在这种导向下,观众看到的不是节目本身的内核,而看到的是导演之间针锋相对的互撕。
炒作只是推广节目的一个途径,靠炒作走红的节目,永远不会长远。请不要把炒作,当做节目爆火的捷径。
3、没有底线的套路
近几年的综艺节目,大家感受就是套路太深。
所谓的套路,不是节目设置有多复杂,而是剧本模式一致。
没有心意的创新,只有模式的雷同,一般都是设置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或者一个逆袭翻盘的角色。
只要涉及到恋爱的话题,肯定就会有一个前女友或者一个前男友。
特别是一些口碑不好的明星,上节目的目的,就是为了洗白,重新再造人设。
而更让人心烦的是,男团女团选秀节目层出不穷,格式一样,品质粗糙。
写在结尾:
应该承认,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审美观发生了很大变化。
观众对综艺节目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大家更喜欢看那些展现价值观且优质的节目。
经过多年的实践,这一类节目是常胜不败,永远是综艺节目的常青树。
如:《朗读者》《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以及地方一些优秀综艺节目《快本》等等。
观众可以通过综艺节目,从不同角度,不同形式,感受到我们国家传统文化的伟大力量,以及让身心愉悦的快乐。
节目作者应该树立质量优先的原则。
节目制作除了有娱乐性,还应该有正确的三观内核。
一些综艺节目只顾观众一时的快感,但是快感过后,只会增加观众的浮躁。
一定要树立综艺节目的播出不只是为了取乐,舶来的热度只是暂时的。
只有高品质的节目才能永久。
为了热度而炒作,为了炒作而互撕的节目,试图把观众当傻子,希望这样的低俗综艺节目早日整改或下架。
©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