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浪姐2》第二次公演:5人被淘汰,阿兰有些可惜,又是意料之中-文|玛嗒嗒
这一期其实有很多看点,首先是黄晓明被秦昊代替了,我以为会有不适应,但秦昊也不负众望,太有梗了。
最最喜欢秦昊在给李菲儿拉票的那个环节说的一句话:“如果你自己都不想赢,谁还会帮你呢?”
成功和机遇都是靠自己争取的。
这次还是和上一期的规则一样,破浪组挑战乘风组,挑战成功会有两个换位名额。
李菲儿《哪吒》组挑战了杨钰莹的《红颜旧》,是在意料之内的。
我觉得《哪吒》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
就连她们的拉票,歌词和每个人都想留下来的欲望,就已经在气势上打败气场很古风的《红颜旧》。
无论顺境逆境,我命由我不由天。
超级励志有没有,真是太适合逆风翻盘了。两个pk的曲目的风格不一样,据以往大家的经验,都会喜欢闹腾动感有活力的风格。
果不其然。
唱跳指导陈秀珠也说出了《哪吒》中两个人的作用非常强大——
一个是李菲儿,她很好发挥了团队的化学作用,她让每个人都全心全意做了这件事;另一个是蒋璐霞,她的双截棍相当出彩,而她的付出让其他的团员变得更加卖力。
拉票环节更加有看点,一起来看看:
陈小纭:嘿哟,这里是陈小纭,有幸来到《乘风破浪的姐姐》,又唱又跳令我紧张,突破自己扶摇直上,下次舞台我最闪亮;
可爱软萌的妹纸。(一段rap,个人喜爱度排在第二名哦)
蒋璐霞:她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自己拉票,为大家一段武术表演,翻腿压腿,各种高难动作。
有个细节,她越是拉票卖力,台下的陈梓童和江映蓉都看得忍不住泪眼直流,蒋璐霞曾因拍戏脊柱错位,根本不能再承受这些卖力的动作。之前蒋璐霞和陈梓童,江映蓉作为一个三人组,留下了身后的情谊。
她俩的表现就让我想到了一句话:当别人只关心你飞得高不高的时候,我只关心你累不累。
比较平仄,但很真实。
张馨予:比起她的人生,是惊涛骇浪,在无数个黑暗的时刻她走过来了。她不但收获了幸福,还能站2在这里搞事业。
虽然没有唱跳的天赋,但是她会用百分之一百的努力,去拼你们手中百分之一的可能性;
这位小姐姐的投票感言写得非常励志,我如果不给她投票我都会有罪恶感。(ps个人喜爱度第一名哦)
宣璐:组里最小,学了七年的芭蕾,不想《哪吒》是最后一场表演,希望大家给她投票。
五位姐姐的投票环节,陈小纭和张馨予很有创意,有亮点。而秦昊的一句话,更显示了姐姐们的不容易——
2
后面就是关键环节,根据个人喜爱度来决定姐姐们的去留,那么又会有哪些姐姐被淘汰呢?
《哪吒》组走两人,宣璐和左小青。李菲儿说,我们赢了为什么还要面临淘汰呢?
比赛就是这样。
《来》组淘汰了金巧巧,她无意中的一句话说,我跟谁被(淘汰),其实就只有她自己。
《红颜旧》组淘汰程莉莎,阿兰。程莉莎还能理解,阿兰很多人都表示不服。
当然了,留下来的人将面临更大的压力,下一期会有三人来踢馆。除了要面对对手,还要再战胜踢馆的队员才能安全留下来。
就像上一期被淘汰的刘烨说的那样,
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当中都在乘风破浪,不是只有站在浪尖的人是在乘风破浪。还是会有人深深扎在海底,但只要我们在海底努力地向上游,等我们冒出海面的那一刻,也许我们就在前面。
深以为然。
3
其实在这几个被淘汰的人里面,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阿兰。
她明明是有机会留下来的,因为她就算不来这个舞台,她已经就很有代表作,有知名度了。
只要她一开嗓,就很有辨识度。
但是,重点来了。
没有人喜欢呆在原地不动,一直处于温水煮青蛙的状态。
前面阿兰刚来的时候,多少是有些不屑的,不想参与到这个节目里来,也不想改变自己之前给大家带来的固有印象。
后来是在大家的带动下,在杜华和霍汶希的刺激下,阿兰被刺哭了。
从那一刻她才知道自己要转变思想了,所以我们才看到努力上游想留下来的阿兰。
阿兰在节目中曾被杜华批评称“太懒了”!
阿兰“懒”的人设就这样被牢牢钉上了,在之后的表演和训练中也可以看得出来,阿兰确实是没有其他姐姐努力。
我认为也可以理解,一是阿兰不需要像新人一样去疯狂卖命表演,她早就少年成名;
二是在乘风组也感受不到像在破浪组那样时刻被淘汰的危机感,或许她认为最不济就是换位,最最不济就是离开,反正她的心态也是不争不抢,随和面对一切。
怎么舒服怎么来。
4
这一次在文中阿兰表示:
“阿兰的“懒”,其实是一种对生活的抉择,一种对生活的态度。我愿更加努力,有抉择才有自由,才有幸福。”
阿兰在文章里也写得很明显,对于生活品质与生命品质,她更看重后者。
“佛系,喜欢舒适”这样的阿兰有什么错呢?我们每个人不也都是曾经的阿兰么?
只要能够让自己维持一个最舒服的状态,做最真实的自己,这就是最好的自己。
每个人的天赋,努力,人生观价值观都不一样,不可能大家都是千篇一律,但求问心无愧。
你只要对得起自己的昨天,你就是乘风破浪的姐姐,落子无悔的姐姐。
今日话题:你觉得阿兰的离开是因为太“懒”了还是什么原因呢,欢迎分享你的观点。
©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
THE END